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对重绳轮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021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先用车床及R型刀加工出小轮2、6和大轮4、7的钢丝绳槽,再将对重绳轮的中板3平放在工作台上,在中板上确定出小轮2和大轮4的位置后,点焊牢固,利用工作台的定位装置确定出侧板1的位置并点焊牢固,施焊于大轮4、小轮2与中板3的焊缝和大轮4、小轮2与侧板1的焊缝,用同样方法焊接对面侧板5与大轮7和小轮6,焊接方法全部采用平面角焊缝。用该方法制造出的升降机对重绳轮安全圆滑,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是一种先用车床及R型刀加工出小轮(2)、(6)和大轮(4)、(7)的。
技术介绍
对重绳轮底座与吊笼联接,绳轮与对重体钢丝绳联接,从而利用对重体的重力实现减小吊笼内机构电机功率。施工升降机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加高,钢丝绳依此外放,所固定过的钢丝绳段在升降机逐渐加高的过程中成为对重绳的承载部分。目前,国内使用的施工升降机,对重绳轮结构普遍为内部用钢板压制成弧形后与侧钢板焊接。此结构的缺点是工艺性较差,因绳槽间隙较小所以焊接比较困难,焊缝成型差且无法打磨;绳轮内弧板外侧为平面,靠两边焊缝形成R角,作为钢丝绳槽,而焊缝成型较差且无法打磨,钢丝绳接触表面质量差,钢丝受到破坏极易断裂,从而大大影响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滑动效果好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其特征是先用车床及R型刀加工出小轮2、6和大轮4、7的钢丝绳槽,再将对重绳轮的中板3平放在工作台上,在中板上确定出小轮2和大轮4的位置后,点焊牢固,利用工作台的定位装置确定出侧板1的位置并点焊牢固,施焊于大轮4、小轮2与中板3的焊缝和大轮4、小轮2与侧板1的焊缝,用同样方法焊接对面侧板5与大轮7和小轮6,焊接方法全部采用平面角焊缝。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焊接方法全部采用平面角焊缝,操作方便,工艺性好,成型美观,确保了焊接质量;(2)钢丝绳轮槽采用本机械加工方法,是使得钢丝绳轮槽圆滑,改善了钢丝绳得使用状况,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是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用车床及R型刀加工出小轮2和大轮4的钢丝绳槽后,将对重绳轮结构的中板3平放在工作台上,在中板上确定出小轮2和大轮4的位置后,点焊牢固,利用工作台的定位装置确定出侧板1的位置并点焊牢固,施焊于大轮4、小轮2与中板3,大轮4、小轮2与侧板1的焊缝。同样方法焊接对面侧板5与大轮7和小轮6的焊缝。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先加工出小轮(2)、(6)和大轮(4)、(7)的钢丝绳槽,再将对重绳轮的中板(3)平放在工作台上,在中板上确定出小轮(2)和大轮(4)的位置后,点焊牢固,利用工作台的定位装置确定出侧板(1)的位置并点焊牢固,施焊于大轮(4)、小轮(2)与中板(3)的焊缝和大轮(4)、小轮(2)与侧板(1)的焊缝,用同样方法焊接对面侧板(5)与大轮(7)和小轮(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焊接方法全部采用平面角焊缝。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用车床及R型刀加工小轮(2)、(6)和大轮(4)、(7)的钢丝绳槽。全文摘要先用车床及R型刀加工出小轮2、6和大轮4、7的钢丝绳槽,再将对重绳轮的中板3平放在工作台上,在中板上确定出小轮2和大轮4的位置后,点焊牢固,利用工作台的定位装置确定出侧板1的位置并点焊牢固,施焊于大轮4、小轮2与中板3的焊缝和大轮4、小轮2与侧板1的焊缝,用同样方法焊接对面侧板5与大轮7和小轮6,焊接方法全部采用平面角焊缝。用该方法制造出的升降机对重绳轮安全圆滑,提高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6B7/06GK1833979SQ200510042168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6日专利技术者陈元斌, 乔桂秋 申请人:方圆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升降机对重绳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先加工出小轮(2)、(6)和大轮(4)、(7)的钢丝绳槽,再将对重绳轮的中板(3)平放在工作台上,在中板上确定出小轮(2)和大轮(4)的位置后,点焊牢固,利用工作台的定位装置确定出侧板(1)的位置并点焊牢固,施焊于大轮(4)、小轮(2)与中板(3)的焊缝和大轮(4)、小轮(2)与侧板(1)的焊缝,用同样方法焊接对面侧板(5)与大轮(7)和小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斌乔桂秋
申请(专利权)人:方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