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轻质球状物拾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育运动辅助器材,特别是一种用于拾捡轻质球状物的自动拾捡装置。
技术介绍
在今天这个物质生活丰富且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各种球类运动日益流行,与之对应的球类训练及娱乐活动快速增加,训练场地捡球的繁琐度及人力成本愈加受到重视。为了拾捡球的方便,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球体拾捡装置,但现有的拾捡装置基本上是手持型或者手推式的,这虽然使拾球者免受弯腰之苦,但是长时间手持拾捡装置或者手推捡球车会使工作人员感觉手臂酸软和腰酸背痛,且不适合大型场地。现有技术方案也有智能或者半智能的自动拾捡装置,如2013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CN103143149A专利提供了一种网球自动捡球装置,该装置虽然具有节省人力、自动捡球的优点,但此捡球装置采用轮辐捡球,捡球效率低,且其增加了一带轮提升机构,增加能耗,整机结构也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主要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手持型和手推式拾捡装置难以适宜大型训练场地和球量较多的地方,以及智能拾捡装置比较单一且捡球效率比较差、且结构复杂、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轻质球状物拾捡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车体(2)、滚筒(1)、导球管道(9)、集球箱(8)、滚筒收放机构(7)和控制装置(6),在车体(2)上安装有行走系统、转向系统以及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分别与行走系统、转向系统和起幅系统相连接;安装在车体(2)一端的滚筒(1)采用双摇杆机构与车体(2)的两侧相连接,安装在车体(2)上的滚筒收放机构(7)与双摇杆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收放滚筒(1),安装在车体(2)上的集球箱(8)采用导球管道(9)与滚筒(1)相连通;导球管道(9)为可伸缩管道、且与集球箱(8)相连接的一端的高度小于与滚筒(1)相连接这一端的高度;所述滚筒(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轻质球状物拾捡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车体(2)、滚筒(1)、导球管道(9)、集球箱(8)、滚筒收放机构(7)和控制装置(6),在车体(2)上安装有行走系统、转向系统以及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分别与行走系统、转向系统和起幅系统相连接;安装在车体(2)一端的滚筒(1)采用双摇杆收放机构与车体(2)的两侧相连接,安装在车体(2)上的滚筒收放机构(7)与双摇杆收放机构相连接用于驱动收放滚筒(1),安装在车体(2)上的集球箱(8)采用导球管道(9)与滚筒(1)相连通;导球管道(9)为可伸缩管道、且与集球箱(8)相连接的一端的高度小于与滚筒(1)相连接这一端的高度;所述滚筒(1)包括内锥台体(13)、弹力条(14)、左挡板(12)、右挡板(15)、外端盖(10)和滚轴(16);内锥台体(13)包括空心圆锥台体(18)和3片以上沿空心圆锥台体外周轴向均匀分布的叶片(17),每片叶片(17)分别沿轴向固设在空心圆锥台体(18)的外周上,叶片(17)为直角梯形状,相邻叶片(17)与空心圆锥台体外表面之间形成集球槽;滚轴(16)穿过内锥台体(13)的一端与右挡板(15)相连接,滚轴(16)的另一端再穿过左挡板(12)与左外端盖(10)相连接,在滚轴(16)与左外端盖(10)的连接处设置轴端盖(11);内锥台体(13)、右挡板(15)和左挡板(12)成活动配合安装在滚轴(16)上、且可绕滚轴(16)转动,左外端盖(10)成固定配合安装在滚轴(16)的外端;在左挡板(12)的左挡板主体(19)上沿周向设置有与每个集球槽位置相对应的左挡板出球口(20);在左外端盖(10)的上部对应周向分布的左挡板出球口(20)的位置处设置导球管接口,导球管接口与接球管接口装置(2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轻质球状物拾捡装置,其特征是:在左挡板(12)与右挡板(15)之间的外周沿轴向均匀分布设置弹力条(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轻质球状物拾捡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在左挡板(12)和右挡板(15)外缘的弹力条(14)之间的距离根据球状物的大小进行调整,弹力条(14)的间距约为所拾捡球状物直径的五分之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动轻质球状物拾捡装置,其特征是:空心圆锥台体(18)和叶片(17)采用整体注塑形成;空心圆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曙光,贺亚明,廖宇梨,欧阳邦,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