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电厂的山体引水隧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9687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体引水隧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电厂的山体引水隧道结构。用于发电厂的山体引水隧道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引水段、混凝土结构内嵌第一引水管道段,所述混凝土结构内嵌第一引水管道段包括第一引水管道,还包括第二引水管道段,所述混凝土结构引水段与混凝土结构内嵌第一引水管道段之间为第二引水管道段,所述第二引水管道段包括第二引水管道,所述第二引水管道从其开始端往末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二引水管道与第一引水管道相连接,第二引水管道的末端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内穿过混凝土结构内嵌第一引水管道段延伸至引水隧道的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工程施工量的发电厂的山体引水隧道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山体引水隧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电厂的山体引水隧道结构
技术介绍
在水力发电生产中,需要将水坝或者河流的水通过引水隧道引到发电厂。引水隧道位于水坝或者河流旁的山体中,引水隧道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成的引水通道。但对于引水隧洞洞径较小、埋深较浅、围岩较差的情况,则采用混凝土结构内嵌引水管道,管道一般采用双层钢管,混凝土结构内嵌引水管道设置混凝土结构是由于钢管是位于埋深较浅、围岩较差的地质条件下,外来渗透水(雨水)较多,会对钢管本身和钢管基础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混凝土结构能起到保护钢管作用。虽然这种混凝土结构内嵌钢管结构能够提高引水隧道的质量,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工程施工量大;安装好钢管后,还需在钢管外表面设置混凝土结构,对不密实处还需在钢管内开孔进行灌浆封闭,使钢管与混凝土结构成为一体;(2)成本高;混凝土结构、灌浆工程成本、钢管成本都是不可避免的;(3)施工难度大,安全系数低;混凝土填筑、灌浆都属于隐蔽工程,若在施工的某个环节出现了偏差,在钢管外侧出现空腔时,在外水压力作用下,极有可能导致钢管鼓包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发电厂的山体引水隧道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引水段(1)、混凝土结构内嵌第一引水管道段(2),所述混凝土结构内嵌第一引水管道段(2)包括第一引水管道(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引水管道段(3),所述混凝土结构引水段(1)与混凝土结构内嵌第一引水管道段(2)之间为第二引水管道段(3),所述第二引水管道段(3)包括第二引水管道(31),所述第二引水管道(31)从其开始端往末端向下倾斜;所述第二引水管道(31)与第一引水管道(21)相连接,第二引水管道(31)的末端设置有排水管道(32),所述排水管道(32)内穿过混凝土结构内嵌第一引水管道段(2)延伸至引水隧道的出口(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钊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