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的提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160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露天矿山的提升设备,尤其用于将水平推进的在台阶状采掘带上开采时产生的矿层和尾矸排移开,形成一个随开采深度加大而向上相应逐渐扩展的开采漏斗。该设备能够更经济地排除或排移开剥离物或尾矸,适应继续推进的开采深度,运行可靠费用不大。该设备具有一台从开采漏斗边缘一直延伸至漏斗底部的倾斜提升机,该提升机上有一个可驶行载重卡车的移动平台,它至少经过一根钢丝绳与一台布置在地面的缠绕有钢丝绳的提升机相连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露天矿山的提升设备,尤其是用于移开矿层以及在台阶状采掘带上水平推进开采时附带产生的尾矸,此时形成了一个随开采深度加大而向上相应逐渐变宽的开采漏斗。在地面进行采矿作业时必须先剥离去位于矿层上方的地表层,接着运走矿层和尾矸,为此在所谓梯段上,也就是台阶状的采掘带上采掘矿物和剥离物。考虑到岩土的强度、机器装备以及生产经济等因素,梯段高度平均约达15m,同时为了排矸,在梯段之间开拓出了倾斜的平面作为运输通道。开采的矿层越深,那么由此形成的开采漏斗的向上扩宽约400-600的开口也就越大。通过打眼或爆破(硬岩、坚硬矿石)而采落的待开采材料以及矸石通常都用自卸式重载卡车从开采地点经过这布置于梯段之间的运输通道而被运送至地表。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形成了越来越长的盘弯道路,此时向上行驶的速度约达10km/h,向下约35km/h,这要求司机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且总是会有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就是提出一种提升设备,使用此设备就能够将矿层或剥离物(或者尾矸)从几个方面来说都是更经济地排除或者排移开,并且能够适应继续推进的开采深度,运行可靠,而不需要较大的费用。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任务是这样解决的在一台以地表漏斗边缘延伸至漏斗底部的倾斜提升机上具有一个可行驶载重卡车的移动平台,该平台至少通过一根钢丝绳与布置在地面的,缠绕上钢绳的提升机相连接。钢绳的上段和下段各自通过一个单独的钢绳滑轮,上段的绳端固定在提升平台上,而下段绳端则固定在一个配重上。由于这种倾斜提升机随着漏斗的斜角形成了到达底部的运输通道,因而就不再需要沿迂回线运输了,这样,一方面大大简化了工作条件,另一方面同时也减轻了卡车的负载。因为在漏斗底部装载的卡车只需要在那里停放在降下了的装备有车轮止动装置的移动平台上,然后无人驾驶地向上输送,到上面后再登上一个司机继续运输。因此可以实现一种很机动灵活而经济的变化交替,为此在漏斗底部可以使用与地表面时不同的司机。如在提升机中众所周知的配重总是与可移动平台反向运动的,尤其是在向上运输时,移动平台与装载的卡车组合一起,总重量很高,例如500t,因此只需要使净负载、载重卡车、移动平台和提升机的钢丝绳重量总和的一部分运动。此时最好单段运行,也就是说在其中一段使净负载移动,而在另一段里则使配重移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提出,在提升机前面连接有一个布置在钢丝绳段之间的转向滚轮或者用于每根钢绳的单独的滑轮,钢丝绳在上面缠绕后就退回到提升机,最好是戈培式(Typ Koepe)提升机的绳轮上。如果转向滚轮与提升机之间的布置距离最好是变化的话,那么这种布置就可以用作为钢丝绳库,用于运输行程加长时的钢绳储备。若起运底部更深了,因而由于相应的运输行程的加长而要求较长的钢丝绳,而其中总是有多根由于其重量大已在提升设备上配置好了,那么只需要使锚固在水泥地基上的转向滚轮松开并在预期的开采之后而马上确定的固定点处重新固定。直径例如为9m的转向滚轮的线性移动例如可以在一个滑动通道上进行,转向滚轮也可以由钢绳数所给定的单独滑轮组成。沿着滑动通道所产生的力例如由一台液压设备来承受。为了加快提升,还可以在开采漏斗里布置多个这样的倾斜提升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是使转向轮相对水平面呈倾斜布置,提升机的钢绳滚筒对每根钢绳都有两个沟槽使其双重缠绕。这样就可以使一种在采矿业中常用于提升装置的戈培式提升机能够用作这里的提升机,因为通过双重缠绕钢丝绳就可以以足够大的附着摩擦而在钢绳滚筒上转向,即使当需要提升的负荷很大时也可以带动钢丝绳,而当这样的戈培式提升机在通常的180°缠绕时,这就不太可能。