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紧急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967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制动装置,包括:在电梯轿厢或配重内设有的、具有设置成夹住导轨的斜面和按压面的夹具;在夹具的斜面与导轨之间配置成可移动的按压体;电磁铁,其输入电气信号进行动作,且与按压体连接,在通常运行时使该按压体离开导轨,并在制动时将该按压体推入到斜面和导轨之间,夹具的斜面与按压面之间的间隔形成中间部宽、且向着上下方向变窄的形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尤其是涉及设置在轿厢或配重内的紧急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乘客搭乘在电梯轿厢内、电梯上下升降时、或卷扬机的制动故障和电气控制不灵的事故等,轿厢会朝下方或上方突然动作,使乘客受伤。作为对策,以往在配重侧设置紧急制动装置或设置调速器,或在机械室内设置直接抓住主绳索的绳索制动。以下表示的是传统的紧急制动装置。比如,图7是日本专利特开平6-199483号公报所揭示的传统的电梯用制动装置的主视图。该制动装置,设有在制动时压入偏导器轮31与按压体32之间的楔状的制动构件33,制动时,通过碟形弹簧34、按压体32将制动构件33推向偏导器轮31侧,由偏导器轮31和制动构件33夹住绳索35,使轿厢停止。比如,图8是日本专利特开平5-193860号公报所揭示的传统的紧急制动装置的剖视图。该紧急制动装置,旋转自如地插入驱动绳索滑轮41的轴42上,另外具有并设的星形轮的制动元件43并使其与驱动绳索滑轮41接触。该制动元件43由杯状弹簧44一直相对驱动绳索滑轮41的环状端部表面41a推压,通常与驱动绳索滑轮41一起旋转。轿厢上升移动方向的速度过快时,起动机构45将制动螺栓46向星形轮的制动元件43的轮辐之间突出,阻止制动元件43的旋转。这样,在环状端部表面41a与其上所推压的制动元件43之间产生滑移,相对驱动绳索滑轮41产生合适的制动力矩。该制动力矩比通常的操作制动产生的制动力矩要大一个数量级。在这些传统的紧急制动装置,在轿厢向下方或向上方突然动作时进行动作以制止轿厢的移动,预防乘客受伤。但是,如此结构的传统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存在因设置装置而使机械室需较大的空间、使主绳索损伤、及结构复杂而使装置成为高价等问题。另外,图7、图8的传统例子中,对额定速度以上的向上方的上升是有效的,但存在无法阻止轿厢从停止状态突然向下方或向上方突然动作产生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成的,以提供一种能防止轿厢突然向下方或向上方动作,同时机械室等不需要特别的空间,绳索不受损伤,结构简单,能廉价地制造的电梯紧急制动装置为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紧急制动装置,包括在电梯轿厢或配重内设有的、具有设置成夹住导轨的斜面和按压面的夹具;在夹具的斜面与导轨之间配置成可移动的按压体;电磁铁,其输入电气信号进行动作,且与按压体连接,在通常运行时使该按压体离开导轨,并在制动时将该按压体推入到斜面和导轨之间,夹具的斜面与按压面之间的间隔形成中间部宽、且向着上下方向变窄的形状。另外,还具有与按压体连接、在通常运行时产生辅助力以使按压体离开导轨且位于夹具的中间部的位置保持弹性构件。另外,按压体为圆筒状的滚柱。另外,滚柱的外周面设有凹凸。另外,按压体为朝一侧其宽度减小的楔。而且,由弹性构件对夹具的按压面朝导轨施力。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紧急制动装置设置位置的模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紧急制动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向视剖视图。图4是详细表示滚柱样子的主视图及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紧急制动装置的主视图。图6是沿图5的VI-VI线的向视剖视图。。图7是传统的电梯用制动装置的主视图。图8是传统的紧急制动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紧急制动装置设置位置的模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紧急制动装置的主视图。