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324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肛肠管、充液装置及负压吸引装置,肛肠管包括外管及内管,外管的头端的外壁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出液孔;内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的长度且同轴设置于所述的外管内,并可沿其轴线相对所述外管滑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孔相通的进液腔,所述内管内部为排便腔;所述内管的头端为敞口端且自所述外管的头端伸出;充液装置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用以向所述进液腔内充入药液;负压吸引装置与所述排便腔相连通,用以对所述排便腔抽真空以使所述排便腔内产生负压作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可达到快速有效的通便的目的,其治疗效果好,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经常会遇到患者大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进而带来便秘、大便干结甚至嵌顿的问题,从而给患者带来病痛,而长此以往会带来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而临床上为了保持患者大便通常,一方面需要患者多吃含油纤维素较多的水果和蔬菜,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医护人员常常采用灌肠的方式协助病人顺利排便,然而,通常的灌肠器,只能起到润肠软化大便的作用,而不能快速的实现的顺利排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通便的消化内科用通便器。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肛肠管,所述肛肠管包括外管及内管;所述外管的头端的外壁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出液孔;所述内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的长度且同轴设置于所述的外管内,并可沿其轴线相对所述外管滑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孔相通的进液腔,所述内管内部为排便腔;所述内管的头端为敞口端且自所述外管的头端伸出;充液装置,所述充液装置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用以向所述进液腔内充入药液;负压吸引装置,所述负压吸引装置与所述排便腔相连通,用以对所述排便腔抽真空以使所述排便腔内产生负压作用。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前端设有第一轴向孔,所述外管的后端盖合一端,所述端盖上设有第二轴向孔,所述内管的头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轴向孔内,所述内管的尾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轴向孔内。优选地,所述第二轴孔的孔壁与所述内管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为多个,多个所述密封环沿所述内管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外管上邻近所述外管的尾端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头,所述第一连通接头与所述充液装置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内管的尾端设有一与所述排便腔相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头,所述第二连通接头与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接头内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自所述第一连通接头通向所述进液腔的方向导通。优选地,所述第二连通接头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转动拨片,所述内管的尾端还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端盖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连通接头相抵。优选地,所述敞口端设有沿所述内管的轴向方向凸出的尖凸部,所述尖凸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尖凸部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内管的敞口端端面。优选地,所述充液装置包括储液容器、充液管及弹性充气球,所述充液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所述充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接头相连,所述弹性充气球通过一充气管与所述储液容器的顶部相连。优选地,所述负压吸引装置包括集便容器、排便管及负压器,所述排便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集便容器的底部,所述排便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接头相连,所述负压器通过负压管与所述集便容器的顶部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消化内科用通便器,肛肠管包括外管及内管形成的双层结构,而且内管与外管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如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充液装置经进液腔、出液孔向肛肠充入药液,使得大便湿润软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内管滑动对肛肠的干硬的便块进行破碎,以加快干燥大便的软化、稀化,再一方面,经过软化和稀化后的大便也可以通过负压吸引装置提供的负压吸引作用,从排便腔快速排出至体外,如此,可达到快速有效的通便的目的,其治疗效果好,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消化内科用通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消化内科用通便器中肛肠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肛肠管10;外管101;出液孔1011;内管102;尖凸部1021;端盖103;密封环1031;第一连通接头104;第二连通接头105;转动拨片1051;单向阀106;弹簧107;进液腔A;排便腔B;储液容器20;弹性充气球21;充液管22;充气管23;集便容器30;负压器31;排便管32;负压管33。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包括肛肠管10、充液装置及负压吸引装置。具体而言,肛肠管10包括外管101及内管102。外管101是向肛肠内插入的一端,其头端外壁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出液孔1011。内管102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101的长度且同轴设置于所述的外管101内,并可沿其轴线相对所述外管101滑动。也就是说,内管102是与外管101的轴线重合,而且内管102可以在外管101中沿其共同的轴线滑动。内管102与所述外管101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孔1011相通的进液腔A,所述内管102内部为排便腔B;所述内管102的头端为敞口端且自所述外管101的头端伸出。也就是,内管102的外径小于外管101的内径,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肛肠管,所述肛肠管包括外管及内管;所述外管的头端的外壁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出液孔;所述内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的长度且同轴设置于所述的外管内,并可沿其轴线相对所述外管滑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孔相通的进液腔,所述内管内部为排便腔;所述内管的头端为敞口端且自所述外管的头端伸出;充液装置,所述充液装置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用以向所述进液腔内充入药液;负压吸引装置,所述负压吸引装置与所述排便腔相连通,用以对所述排便腔抽真空以使所述排便腔内产生负压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肛肠管,所述肛肠管包括外管及内管;
所述外管的头端的外壁设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出液孔;
所述内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外管的长度且同轴设置于所述的外管内,并可
沿其轴线相对所述外管滑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孔相
通的进液腔,所述内管内部为排便腔;所述内管的头端为敞口端且自所述外
管的头端伸出;
充液装置,所述充液装置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用以向所述进液腔内充
入药液;
负压吸引装置,所述负压吸引装置与所述排便腔相连通,用以对所述排
便腔抽真空以使所述排便腔内产生负压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
前端设有第一轴向孔,所述外管的后端盖合一端,所述端盖上设有第二轴向
孔,所述内管的头端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一轴向孔内,所述内管的尾端滑动配
合在所述第二轴向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
孔的孔壁与所述内管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为多个,多个所述密封环
沿所述内管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
邻近所述外管的尾端的外周壁上设有一与所述进液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接
头,所述第一连通接头与所述充液装置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化内科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