由于双重缠绕,在两个沟槽上产生一个绳压力,通过该压力就阻止了当所运输的重量很大时钢绳的滑脱。另一种可选择的滚筒式提升机与之相比就不得不再做得很大,因此就比较昂贵,因为例如要并排缠绕多根700m长的钢丝绳。转向滚轮或单独的滑轮由于是倾斜布置,使钢丝绳能够一方面轴向地,另一方面倾斜地导入而实现双重缠绕。有利的是使上段绳滑轮和下段绳滑轮相对于提升机的钢丝绳滚筒在垂直方向上偏置。上段绳和下段绳因而切向地绕上转向滚轮或者离开这滚轮,而不会影响经过这转向滚轮返回的钢丝绳的反向运动。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形式,为了在提升机上实现较大的钢绳缠绕并考虑到在输送车绳段和配重绳段之间的载荷比很大,为了保证在钢丝绳和绳环之间具有必须的摩擦力,建议上滑轮和下滑轮都相对提升机侧向偏置,也就是最好在相反方向偏置。这样就可以实现大约240°的包绕。从输送车来的钢绳经过上滑轮,然后以例如0.7°的微小偏转而接触到提升机上的摩擦衬板上。因为提升机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滑轮的轴线并垂直于提升方向,但绳中心相对于上滑轮侧向滑移了,从而实现了钢丝绳的偏转。钢丝绳在提升机的绳环的沟槽里经过240°之后又以例如0.7°的角度离开,当然是向着相反侧,也就是向着下滑轮并继续向着配重运动。下滑轮的绳中心也相对于提升机稍有偏置。由于这种布置或偏置,在绳进入和离开的交叉点上就形成了一个距离,它足够使钢丝绳即使发生了在运行中不能排除的钢绳振动也不相互触碰。这个角度或者偏置量因而达到了钢绳正常运行的要求,但同时是足够小的,以便阻止钢绳的跳开或脱落。对于多绳设备来说也相同,此时这些单个的钢绳就以均匀的间距相互平行地布置在所有范围内。这种微小的在滑轮上作为对顶角的离开角和进入角则可以抵消了,其方法是使滑轮轴线相应地在地基上倾斜地布置。钢绳中心的侧向滑移,一是在上滑轮和提升机之间,二是在提升机和下滑轮之间,这种滑移还可以进行补偿,就是使配重的重心相应不对称地与钢丝绳相连接。另外一种可选择的提升机具有钢丝绳储备库以适应开采的向下延伸,这种提升机要求提升平台的机架或者配重都备有一个为每根钢绳都配的设计用于多重缠绕的卷绕滚筒。同时为了有足够的摩擦而设计的具有2×360°包绕的卷绕滚筒也提供了位置,用以对应于所想要的钢绳储备任意地继续卷绕。当卷绕滚筒的直径为3m,钢绳寿命为2年以及开采每年向下延伸约15m时,例如就还要3个绕卷的钢丝绳。在配重上布置这种钢绳储存卷绕滚筒会带来的优点将是,卷绕滚筒连同储备钢绳的重量可以同时作为配重部分被一起移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建议,使卷绕滚筒可旋转地支承在一个设于支承框架内的公共轴上。因此需要时就能用简单的方式准备提供必须的钢绳储备。为此最好使卷绕滚筒可以由一个马达通过链条来驱动,钢绳储备的开卷当然要在钢丝绳无载状态下进行。当采用多绳布置时每个卷绕滚筒(对倾斜提升机总体上来说有利的)都配置一个液压缸和一个调绳装置。因而有一个承载装置,它与卷绕滚筒的可旋转性相配合还能使钢丝绳再张紧,这可以借助于液压缸来达到。如同液压缸一样作用在相同的支承框架上的、在采矿界常用的调绳装置则使单个钢绳在张紧之后固定住。钢绳、液压缸和调绳装置都处在大致一个受力方向,因此卷绕滚筒的轴和驱动装置就卸载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是使移动平台作成两部分结构,由一个提升机架和一个松动地放在其上面的卸车底板组成。这个措施提高了运输安全性,因为作成两部分结构就能使带有装载卡车的很大重量的卸车底板上、下总是保持在倾斜提升机的相同的装载位置和卸载位置上,而装载时钢绳的加长或卸载时钢绳的缩短对卸车底板的高度位置不产生影响。在卸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露天矿山的提升设备,尤其是用于将水平推进的、在台阶状采掘带上开采时产生的矿层和尾矸排移开,其中形成了一个随开采深度加大而向上相应逐渐扩展的开采漏斗,其特征在于,在一台从地表面(4)上的开采漏斗(1)边缘处延伸至漏斗底部(5)的倾斜提升机(2)上具有一个可行使载重卡车(16)的移动平台(6),该平台至少经过一根钢丝绳(8至8n)与布置在地面(4)的缠绕有钢绳(8至8n)的提升机(12)相连接,其中钢绳的上段(13)和下段(14)各自经过一个单独的钢绳滑轮(9;10),上段的绳端固定在提升平台(6)上,而下段绳端则固定在一个配重(7)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伊森伯格PG吕蒂克F罗尔曼W施勒德W舒伯特K辛米希
申请(专利权)人:斯玛特兰斯普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