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影装置,用于定影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装置包括:筒形膜;板状加热器,其接触膜的内表面;辊,用于通过膜与加热器配合形成夹持部;和热敏构件,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器的温度,以便当所述加热器的温度达到异常温度时中断所述加热器的电力供应。加热器具有相对于其中心线对称的发热布局,所述中心线沿着垂直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方向延伸。热敏构件设置在与所述加热器的接触膜的内表面的表面对向、且相对于所述记录材料供给方向位于加热器的中心线的下游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定影装置,在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通过热熔融调色剂图像将使用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等。
技术介绍
作为将被安装在电子照相型的成像设备中的传统定影装置,设置了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作为加热构件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陶瓷基底上的发热电阻器。这种定影装置还包括:作为膜状定影构件的定影膜,所述定影膜与加热器接触旋转;和施压辊,其作为可旋转的施压构件,以便朝向加热器被压抵在定影膜上。在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被夹持并且供给通过定影夹持部的同时在施压接触部分(在下文中称作定影夹持部)处被加热,使得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定影在记录材料上,其中通过朝向加热器将施压辊压抵在定影膜上形成所述施压接触部分。这种定影装置的优势在于从开始对加热器通电(电能供应(电力供应))直到加热器的温度升高至可定影温度所需的时间较短。因此,安装有定影装置的打印机在打印机等待打印指令的待机期间耗电量低,使得能够缩短从输入打印指令之后直到输出形成在第一页片材上的图像所需的时间。在如上所述的膜加热型的定影装置中,作为以节电方式提高调色剂图像定影性能的机构,已经提出了一种构造,在所述构造中,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在加热器的中心线下游处设置施压辊的施压中心线(日本特开专利申请2006-171630)。在这种定影装置中,为防备加热器产生异常温度升高,提供了一种热敏构件(热敏开关、温度保险丝或类似物),以便中断向发热电阻器供电。通常,热敏构件如图8所示布置在加热器的背面上的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中央部分处。此外,对加热器通电实施控制,使得在正常使用期间热敏构件的温度不会超过鉴于无意操作(通电中断)产生的风险所确定的温度(正常可用温度)。然而,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2006-171630中公开的定影装置中,在加热器的上游端部从定影夹持部向外突出以便抑制热敏构件的温度不超过正常可用温度的情况中,需要进一步抑制向加热器通电。因此,定影膜温度降低,使得如将在下文具体描述的那样降低了输出图像的定影性能和光泽度。S卩,在上述定影装置中,为了减小热容量以便减小定影装置的尺寸并且缩短检测的初次打印输出时间,在某些情况中使得施压辊的直径较小。在这种情况中,相对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定影夹持部狭窄,并且因此在某些情况中加热器上游端部从定影夹持部向外突出。在这种情况中,在正常使用期间,在加热器的上游侧中,经由定影夹持部传导到施压辊的热量减少,并且因此温度升高程度变大。因此,布置在加热器背面的热敏构件的温度升高程度变大,使得温度超过正常可用温度,并且因此易于产生非计划操作(通电中断)。为了避免热敏构件的这种操作,尽管需要将正常使用期间的加热器温度控制在某温度以下,但是定影膜的温度降低并且因此不能给予调色剂图像足够的热量,因此输出图像的定影性能和光泽度降低。此外,作为用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在发热电阻器的布局被布置成使得加热器的发热在上游侧中比在下游侧更大程度被抑制的情况中或者在发热电阻器的电阻在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被改变的情况中,产生以下问题。