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层门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00314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电梯的层门解锁装置中,通过致动器的驱动,来操作层门的锁定装置,从而进行解锁。致动器由解锁控制部控制。解锁控制部接收解锁指令信号,使致动器进行解锁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解锁层门的锁定装置的电梯的层门解锁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3-152085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一种现有紧急解锁装置,其通过从层站侧插入解锁操作工具,用手动操作来解锁层门的锁定装置。但是,在这种现有的紧急解锁装置中,由于必须将用于插入解锁操作工具的钥匙孔设置在层门或层门与门套之间,因此设计性降低。另外,由于采用通过手动操作来操作锁定装置的结构,因此难以将锁定装置的状态与轿厢的运转控制关联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一种电梯的层门解锁装置,其能够防止层站的设计性降低,并且可以进行与锁定装置的状态对应的运转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层门解锁装置是用于解锁层门的锁定装置的层门解锁装置,其具有致动器,其用于操作锁定装置以进行解锁;以及解锁控制部,其接收解锁指令信号,使致动器进行解锁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电梯装置的层站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中的层站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各层解锁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图6是表示图5中的解锁控制部在维修作业时的动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电梯装置的层站的主视图。在图中,在层站设有层站出入口21。层站出入口21的两侧和上部固定有门套22。门套22具有一对纵框23a、23b和门楣板24。层站出入口21由一对层门25开闭。层站出入口21的侧方的层站壁上设置有层站按钮装置26。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中的层站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另外,图3是沿图2中的箭头III方向看到的图。在层站出入口21的上部固定有吊挂壳体(hanger case)27。在吊挂壳体27上固定有门导轨28。门导轨28与层站出入口21的正面宽度方向平行且为水平。在各层门25的上部通过支架29固定有吊板(hanger plate)30。在各吊板30上设有在门导轨28上滚动的一对吊挂滚轮(hanger roller)31。在层门25的上部设有限制层门25的开放的锁定装置(锁闭机构)32。锁定装置32包括固定在门导轨28上的锁钩33;以可以摆动的方式设置在吊板30上的锁闭板34;与轿厢门(未图示)的卡合部件(未图示)卡合的一对卡合滚轮35、36;以及复位弹簧37。通常,如图3所示,锁闭板34与锁钩33卡合,从而限制层门25的打开动作。另外,通过在轿厢门的卡合部件与卡合滚轮35、36卡合的状态下使轿厢门进行打开动作,锁闭板34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摆动,锁闭板34与锁钩33的卡合被解除。这样,层门23与轿厢门一起打开。并且,当在门打开后完成关门动作时,卡合部件与卡合滚轮35、36的卡合被解除,并且,通过复位弹簧37的恢复力,锁闭板34向图示的逆时针方向摆动,锁闭板34与锁钩33再次卡合。在支架29上安装有作为致动器的电磁螺线管14,其按压锁闭板34以使其摆动。在层门25的下端部安装有多个门导靴38。在层站出入口21的下部设置有门地坎39。门地坎39设有用于插入门导靴38的门地坎槽39a。图4是表示图1中的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的上部设置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具有包括电动机和制动器的驱动装置主体3,以及通过电动机而旋转的驱动绳轮4。在驱动绳轮4的附近设置有可以自由旋转的偏导轮5。在驱动绳轮4和偏导轮5上卷绕有多根(在图中仅表示为1根)主绳索6。主绳索6的一个端部与轿厢7连接。主绳索6的另一个端部与对重8连接。轿厢7和对重8由主绳索6悬吊在井道1内,并通过驱动装置2在井道1内升降。驱动装置主体3由运转控制装置(控制盘)9控制。在各层的层站出入口21设有检测层门25的开闭状态的开闭传感器(门开关)10。所有的开闭传感器10均与运转控制装置9连接。即,来自开闭传感器10的检测信号被发送到运转控制装置9中。在各层的层站设有用于将锁定装置32解锁的各层解锁装置11。在轿厢7上方设有用于在维修作业时使轿厢7升降的轿厢上开关12。另外,在井道1的底坑1a内设有用于在维修作业时使轿厢7升降的非锁闭式开关13。图5是表示图4中的各层解锁装置11的结构的方框图。各层解锁装置11包括电磁螺线管14、解锁控制部15、层站操作部16以及井道操作部17。电磁螺线管14通过机械性地操作锁定装置来进行解锁。解锁控制部15接收解锁指令信号,使电磁螺线管14进行解锁动作。层站操作部16例如收容在层站按钮装置26内,通过打开层站按钮装置26的盖可以操作层站操作部16。通过操作层站操作部16,可以将解锁指令信号输入到解锁控制部15中。另外,也可以在层站操作部16上设有读卡器,通过使用专用的卡式钥匙来实施层站操作部16的操作,可以提高安全性。井道操作部17设置在井道1内的层门25附近,例如可从轿厢7上操作井道操作部17。通过操作井道操作部17,也可以将解锁指令信号输入到解锁控制部15中。解锁控制部15由微计算机构成,该微计算机包括输入输出部,CPU(运算处理部)和存储部(ROM和RAM等)。另外,解锁控制部15与运转控制装置9连接。在运转控制装置9的运转模式为正常运转模式时,解锁控制部15使解锁指令信号无效。另外,解锁控制部15接收解锁指令信号后,使电磁螺线管14仅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进行解锁动作。并且,解锁控制部15根据轿厢7的位置使来自层站操作部16的解锁指令信号有效。即,对于来自除最下层层站以外的层站操作部16的解锁指令信号,解锁控制部15只在轿厢7停止在可以从对应的层站进入轿厢7上的位置时使其有效。另外,解锁控制部15只在轿厢7停止在可以从最下层层站进入井道1的底坑1a内的位置上时,使来自最下层层站的层站操作部16的解锁指令信号有效。轿厢7的位置信息可以从运转控制装置9获得。另外,在从井道操作部17向解锁控制部15输入解锁指令信号到操作设于层站的结束开关(未图示)之前的期间,运转控制装置9限制轿厢7的移动。结束开关例如与层站操作部16一起设置在层站按钮装置26内。另外,层站操作部16可以兼用作结束开关。另外,在解锁控制部15上可以连接可以搬运的外部电池装置18。外部电池装置18可以与所有解锁控制部15中的任意一个有选择地连接。通过将外部电池装置18连接到解锁控制部15上,即使在停电时,也可以向各层解锁装置11提供用于驱动电磁螺线管14的电力。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层门解锁装置具有各层解锁装置11和外部电池装置18。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图5中的解锁控制部在维修作业时的动作的流程图。维修员为了移动到轿厢7上或底坑1内,首先通过切换开关(未图示)将运转控制装置9的运转模式从正常运转模式(自动运转模式)切换到维修运转模式。当运转模式切换到维修运转模式时,确认是否从层站操作部16输入了解锁指令信号(步骤S1)。维修员在移动到轿厢7上的情况下,操作除最下层以外的层站的层站操作部16,在进入底坑1a内的情况下,操作最下层的层站操作部16。当输入解锁指令信号时,确认轿厢7是否为停止中(步骤S2)。若轿厢7安全停止,则确认轿厢7的位置是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解锁层门的锁定装置的电梯的层门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致动器,其用于操作上述锁定装置以进行解锁;解锁控制部,其接收解锁指令信号,使上述致动器进行解锁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猛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