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79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包括配套使用的用于盛放消毒液的消毒外桶和用于放置止血带的消毒内桶;所述消毒内桶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止血带的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消毒内桶的侧面、位于载物平台的下方也设有若干通孔;还包括与消毒内桶配套使用的消毒盖;所述消毒盖为拱形结构,所述消毒盖的正反两面均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符合消毒隔离的要求通过载物平台和消毒盖的相互挤压作用,可以使得止血带充分浸泡在消毒液中,实现完全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据申请人了解止血带是临床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注射、抽血及四肢加压止血护理技术必备的护理用具,其使用频率高,用量大,且直接与病人皮肤接触,属于低度危险性诊疗用品。止血带的材质临床多以橡胶管为主,且重复使用,如果未消毒或消毒不当有造成感染的危险。为了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消毒隔离要求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含有效氯500mg/L,浸泡30分钟),并对使用后的止血带进行浸泡消毒、冲洗、晾干及备用。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现有的止血带消毒方法有以下不足:1.医院使用的止血带浸泡消毒容器较为简易;2.浸泡消毒、晾干、备用需要分多步进行,难以形成严格、规范的操作,如浸泡时止血带漂浮在水面上,未达到充分消毒的作用;同时各科室护理人员在配置消毒液时,其有效浓度得不到有效控制,影响消毒效果;3.止血带浸泡消毒完成后,护理人员需将浸泡在容器内的止血带取出,同时手会直接接触消毒液,伤及手部皮肤;4.在止血带冲洗、晾干时,滴水污染台面及地面,需二次清理,增加护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符合消毒隔离的要求通过载物平台和消毒盖的相互挤压作用,可以使得止血带充分浸泡在消毒液中,实现完全消毒;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能够实现止血带浸泡、冲洗、晾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操作简单;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在冲洗和晾干时,不必用手将止血带取出,避免了消毒液对手部皮肤的损害,同时有效避免了止血带上残留水分滴下来污染实验台。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套使用的用于盛放消毒液的消毒外桶和用于放置止血带的消毒内桶;所述消毒内桶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止血带的载物平台;所述载物平台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消毒内桶的侧面、位于载物平台的下方也设有若干通孔;还包括与消毒内桶配套使用的消毒盖;所述消毒盖为拱形结构,所述消毒盖的正反两面均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外桶和消毒内桶均为圆桶;所述载物平台为圆盘;所述消毒盖为呈拱形结构的圆盖;所述载物平台与消毒内桶相适配;所述消毒盖分别与消毒外桶和消毒内桶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平台距离消毒内桶的桶底3-5cm。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平台为圆盘,以载物平台的圆心向外均匀设置若干个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内桶的侧面、位于载物平台的下方设有一圈通孔,所述通孔包括三角形孔或/和圆孔。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内桶内部设有用于固定载物平台的固定块。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内桶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消毒盖采用玻璃盖体,所述玻璃盖体的圆周包裹有不锈钢包边。