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体后叶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8374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4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体后叶注射液的生产工艺,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中间体制备和成品制备两部分,涉及原料采集、分离、提取、过滤、无菌灌装等工艺步骤。解决了目前垂体后叶提取较难,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填补了国内垂体后叶注射液专利领域的空白。该工艺通过原料粉碎有机酸提取法实现垂体后叶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无菌封装等操作实现了垂体后叶注射液的生产,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成本、工艺简单、易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本产品可直接用于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光热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体后叶注射液的生产工艺,涉及医药
,具体是一种垂体后叶提取及注射液的生产。
技术介绍
垂体后叶素(英文名:Pituitrin),本品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又称加压素。主要用于治疗尿崩症和肺出血。缩宫素又称催产素,是一种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巨细胞分泌的垂体神经激素,分子式为C43H66N12012S2,是由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2个半胱氨酸在1,6位形成一个二硫键,相对分子质量是1007.2,等电点7.7,在酸性溶剂中稳定,在血液循环中以自由肽的形式存在。易溶于水,溶于丙酮、稀醋酸和丁醇,微溶于乙腈。垂体后叶素临床上主要用于催生引产、产后止血和产时子宫收缩乏力等。此外垂体后叶素还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垂体后叶素作为药品主要从动物脑垂体提取。目前国内对于垂体后叶的提取,具有提取较难,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而垂体后叶注射液领域还处于初期,还没有相关文献技术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垂体后叶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制得的垂体后叶注射液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标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垂体后叶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哺乳动物的脑下垂体投入有机溶剂中浸泡,至垂体变硬,将垂体前后叶分离,分离的后叶立即投入有机溶剂中保存;(2)将步骤(1)中有机溶剂中保存的垂体后叶从有机溶剂中滤出,30_50°C真空干燥,用粉碎机粉碎成粉状,用有机酸分两次搅拌过滤,合并滤液,用有机酸调pH为3-5 ;(3)将步骤⑵中调pH值后的滤液加热70-80°C,保温10_20分钟,冷却,密闭静置;(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提取液用筒式超滤器分两步超滤,滤得垂体后叶溶液,分装保存;(5)将步骤(4)中的垂体后叶溶液加入注射用水的配料罐里,用有机酸调节pH至3-4,加注射用水,搅拌,分两步过滤,灌封,检验并包装。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哺乳动物为健康的猪、羊或牛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步骤(1)中浸泡和保存的有机溶剂均为丙酮、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丁醇或乙腈。更优选丙酮、乙醇。优选步骤(1)中浸泡有机溶剂质量为脑下垂体质量的2-4倍;浸泡有机溶剂过程,每20-24小时更换有机溶剂;浸泡次数为2-4次;至有机溶剂呈淡黄色、垂体变硬为止。优选步骤(2)和(5)中所用的有机酸均为醋酸、柠檬酸、乳酸或苹果酸。优选步骤⑵中第一次搅拌过滤按垂体后叶粉与有机酸溶液质量比为1:(20-40);第二次拌过滤按垂体后叶粉与有机酸溶液质量比1:(10-20);有机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 -0.4% ;每次搅拌提取15-30分钟后过滤。优选步骤(3)中冷却密闭静置的温度为0-10°C ;静置的时间为10-16小时。优选步骤(4)第一步超滤膜的孔径为0.4-0.5 μπι的滤膜超滤;第二步超滤膜的孔径为0.2-0.3 μπι的滤膜超滤;处理后的滤液的保存温度为0-10°C。优选步骤(5)中配料罐应先加入注射用水(约为成品总重量50% -60% ),后加入垂体后叶滤液。优选步骤(5)中调节pH至3-4,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重量(垂体后叶蛋白浓度约为0.670-0.680mg/mL),后搅拌均匀,后搅拌15-20分钟。优选步骤(5)中第一步过滤的膜孔径为0.4-0.5 μπι ;第二步过滤的膜孔径为0.2-0.3 μπι。检验合格后进行后续工艺。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包括中间体制备和成品制备两部分,涉及原料采集、分离、提取、过滤、无菌灌装等工艺步骤。解决了目前垂体后叶提取较难,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填补了国内垂体后叶注射液专利领域的空白。本专利技术通过原料粉碎有机酸提取法实现垂体后叶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无菌封装等操作实现了垂体后叶注射液的生产,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成本、工艺简单、易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本产品可直接用于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光热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实施案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1取健康的脑下垂体,投入脑下垂体质量2倍量的丙酮中,每浸泡24小时后更换丙酮,浸泡4次,至丙酮呈淡黄色、垂体变硬为止。将垂体前后叶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后叶立即投入丙酮中保存。将分离好的垂体后叶中的丙酮滤出,50°C真空干燥。干燥后的垂体后叶,用粉碎机粉碎。垂体后叶粉中第一次按垂体后叶粉与有机酸溶液质量比为1:25的比例加入质量浓度为0.25%的醋酸,搅拌提取15分钟,过滤;滤饼中再次按垂体后叶粉与有机酸溶液质量比为1:15的比例加入0.25%的醋酸,提取15分钟,过滤。两次滤液合并,滤液调PH4.5。搅拌加热至80°C,保温10分钟,冷却至室温,密闭置0°C保存16小时。提取液用10000分子量超滤器超滤,经0.45 μπι、0.22 μ m两次过滤后得垂体后叶溶液,分装,10°C保存。配料罐中加注射用水(占成品总重量60% )后加入垂体后叶溶液,调节pH至3.5,加注射用水(室温)至规定重量,搅拌均匀,搅拌20分钟。通过输液栗,将料液经0.45 μπι筒式滤器过滤,再经0.22 μ m滤器滤至灌封室,在A级层流罩下经0.22 μ m滤器过滤,取样测可见异物,合格后进行无菌灌装。对安剖瓶进行三气三水清洗,灭菌烘干,冷却,用于灌封。无菌灌封后,按药典要求对灌封品进行检漏、灯检的检验,合格后对产品进行包装、入库。得到符合中国药典的垂体后叶注射液,垂体后叶蛋白浓度在0.675mg/mL,根据中国药典2005版,稳定性达99.9%。实施例2取健康的脑下垂体,投入脑下垂体质量3倍量的乙醇中,每浸泡22小时后更换乙醇,浸泡2次,至乙醇呈淡黄色、垂体变硬为止。将垂体前后叶进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体后叶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哺乳动物的脑下垂体投入有机溶剂中浸泡,至垂体变硬,将垂体前后叶分离,分离的后叶投入有机溶剂中保存;(2)将步骤(1)中有机溶剂中保存的垂体后叶从有机溶剂中滤出,30‑50℃真空干燥,用粉碎机粉碎成粉状,用有机酸分两次搅拌过滤,合并滤液,用有机酸调pH为3‑5;(3)将步骤(2)中调pH值后的滤液加热70‑80℃,保温10‑20分钟,冷却,密闭静置;(4)将步骤(3)中得到的提取液用筒式超滤器分两步超滤,滤得垂体后叶溶液,分装保存;(5)将步骤(4)中的垂体后叶溶液加入注射用水的配料罐里,用有机酸调节pH至3‑4,加注射用水,搅拌,分两步过滤,灌封,检验并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飞于辉冯旌朱文俊付重敏潘爱梅李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