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面底板突水温度场分布式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7474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底板突水温度场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工作面底板突水温度场分布式监测系统,包括:光纤采集装置、光纤测试主机、信号交换机、地面控制主机和报警装置,光纤采集装置包括分布式光纤和导杆,分布式光纤通过螺旋方式缠绕在导杆的外侧壁,光纤采集装置至少为一个或顺次连接光纤测试主机,光纤测试主机与信号交换机信号连接,信号交换机与地面控制主机信号连接,信号交换机控制报警装置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常规电磁传感器所具有抗电磁干扰,防水,防潮,耐高温,抗腐蚀等特点;通过螺旋缠绕方式有效使得测试分布点距内的传感数据点增多,提高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底板突水温度场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工作面底板突水温度场分布式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采煤工作面掘进工程中存在诸多影响生产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底板突水、瓦斯突出等。随着开采力度加大,煤层底板受到奥灰高承压水的危害也在加剧。而且在工作面的采动过程中,由于煤层开采,下伏底板受扰动及应力场的运移出现变形破坏,原来隔水层变为承压水裂隙导升带,而引发底板突水的危害。其突水问题,还具有显著的隐蔽性、突发性、灾害性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底板突水机理作了大量研究与测试,设计与应用了监测预警系统,使用电磁类压力传感器或者设计水文观测孔进行人工观测记录。其中电磁类传感器在煤矿易燃易爆、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工作,显现出抗干扰能力差,且由于电信号远距离传输不方便,需要在井下增加许多二次仪表、中继器和电源等设备,传输成本高,且可靠性差。人工观测也存在一定不可控因,严重限制了该类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底板突水影响因素繁多,导致技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给底板突水的预测带来一走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种工作面底板突水温度场分布式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作面底板突水温度场分布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采集装置、光纤测试主机、信号交换机、地面控制主机和报警装置,所述光纤采集装置包括分布式光纤和导杆,所述分布式光纤通过螺旋方式缠绕在导杆的外侧壁,所述光纤采集装置至少为一个且均连接光纤测试主机,所述光纤测试主机与信号交换机信号连接,所述信号交换机与地面控制主机信号连接,所述信号交换机控制报警装置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时昂张平松孙斌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