另外,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向视剖视图。图1表示电梯升降井及机械室的内部结构。设在机械室的卷扬机绳索滑轮1上卷绕有主绳索2。轿厢3和配重4分别与主绳索2的两端连接。轿厢3在升降井内由轿厢侧导轨6引导。配重4由配重侧导轨7引导。通过卷扬机绳索滑轮1的旋转使轿厢3在升降井内升降。本专利技术的紧急制动装置10由未图示的螺栓拧紧固定于轿厢3的上部及配重4的上部。不过,以后为了说明简单,仅对设在轿厢3上的紧急制动装置10作说明。图2及图3中,紧急制动装置10的电磁铁11固定于设在轿厢3的上部的台座12上。电磁铁11的电磁铁线圈11a在通常运行时通电,在该通电状态下,插棒式铁心11b被电磁铁线圈11a吸引而朝图2的左方向施力。而一旦切断对电磁铁线圈11a的通电,则插棒式铁心11b由缩设在内部的弹簧11c的力的作用下向图2的右方向移动。连接棒14通过销13旋转自如地与电磁铁11的插棒式铁心11b连接。连接棒14的另一端由销15旋转自如地与圆筒状的滚柱16连接。滚柱16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按压体。图4是从正面及侧面看到的滚柱16的详细图。滚柱16大致为圆筒状,外周面滚花加工形成凹凸16a。回到图2及图3,在台座12上固定有夹具17。夹具17如图3所示,截面呈コ字形,该コ字形内贯通设置导轨6。截面コ字形的内侧,与导轨6相对的一侧形成呈大致平面的按压面17c。而与夹具17的按压面17c相对的另一侧形成2个侧面形状呈V字的斜面17a、17b。即,夹具17设置成由这2个斜面17a、17b及按压面17c来夹住导轨6。2个斜面17a、17b在夹具17的中央连接,使其与导轨6的间隔在中间部最大,朝上下任何一方,其与导轨6的间隔变窄。上述滚柱16配置在2个斜面17a、17b与导轨6之间。连接棒14的中间部设有具有弹簧18a的位置保持弹性构件18。位置保持弹性构件18固定于台座12上,由销18b与连接棒14卡合,由弹簧18a的施力将滚柱16保持在V字形的2个斜面17a、17b的连接部,即斜面与导轨6的间隔为最大的中间部。滚柱16从该中间部不管朝上下哪个方向移动,位置保持弹性构件18都对滚柱16施力以使其返回中间部。该结构中,轿厢1停止时,比如未图示的速度检测器一旦感知轿厢1的异常移动,则从该速度检测器向紧急制动装置10输出电气信号。这样,紧急制动装置10就会切断流向电磁铁线圈11a的电流。这样,滚柱16被推压向导轨。由滚柱16与导轨6之间的摩擦力,滚柱16被推入导轨6和夹具之间而产生制动力。这样,朝上升或下降方向异常移动的轿厢3停止。图2中的虚线表示制止异常移动的轿厢3时滚柱16的移动情况。轿厢3朝下降方向异常移动时滚柱16朝图2的上方移动,当轿厢3朝上升方向异常移动时滚柱16朝图2的下方移动。即,如此结构的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10,设置在电梯的轿厢3或配重4上,包括具有设置成夹住导轨6的斜面17a、17b和按压面17c的夹具17;可移动地配置在夹具17的斜面17a、17b与导轨6之间的按压体;输入电气信号进行动作,与按压体连接,在通常运行时,使按压体离开导轨6,并在制动时,将按压体向斜面17a、17b和导轨6之间推入的电磁铁11。这样,紧急制动装置10设置在轿厢3或配重4上,机械室等不需要特别的空间。而且结构简单,能实现轿厢3向下方或上方突然动作时对轿厢进行制止的紧急制动装置10。另外,紧急制动装置10与按压体连接,具有通常运行时,产生使按压体离开导轨6的辅助力的位置保持弹性构件18,故通常运行时按压体可靠地离开导轨6,避免了紧急制动装置10错误动作,提高了可靠性。而且,按压体为圆筒状的滚柱16,故装置结构简单且导轨6不会损伤。另外,在滚柱的外周面设有凹凸16a,增大滚柱16与导轨6的摩擦力,使轿厢3制动的动作更可靠。不过,本实施例中,是由对轿厢3从停止状态变为轿厢3的异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紧急制动装置,包括:    在电梯轿厢或配重内设有的、具有设置成夹住导轨的斜面和按压面的夹具;    在所述夹具的所述斜面与所述导轨之间配置成可移动的按压体;    电磁铁,其输入电气信号进行动作,且与所述按压体连接,在通常运行时使该按压体离开导轨,并在制动时将该按压体推入到所述斜面和所述导轨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的所述斜面与所述按压面之间的间隔形成中间部宽、且向着上下方向变窄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和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