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苗木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秧苗移栽过程中所用到的秧苗移栽机。
技术介绍
矮砧密植果园栽植用的苹果苗一般经过3年培育而成:第一年,春播海棠籽生长成海棠苗;第二年,春剪海棠苗芽接中间砧生长成为矮化中间砧半成品苗;第三年,春剪半成品苗芽接苹果品种芽生长成矮化中间砧成品苗。由此可见,传统的矮化中间砧成品苗的培育是将海棠等实生苗经中间砧和苹果品种两次嫁接后培育而成,而海棠籽播种环节是海棠苗木培育的关键。因春季地温低,海棠籽播种深度在2cm左右、播深浅,受外界气候影响严重,导致海棠籽出苗率不稳定,浪费籽粒。因此目前一般是首先将海棠籽在室内进行育秧盘育苗,在春季地温升高至适宜栽植温度后再将室内育好的海棠苗移栽至大田内,这可极大地提高海棠籽出苗率。但目前的移栽过程中,无论是从室内移苗,还是在室外进行栽苗均是通过人工完成的,这就导致苗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还存在着移栽效率较低,移栽深浅度不一等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有效降低苗木移栽过程中苗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有效提高苗木移栽效率和移栽质量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秧苗移栽机,以便能够有效降低苗木移栽过程中苗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有效提高苗木移栽效率和移栽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秧苗移栽机,包括主机架、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两侧的地轮以及用于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秧苗移栽机,包括主机架(3)、安装在所述主机架(3)两侧的地轮(4)以及用于向所述地轮(4)提供压力的仿形装置(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机架(3)相连的秧苗移栽单元,所述秧苗移栽单元包括:与所述主机架(3)相连的副机架(15);设置在所述副机架(15)前端的开沟装置(22);设置在所述副机架(15)上,且位于所述开沟装置(22)之后,并预留有夹持间隙的一对夹持侧板(16);穿过所述夹持侧板(16)的底端,且设置有底端链轮(21)的底端转轴(11),所述底端转轴(11)与所述地轮(4)传动相连;穿过所述夹持侧板(16)的顶端,且设置有顶端链轮(18)的顶端转轴(17);绕设在所述顶端链轮(18)和所述底端链轮(21)上的传动链(20);成对设置在所述传动链(20)上的夹持片(19),每对所述夹持片(19)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张开状态,在随所述传动链(20)进入所述夹持间隙内后可夹持待移栽秧苗;分别设置在所述底端转轴(11)两端,且用于对土壤压实的两个镇压轮(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秧苗移栽机,包括主机架(3)、安装在所述主机架(3)
两侧的地轮(4)以及用于向所述地轮(4)提供压力的仿形装置(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机架(3)相连的秧苗移栽单元,所述秧
苗移栽单元包括:
与所述主机架(3)相连的副机架(15);
设置在所述副机架(15)前端的开沟装置(22);
设置在所述副机架(15)上,且位于所述开沟装置(22)之后,
并预留有夹持间隙的一对夹持侧板(16);
穿过所述夹持侧板(16)的底端,且设置有底端链轮(21)的底
端转轴(11),所述底端转轴(11)与所述地轮(4)传动相连;
穿过所述夹持侧板(16)的顶端,且设置有顶端链轮(18)的顶
端转轴(17);
绕设在所述顶端链轮(18)和所述底端链轮(21)上的传动链(20);
成对设置在所述传动链(20)上的夹持片(19),每对所述夹持
片(19)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张开状态,在随所述传动链(20)进入所
述夹持间隙内后可夹持待移栽秧苗;
分别设置在所述底端转轴(11)两端,且用于对土壤压实的两个
镇压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
连在所述副机架(15)上,且靠近所述镇压轮(23)设置的刮土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
置在所述主机架(3)上的传动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刘俊峰,杨欣,曾立华,王鹏飞,马跃进,刘洪杰,张琳,蔡雅琨,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