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结矿显热换热装置和换热方法。
技术介绍
钢铁产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以我国为例,2014年全国粗钢产量约8.23亿吨,约占全球预估产量的一半。目前,钢铁生产中烧结流程的单位吨烧结矿能耗指标较高。因此,研发相应的回收余热的方法,最大化的回收利用这部分能量,无论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还是对企业效益,均有重大意义。烧结矿余热的高效回收及利用是降低烧结流程能耗的重要措施。对比而言,烧结矿显热基数较大,由空气作为载体可高效携带烧结矿显热部分,因此烧结矿显热部分的高效收集和利用是整个烧结减能增效的中心。目前冷却烧结矿主要采用鼓风式环冷或带冷工艺,其存在故障率高、维修频繁且难度大、运行电耗高、漏风点多、漏风量大(超过30% )、热参数波动大、冷却效果差、返矿率高等弊端。烧结矿在冷却的过程中,热能变为废气显热,废气温度在100?400°C之间,因此具有余热总量大、含尘量高、污染严重等特点,因此给予烧结矿显热换热一直是钢铁生产余热利用和环境治理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烧结矿显热换热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矿显热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包括一用于放置烧结矿的贮存区;一用于冷却烧结矿的冷却区,所述冷却区底板为可活动结构,使得冷却区内的烧结矿能够离开冷却区,贮存区与冷却区相互贯通,冷却区具有用于输送冷却气体的冷气输送结构;还包括一热输送区,与贮存区与冷却区皆相通,并用于将贮存区和冷却区内的热循环气体通往外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李劲松,徐雪,于春婷,于滢,陈很平,姜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