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灌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689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灌肠管,包括进药管,进药管的左侧头端设有喷头,进药管内设有回抽管,回抽管右侧尾端设有开关阀,进药管的右侧尾端设有连接头A,连接头A的右端设有连接头B,连接头B的顶端设有连接头C,连接头C的顶端设有三通器,连接头B的右端设有针筒,进药管外侧壁的中点左侧套有一圈握垫,握垫的左侧壁上设有单面贴A,握垫的右侧壁上设有单面贴B,所述的单面贴A的左侧壁上设有棉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便于固定,可有效防止灌肠管从肛门脱出,同时有效防止液体从肛门处溢出导致粪便的污染,无需更替输液器或注射器便可将多种药物同时灌入肠内,节约了多种药物灌肠时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便于固定,可有效防止液体从肛门处溢出,便于多种药物同时灌入肠内,且方便计算药量的多功能灌肠管
技术介绍
现如今医院所使用的医用灌肠管结构过于简陋,且功能单一,灌肠时由于灌肠管的外壁涂有油石蜡油进行润滑,故而灌肠时的灌肠管较难固定,加之药液灌入肠内后,肠内压增大,灌入的药液常会通过灌肠管与肛门之间的缝隙溢出,导致粪便的污染,普通的灌肠管在灌肠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更换或组合药物进行灌注时,则需要将抽有药物的注射器或输液器与灌肠管断开后进行替换,此时极易导致肠内的粪便从灌肠管的尾端回流而导致污染,当病人肠内的气体或粪便较多时,普通的灌肠管不具备排气或排便的第二通道,常需要进行肛管排气或排便后再进行灌肠操作,如此不仅耗时耗力,同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易,使用方便,便于固定,可有效防止液体从肛门处渗出,便于多种药物同时灌入肠内,且方便计算药量的多功能灌肠管。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灌肠管,包括进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药管的左侧头端设置有喷头,喷头上设置有喷孔,喷头右侧的进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灌肠管,包括进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药管的左侧头端设置有喷头,喷头上设置有喷孔,喷头右侧的进药管内设置有单向瓣膜A,所述的进药管内的下二分之一处设置有回抽管,回抽管的左侧头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回抽孔,回抽管通过回抽孔与外界相通但不与进药管相通,回抽管右侧尾端伸出至进药管外,回抽管右侧尾端设置有开关阀,进药管的右侧尾端设置有连接头A,连接头A内设置有单向瓣膜B,连接头A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头B,连接头B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头C,连接头C内设置有单向瓣膜C,连接头C的顶端设置有三通器,连接头B的右端设置有针筒,针筒外侧壁右端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指环A,针筒内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右端设置有针栓,针栓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悠美张存玲刘瑞朱太卿王爱丽陈美云孙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