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食用菌栽培,具体为一种基于酸改性生物炭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食用菌栽培基质的优化与改良是提升食用菌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生物炭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在食用菌栽培基质中的潜在应用价值逐渐受到关注。然而,现有技术中关于生物炭在食用菌栽培基质中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生物炭改性处理及其对基质性能影响方面的探索尚不充分。
2、经检索,公开了公开号为cn113597974b的一种食用菌可再生栽培基质、制备方法及应用,公开日期为2022年8月26日。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包含棉籽壳、锯末、麦麸和生物炭的可再生栽培基质,通过废菌包制备生物炭实现资源化利用,同时改善了基质的理化性质,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缩短了栽培周期。然而,该技术方案中使用的生物炭未经改性处理,其比表面积有限、孔结构不够优化且表面官能团活性不足,可能导致基质的保水性、养分缓释能力和菌丝定植效果未能达到最佳状态。此外,未改性生物炭的ph值可能不适合某些食用菌品种的生长需求,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酸改性生物炭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包含酸改性菌渣生物炭,所述酸改性菌渣生物炭由以下步骤制备:将SMS干燥至含水量低于百分之五并研磨至粒径小于一毫米;在无氧条件下将SMS置于石英管式炉中热解,热解温度为五百摄氏度,升温速率为二十五摄氏度每分钟,反应压力为五十至六十千帕,持续时间为三小时;所得生物炭冷却至室温后与浓度为三点零摩尔每升的磷酸溶液按质量体积比一比十五混合,搅拌一小时并振荡十二小时;将改性后的生物炭洗涤至中性并干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改性菌渣生物炭的添加比例为百分之五的质量分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酸改性生物炭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包含酸改性菌渣生物炭,所述酸改性菌渣生物炭由以下步骤制备:将sms干燥至含水量低于百分之五并研磨至粒径小于一毫米;在无氧条件下将sms置于石英管式炉中热解,热解温度为五百摄氏度,升温速率为二十五摄氏度每分钟,反应压力为五十至六十千帕,持续时间为三小时;所得生物炭冷却至室温后与浓度为三点零摩尔每升的磷酸溶液按质量体积比一比十五混合,搅拌一小时并振荡十二小时;将改性后的生物炭洗涤至中性并干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改性菌渣生物炭的添加比例为百分之五的质量分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进一步包含棉籽壳和麦麸作为栽培原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改性菌渣生物炭的添加比例为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玮,吴海俊,胡留杰,周娜,付登伟,赵敬坤,王帅,陈静,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