一种车棚用太阳能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2371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6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棚用太阳能薄膜,包括基板、第一电极、光电转换层、第二电极、太阳能蓄电池和栅电极;其中,第一电极设于基板上方,第一电极上放设有光电转换层,光电转换层上放设有第二电极,在第二电极上设有栅电极,太阳能蓄电池设于基板下方;所述基板为超薄玻璃材料制作;所述光电转换层包括非晶硅P型层、非晶硅本征层和非晶硅N型层;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由氧化锌材料或者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制成;所述太阳能蓄电池包括底板、电池片和高分子薄膜;所述高分子薄膜为透明防水蒸汽薄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光吸收率,提高电能转化效率,耐高温、隔绝环境侵蚀,不易破碎与损坏,方便安装,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棚用太阳能薄膜,具体是一种车棚用太阳能薄膜。
技术介绍
薄膜太阳能电池从技术到大规模商业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1976年第一块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由美国无线电公司(简称RCA)研发成功,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半导体制备设备和制备工艺的不断进步,高效叠层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其光吸收材料由最初的非晶硅同质结构发展到由非晶硅、多晶硅和单晶硅组合的异质结结构;除了硅基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近年来基十硫化福、砷化稼、铜钢稼锡等无机半导体化合物,和基十聚咪吩、富勒烯衍生物等有机材料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光吸收率,提高电能转化效率,耐高温、隔绝环境侵蚀,不易破碎与损坏,方便安装,应用范围广的车棚用太阳能薄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车棚用太阳能薄膜,包括基板、第一电极、光电转换层、第二电极、太阳能蓄电池和栅电极;其中,第一电极设于基板上方,第一电极上放设有光电转换层,光电转换层上放设有第二电极,在第二电极上设有栅电极,太阳能蓄电池设于基板下方;所述基板为超薄玻璃材料制作;所述光电转换层包括非晶硅P型层、非晶硅本征层和非晶硅N型层;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由氧化锌材料或者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制成;所述太阳能蓄电池包括底板、电池片和高分子薄膜;所述高分子薄膜为透明防水蒸汽薄膜;所述电池片的下表面通过第一热熔粘合剂与底板粘结,电池片的上表面通过第二热熔粘合剂与高分子薄膜粘结,其中,第一热熔粘合剂、第二热熔粘合剂均为可塑性热熔粘合剂;所述底板为具有防水蒸汽性能的聚酯薄膜,聚酯薄膜为三层薄膜复合材料,其中,下层薄膜为含有氟化物的树月旨,中层薄膜为绝缘树脂,且在上层薄膜、下层薄膜之间设有铝薄膜。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厚度为1.0~1.0晕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为全透明薄膜,第二电极为非全透明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第二电极有助于将透过光电转换层的光反射回光电转换层中,提高了光吸收率,提高电能转化效率;同时,基板增加透光率的效果,提高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透光性,基板还具有耐高温、隔绝环境侵蚀性能好的优点。2、本技术中底板和高分子薄膜保护电池片,同时,电池片具有一定的柔性,使用过程中不易破碎与损坏,且厚度小、重量轻,方便安装、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车棚用太阳能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棚用太阳能薄膜,包括基板1、第一电极2、光电转换层3、第二电极4、太阳能蓄电池5和栅电极6 ;其中,第一电极2设于基板1上方,第一电极2上放设有光电转换层3,光电转换层3上放设有第二电极4,在第二电极4上设有栅电极6,太阳能蓄电池5设于基板1下方;所述基板1为超薄玻璃材料制作,其厚度为0.1-1.0毫米;所述光电转换层3包括非晶硅P型层31、非晶硅本征层32和非晶硅N型层33 ;所述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4均由氧化锌材料或者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制成,其中,第一电极2为全透明薄膜,第二电极4为非全透明薄膜;工作中,第二电极4有助于将透过光电转换层3的光反射回光电转换层3中,提高了光吸收率,提高电能转化效率;同时,基板1增加透光率的效果,提高了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透光性,基板1还具有耐高温、隔绝环境侵蚀性能好的优点;所述太阳能蓄电池5包括底板55、电池片53和高分子薄膜51 ;所述高分子薄膜51为透明防水蒸汽薄膜;所述电池片53的下表面通过第一热熔粘合剂54与底板55粘结,电池片53的上表面通过第二热熔粘合剂52与高分子薄膜51粘结,其中,第一热熔粘合剂54、第二热熔粘合剂52均为可塑性热熔粘合剂;所述底板55为具有防水蒸汽性能的聚酯薄膜,聚酯薄膜为三层薄膜复合材料,其中,下层薄膜为含有氟化物的树脂,中层薄膜为绝缘树脂,且在上层薄膜、下层薄膜之间设有铝薄膜;工作中,底板55和高分子薄膜51保护电池片53 ;同时,电池片53具有一定的柔性,使用过程中不易破碎与损坏,且厚度小、重量轻,方便安装、应用范围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车棚用太阳能薄膜,包括基板(1)、第一电极(2)、光电转换层(3)、第二电极(4)、太阳能蓄电池(5)和栅电极(6);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2)设于基板⑴上方,第一电极(2)上放设有光电转换层(3),光电转换层(3)上放设有第二电极(4),在第二电极(4)上设有栅电极¢),太阳能蓄电池(5)设于基板(1)下方;所述基板(1)为超薄玻璃材料制作;所述光电转换层(3)包括非晶硅P型层(31)、非晶硅本征层(32)和非晶硅N型层(33);所述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4)均由氧化锌材料或者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制成;所述太阳能蓄电池(5)包括底板(55)、电池片(53)和高分子薄膜(51);所述高分子薄膜(51)为透明防水蒸汽薄膜;所述电池片(53)的下表面通过第一热熔粘合剂(54)与底板(55)粘结,电池片(53)的上表面通过第二热熔粘合剂(52)与高分子薄膜(51)粘结,其中,第一热熔粘合剂(54)、第二热熔粘合剂(52)均为可塑性热熔粘合剂;所述底板(55)为具有防水蒸汽性能的聚酯薄膜,聚酯薄膜为三层薄膜复合材料,其中,下层薄膜为含有氟化物的树脂,中层薄膜为绝缘树脂,且在上层薄膜、下层薄膜之间设有铝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棚用太阳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厚度为0.1-1.0 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棚用太阳能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2)为全透明薄膜,第二电极⑷为非全透明薄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棚用太阳能薄膜,包括基板、第一电极、光电转换层、第二电极、太阳能蓄电池和栅电极;其中,第一电极设于基板上方,第一电极上放设有光电转换层,光电转换层上放设有第二电极,在第二电极上设有栅电极,太阳能蓄电池设于基板下方;所述基板为超薄玻璃材料制作;所述光电转换层包括非晶硅P型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棚用太阳能薄膜,包括基板(1)、第一电极(2)、光电转换层(3)、第二电极(4)、太阳能蓄电池(5)和栅电极(6);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极(2)设于基板(1)上方,第一电极(2)上放设有光电转换层(3),光电转换层(3)上放设有第二电极(4),在第二电极(4)上设有栅电极(6),太阳能蓄电池(5)设于基板(1)下方;所述基板(1)为超薄玻璃材料制作;所述光电转换层(3)包括非晶硅P型层(31)、非晶硅本征层(32)和非晶硅N型层(33);所述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4)均由氧化锌材料或者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制成;所述太阳能蓄电池(5)包括底板(55)、电池片(53)和高分子薄膜(51);所述高分子薄膜(51)为透明防水蒸汽薄膜;所述电池片(53)的下表面通过第一热熔粘合剂(54)与底板(55)粘结,电池片(53)的上表面通过第二热熔粘合剂(52)与高分子薄膜(51)粘结,其中,第一热熔粘合剂(54)、第二热熔粘合剂(52)均为可塑性热熔粘合剂;所述底板(55)为具有防水蒸汽性能的聚酯薄膜,聚酯薄膜为三层薄膜复合材料,其中,下层薄膜为含有氟化物的树脂,中层薄膜为绝缘树脂,且在上层薄膜、下层薄膜之间设有铝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尧李敏捷梁静金冠先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米克尔森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