即,在在定影装置停止期间产生异常温度升高的情况中,加热器的陶瓷基底中的热应力差在记录材料供给方向上明显较大,使得这种差可能导致加热器破裂或者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用于在供给记录材料的同时通过加热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而定影记录材料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所述定影装置包括:筒形膜;板状加热器,所述板状加热器接触所述膜的内表面;辊,所述辊用于通过所述膜与所述加热器配合形成夹持部;和热敏构件,所述热敏构件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器的温度,以便当所述加热器的温度达到异常温度时中断所述加热器的电力供应,其中,所述加热器具有发热布局,所述发热布局相对于其中心线对称,所述中心线沿着垂直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热敏构件设置在与所述加热器的接触所述膜的内表面的表面对向、且相对于所述记录材料供给方向位于所述加热器的所述中心线的下游的一侧。在结合附图考虑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时,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中的加热器布局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中的加热器背面温度分布的曲线图;图4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热敏构件布置位置和定影膜温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中的加热器布局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中的加热器背面温度分布的曲线图;图8是传统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定影装置)将使用图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结构。这个定影装置用于热定影调色剂图像,所述调色剂图像由通常的电子照相型的成像方法形成。从图1的图纸的右侧,由未示出的供给机构供给其上承载有调色剂图像T的记录材料P并且所述记录材料P通过定影装置,使得调色剂图像T被热定影。本实施例中的膜加热型定影装置包括作为第一可旋转构件的具有挠性的筒形定影膜1并且包括板状加热器2,所述板状加热器2接触定影膜1的内表面。定影装置还包括施压辊3,所述施压辊3作为第二可旋转构件被朝向加热器2压抵在定影膜1上。加热器2和与定影膜1对向的施压辊3配合形成定影夹持部N,在所述定影夹持部N处,夹持并且供给记录材料。定影膜1的厚度可以优选地为20 μ m以上且60 μ m以下以便确保良好的热传导性能。作为定影膜1,可以适当地使用诸如聚四氟乙烯(PTFE)、全氟烷氧基树脂(PFA)或者聚苯硫醚(PPS)这样的材料的单层膜,或者可以适当地使用通过用诸如聚四氟乙烯(PTFE)、全氟烷氧基树脂(PFA)或者氟化乙丙烯(FEP)这样的材料的隔离层涂覆诸如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醚酮或者聚醚砜这样的材料的基层的表面获得的复合层膜。此外,还可以适当地使用另一种复合层膜,所述另一种复合层膜通过使用具有高导热性的诸如不锈钢、铝、镍、铜或锌或其合金的纯金属的基层然后通过用上述隔离层或者用作为隔离层的含氟树脂管涂覆该基层获得。在这个实施例中,作为定影膜1,使用通过使内径为18mm且厚度为50 μ m的聚酰亚胺基层被涂覆PFA以形成大约15 μ m厚的隔离层获得的膜。接触定影膜1的内表面(对应于定影夹持部N的位置)的加热器2包括长形的加热器基底2a,所述长形的加热器基底2a沿着纵向方向延伸。作为基底2a,使用氧化铝、氮化铝或类似物的绝缘陶瓷基底或者聚酰亚胺、PPS、液晶聚合物或类似物的耐热树脂基底。在基底2a的一个表面上,沿着纵向方向,通过丝网印刷术或类似方法涂覆并形成Ag/Pd(银/钯)、Ru02或者Ta 2N的发热电阻器2b。为了保护发热电阻器2b和确保发热电阻器2b绝缘,在基底2a的一个表面上设置由例如玻璃、聚酰亚胺或类似物形成的绝缘保护层2c,以便覆盖发热电阻器2b。诸如热敏电阻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供给记录材料的同时通过加热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定影记录材料上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筒形膜;板状加热器,所述板状加热器接触所述膜的内表面;辊,所述辊用于通过所述膜与所述加热器配合形成夹持部;和热敏构件,所述热敏构件用于检测所述加热器的温度,以便当所述加热器的温度达到异常温度时中断所述加热器的电力供应,其中,所述加热器具有发热布局,所述发热布局相对于加热器的中心线对称,所述中心线沿着垂直于记录材料供给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热敏构件设置在与所述加热器的接触所述膜的内表面的表面对向、且相对于所述记录材料供给方向位于所述加热器的所述中心线的下游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岛康人,今泉彻,楢原隆史,安藤温敏,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