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符合消毒隔离的要求通过载物平台和消毒盖的相互挤压作用,可以使得止血带充分浸泡在消毒液中,实现完全消毒;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能够实现止血带浸泡、冲洗、晾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操作简单;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在冲洗和晾干时,不必用手将止血带取出,避免了消毒液对手部皮肤的损害,同时有效避免了止血带上残留水分滴下来污染实验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载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消毒内桶从桶底方向观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消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消毒外桶;2_消毒内桶;3_止血带;4_载物平台;5_消毒盖;6_把手;7-通孔;8_固定块;9_消毒液;10_玻璃盖体;11_不锈钢包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包括配套使用的用于盛放消毒液9的消毒外桶1和用于放置止血带3的消毒内桶2 ;所述消毒内桶2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止血带3的载物平台4 ;所述载物平台4开设有若干通孔7 ;所述消毒内桶2的侧面、位于载物平台4的下方也设有若干通孔7 ;还包括与消毒内桶2配套使用的消毒盖5 ;所述消毒盖5为拱形结构,所述消毒盖5的正反两面均设有把手6。本技术所述消毒外桶1和消毒内桶2大小相同且均为圆桶;所述载物平台4为圆盘;所述消毒盖5为呈拱形结构的圆盖;所述载物平台4与消毒内桶2相适配;所述消毒盖5分别与消毒外桶1和消毒内桶2相适配。所述载物平台4距离消毒内桶2的桶底3-5cm。所述载物平台4为圆盘,以载物平台4的圆心向外均匀设置若干个通孔7。所述消毒内桶2的侧面、位于载物平台4的下方设有一圈通孔7,所述通孔7包括三角形孔或/和圆孔。所述消毒内桶2内部设有用于固定载物平台4的固定块8。所述消毒内桶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通孔7。所述消毒盖5采用玻璃盖体10,所述玻璃盖体10的圆周包裹有不锈钢包边11。为了实现载物平台4与消毒内桶2的固定连接,还可以在载物平台4,也就是圆盘的外缘设置滑动块,同时在消毒内桶2的内侧设置与滑动块相适配的滑动槽,这样就可以实现滑动连接。本技术载物平台和消毒内桶是可拆卸连接,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拆卸下来,清洗十分方便。本技术消毒内桶2可以和消毒外桶1大小相同,当然也可以比消毒外桶1小,都可以。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1.将使用过的污染止血带集中放入消毒内桶,将消毒内桶放入每天配置好的250mg/L, 3000ml的含氯消毒液的消毒外桶内浸泡消毒;2.将改良的双面消毒盖反面向上闭盖,可将止血带压至完全浸泡在消毒液内,浸泡30 min后,用手握住消毒盖把手,打开消毒内桶,双手握住消毒内桶边缘向上提拉,利用消毒内桶的底部通孔和侧面通孔倾倒消毒内桶内的残余消毒液;3.将消毒内桶垂直移至清水直接进行冲洗消毒内桶内的止血带及消毒盖反面,冲洗完毕,再次利用消毒内桶的底部通孔和侧面通孔倾倒内桶内的残余清水,将消毒盖正面向上放于消毒外桶内,将消毒内桶垂直移至消毒盖正面上,以便止血带晾干,晾干后将止血带整理至治疗盘内。本技术具体数据如下:消毒外桶:市场上外售的PP材质,形状为下小上大桶状,底面直径7.5cm,桶面直径11.5cm,高20 cm ;将桶内承满3000ml的液体,在桶外侧液体平面处标识“止血带消毒桶,含有效氯500mg/L,配制方法:3000ml水加入500mg/L消毒片3片”;消毒内桶:市场上外售的PP材质,大小材料和消毒外桶相同,底面直径7.5cm,桶面直径11.5cm,高20 cm ;在距离桶底3cm处设置圆盘,并在圆盘中心向外每间隔2cm圆形打洞3圈(分别等距3cm、4cm及5cm,共计25个);在距离桶底3cm的消毒内桶上以0-3-6-9点位置打边距为3cm的三角(共4处),4处之间以距离3cm等距打孔。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符合消毒隔离的要求通过载物平台和消毒盖的相互挤压作用,可以使得止血带充分浸泡在消毒液中,实现完全消毒;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能够实现止血带浸泡、冲洗、晾干,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操作简单;本技术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在冲洗和晾干时,不必用手将止血带取出,避免了消毒液对手部皮肤的损害,同时有效避免了止血带上残留水分滴下来污染实验台。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血带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套使用的用于盛放消毒液(9)的消毒外桶(1)和用于放置止血带(3)的消毒内桶(2);所述消毒内桶(2)的内部设有用于放置止血带(3)的载物平台(4);所述载物平台(4)开设有若干通孔(7);所述消毒内桶(2)的侧面、位于载物平台(4)的下方也设有若干通孔(7);还包括与消毒内桶(2)配套使用的消毒盖(5);所述消毒盖(5)为拱形结构,所述消毒盖(5)的正反两面均设有把手(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