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水稻不育系选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两系稻不育系高效选育方 法。
技术介绍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S的发现和育种利用,开创了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的新 时代。两系杂交水稻与三系杂交稻相比具有四个方面优势:①光温敏核不育基因为隐性核 基,不受恢复基因限制,恢复谱广、配组自由;②光温敏不育基因为核不育基因,不受细胞质 基因影响,无细胞质效应的负面影响;③光温敏核不育基因一般为主效隐性基因,易导入其 他遗传背景中,材料改良方便;④两系不育系一系两用,通过自交繁殖,繁种更容易。 然而科研工作者对光温敏不育系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初期科学家对 光温敏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光敏层面,对温敏考虑很少。直至上世纪8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 盛夏异常低温导致当时国内大面积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失败,致使水稻两系不育系也由当 初的水稻光敏核不育系发展为以温敏核不育系为主的水稻两系不育系新格局,也提出了实 用型两系不育系的育性标准是选育不育起点温度较低(低于23. 5°C,以利于制种安全),光 温互补作用较强(以利于不育系繁殖)的不育系。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是指其育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系稻不育系高效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组合/品种:根据水稻农艺性状的遗传特性,选择不育系育性起点转化温度低的Y58s、C815s、深08s株叶性状优良、结实性好、稻米品质优、综合抗性好的两系稻组合/品种,选单株收种;2)群体构建:构建两系不育系大分离群体,将上季收单株种子于3月中下旬播种,栽培密度1万窝/亩,单本种植,群体大小控制在500窝左右;3)初步筛选:以包颈作为不育系标记性状,筛选株叶形态好、闭颖效果好、异交结实性好、综合抗性好、生育期适当的不育系单株,挂牌标记;4)再生稻留桩:根据当地再生稻季节孕穗期温度情况,选择合适的再生稻割株留桩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现伟,李经勇,唐永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