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电机电梯的轨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217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线性电机电梯的轨闸装置包括匹配的带有线圈和弹簧的磁芯,与磁芯连接的且可摆动地与一轴接合的闸臂,设在闸臂端部,用于制动一导轨的闸衬,从而减小了磁铁装置的重量,使两磁铁重量平衡,且在两磁芯中取得相同的拉力。另外,还包括一间隙保持装置,用于上、下磁芯的预定间隙,从而减小两磁芯相互趋近中产生的冲击噪音,并防止由于闸衬打滑引起的摩擦,从而使电梯车厢精确地停在需要的位置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性电机电梯用的轨闸装置,更具体来说,涉及减少磁芯重量和体积,减小磁芯引起的冲击噪音且防止闸衬打滑,从而可保证电梯车厢精确停止位置的装置。在普通的电梯系统中,提升式电梯是公知的,在电梯工业中是常见的。提升式电梯所有的结构,使机械室安装在电梯的上部,而钢缆一端连接于电梯车厢,另一端连接于一配重。其缺点在于提升装置的尺寸很大,包括制动装置的制动系统必须放置在机械室内,要求较大的安装空间。因此,制造和安装成本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不要求单独的机械室的线性电机电梯引起人们关注。由于线性电机直接驱动电梯系统,不要求减速装置,因此,不需要安装提升机的单独的机械室,从而减小了安装空间及装在其内的电梯机械零件的数目。现在对照附图描述普通的线性电机电梯。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一定子2设置在上、下支承装置3和4之间。滑动接纳定子2的转子6设置在配重架5处。在配重架5两侧设有配重导辊7,导辊7与配重导轨8(以下简称“导轨8”)接触。配重架5由钢缆9悬挂,钢缆9通过多个滑轮10和10′连接于车厢11。车厢11两侧设有与车厢导轨13接触的车厢导辊12。转子6的上、下部都设有一个以预定间隙与定子2接触的气隙调整装置4和一个防止转子噪音装置(未画)。在转子6的外部设有一冷却装置15。在定子2和转子6之间设有一气隙检测装置16。另外,在配重架5下面设有一轨闸装置17。在上部滑轮10处设有一磁鼓闸18。如上所述,普通的线性电机电梯从线性电机取得驱动力,线性电机由转子6和定子2构成,当转子6接通电力时借助转子6和定子2之间产生的感应磁力,转子6沿定子2线性移动。通过转子6的移动,由钢缆9连接于配重架5的车厢11沿着与配重架5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线性移动。在普通的线性电机电梯中,车厢11是通过在轨闸装置17和导轨18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制动的,使用电梯铁产生轨闸装置17的制动力。下面描述普通的轨闸装置17。首先参阅图2,电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内有线圈22的上部磁芯21和一个下部磁芯23。这里,两磁芯是相互面对的。当电力接通线圈22时,磁芯21和23由于其间产生的磁力而相互趋近。设置在两磁芯21和23之间的弹簧24保持其间一段距离。这里,当磁芯21和23相互趋近和分开时,两磁芯21和23沿着一导轴(未画)线性移动。如前面关于电磁芯21和23所作的描述那样,由于线圈22是绕上部磁芯21设置的,因而上部磁芯比下部磁芯要来得大和重。另外,请参阅表示一使用电磁芯的普通轨闸装置的图2和3,闸臂25和26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上部磁芯21和下部磁芯23。在两闸臂25和26的另一端设有闸衬27和28。在闸臂25和26的中部设有一轴29,用于连接两闸臂25和26,因而两闸臂25和26可绕轴29的中心摆动。因此,当上部磁芯21和下部磁芯23之间的距离变宽时,闸衬27和28之间的距离变窄,因此,设置在导轨8两侧附近的闸衬27和28挤压导轨8,从而制动车厢11,使其停在需要的位置上。与此相反,当上部磁芯21和下部磁芯23之间的距离变窄时,闸衬27和28之间的距离变宽,因而松释导轨8,从而使车厢11变得可以运行。这样,在操纵电梯中,当电力作用于线圈22时在上部磁芯21和下部磁芯23之间产生磁力。上部磁芯21和下部磁芯23之间的距离变窄,因此闸臂25和26在轴29的中心摆动,因此闸衬27和28之间的距离加宽而松释导轨8。图4和5表示图3所示轨闸装置的细节。轨闸装置包括一根可滑动地插入上部磁芯21和下部磁芯23中的支承轴30,轴30的一端借助一轴销31连接于上部闸臂25的一端。下部闸臂26的一端借助轴销33连接于一托架32。带有线圈22的下部磁芯23连接于托架32。绕支架轴30的外表面设有一弹簧24。在附图中使用与图3相同的标号。标号34代表垫圈,标号35代表输入电缆,标号36代表输出电缆。如上所述,当为操纵电梯而将电力作用于线圈22上时,上部磁芯21和下部磁芯23之间的距离变窄,压缩套在支承轴30上的弹簧24,然后,闸臂25和26绕轴29的中心摆动,因此,闸衬27和28之间的距离变宽,这样就使导轨8被松开。与此相反,当电流不作用在线圈22上时,上部磁芯21和下部磁芯23之间的距离因套在支承轴30上弹簧24的复原力而变宽。因此,闸衬27和28之间的距离变窄,从而使制动力作用在导轨8上,使电梯停止。但是,在设计直接使用图2所示的电磁铁时存在困难,这是因为上部磁芯21比下部磁芯23重。这使得在制动过程中在闸衬27和28与导之间形成隙差,这需要精心地设计。如果闸衬27和28在设置时使它们离开导轨8的距离相等,那么只有一个闸衬,即较轻的下部磁芯23的闸衬28在制动中将与导轨接触。因此,必须使从闸衬27和28至导轨8的距离不同以保证适当的制动工作。由于存在上述困难,即使可以对导轨8和闸衬27和28进行设计使其间具有适当的距离,但是,在闸衬和导轨之间具有较窄的距离,由于闸衬和导轨之间摩擦的干扰,在电梯正常运行中也会发生问题。因此,如图3所示,为了在线性电机电梯中使用普通的磁芯,必须增加较轻的下部磁芯的重量,以便与较重的下部磁芯的重量相匹配。但是,生产成本的增加,重量的增加以及需要更大的空间,这一切都会降低电梯系统的效率。现在对照图4和5更详细地说明存在的问题。上部磁芯23所需尺寸和重量要按照用于产生预定磁力的线圈22的绕组数目来决定,然后据以决定下部磁芯21的尺寸和重量。当电流作用于线圈22时,上、下磁芯21和23之间距离因其间磁力吸引而变窄,而当电流不作用于线圈22时,其间距离因弹簧24的复原力而变宽。此时,如果上、下磁芯21和23的重量不同,比上部磁芯21较轻的下部磁芯23将具有更大的转动力。当电流被切断,两磁芯相斥时,由于至导轨8的中心的间隙不同,在闸衬27上会出现单侧摩擦。为了保证相同的间隙距离,上部磁芯21的重量应等于下部磁芯23和线圈22的重量。但是,如果作到了满足上述要求的设计,没有线圈22的上部磁芯21,与在带有线圈22的下部磁芯23处测定的磁力密度所需的体积相比较,应该具有足够的体积,因此,轨闸装置17的重量增大,而可加工性变劣且成本增加了。另外,如图5所示,由于当电流作用于线圈22时产生的磁力,上部磁芯21和下部磁芯23相互吸引时,在上、下磁芯21和23各自的内表面产生冲击,形成在电梯工作时可以听到的噪音。另外,当电流作用于线圈22时,上、下磁芯21和23相互分离,即使上、下磁芯21和23应快速相互分离,但是当按照延迟的分离制动电梯时,导轨8和闸衬27,28之间会产生打滑,这种打滑可以是电梯误动作的原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闸衬打滑问题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磁芯重量和体积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磁芯冲击噪音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闸衬打滑,使电梯车厢可精确地停止在需要的位置上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多条闸臂,这些闸臂可摆动地接合于一根轴,在闸臂端部设有多个闸衬,用于在导轨两侧制动;一个可摆动地与一闸臂的另一端和一轴销接合的上部磁芯,在其下部设有一线圈,且在其中形成具有预定深度的一个弹簧槽;一个可摆动地与另一闸臂的另一端和一轴销接合的下部磁芯,在其上部设有一线圈,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线性电机电梯的一种轨闸装置,具有:可摆动地与一轴接合的多条闸臂,闸臂一端设有多个闸衬,用于在导轨两侧的制动;可摆动地与一闸臂另一端和一轴销接合的一上部磁芯,所述上部磁芯包括设在其下部的线圈和在其上形成的,具有一预定深度的一弹簧槽 ;可摆动地与另一闸臂的另一端和一轴销接合的一下部磁芯,所述下部磁芯包括设在其上部的线圈和在其上形成的,具有一预定深度的一弹簧槽;多个插入上、下磁芯的槽中的支承轴;以及一插套在支承轴上的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渊赵吉熙
申请(专利权)人:LG奥蒂斯电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