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套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7106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取套工具,包括连杆、挡块、以及套筒形配重块;所述套筒形配重块套在连杆上;所述连杆设有安装挡块的转轴,挡块安装在转轴上并围绕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套工具采用人工操作套筒形配重块的套筒形配重块通过向上运动而把连杆向上提起,其中套筒形配重块起到惯性的作用,从而把装在模具里的导套取出来。取出后导套由于是套在连杆上并限制在挡块及套筒形配重块之间,故不会取出后飞出伤人,提高了取套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辅助工具,尤其是一种针对模具中导套的取套工具
技术介绍
模具里的导套更换以前是一个很麻烦的工作,不是太好取,先用一个吊环,把吊环电焊在需要拆的导套上面,再用行车吊吊环,把被焊的导套取出,从安全的角度上说是不科学的,因为导套在将要被拔出的一瞬间会飞出来,打到旁边的工作人员。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安全的取出导套的取套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取套工具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套工具,包括纵长的连杆、位于连杆一端的台阶部、安装在连杆另一端的挡块、以及套筒形配重块;所述套筒形配重块套在连杆上,且套筒形配重块被台阶部限位;所述连杆设有安装挡块的转轴,挡块安装在转轴上并围绕转轴转动,且挡块的长度大于连杆的宽度。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取套工具采用人工操作套筒形配重块的套筒形配重块通过向上运动而把连杆向上提起,其中套筒形配重块起到惯性的作用,从而把装在模具里的导套取出来。取出后导套由于是套在连杆上并限制在挡块及套筒形配重块之间,故不会取出后飞出伤人,提高了取套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取套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并展示了与导套配合时的状态。图2是本技术的连杆插入导套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取套工具,用于能够方便安全的取出模具中的导套10。该取套工具包括纵长的连杆1、位于连杆1一端的台阶部2、安装在连杆1另一端的挡块3、以及套筒形配重块4。即所述连杆1及台阶部2形成T形。所述套筒形配重块4套在连杆1上,且套筒形配重块4被台阶部2限位。所述连杆1设有安装挡块3的转轴5,挡块3安装在转轴5上并围绕转轴5转动,且挡块3的长度大于连杆1的宽度。配重块4设有收容连杆1的内孔,所述挡块3的长度大于配重块内孔的内径。请结合图2所示,使用本取套工具来取出导套10的作业需要先将挡块3围绕转轴5转动至不与导套10产生干涉的状态,以使挡块3可以自图2中箭头方向先穿过导套10,同时连杆1也穿过导套10。然后如图1所示,将挡块3转动至横向的状态,由于挡块3挡块3的长度大于连杆1的宽度在横向时能够与导套10干涉并抵靠在导套10底部,将连杆1按照图1中所示箭头方向上提,即可带动将导套10向上而取出导套10。而向上提起连杆1的操作,采用人工操作套筒形配重块4的套筒形配重块4通过向上运动而把连杆1向上提起,其中套筒形配重块4起到惯性的作用,从而把装在模具里的导套10取出来。如果没有采用配重块的方式,靠人的力量是难以直接把导套取出来的,因为导套10与模具的配合是紧配合。且取出后导套10由于是套在连杆上1并限制在挡块3及套筒形配重块4之间,故不会取出后飞出伤人,提高了取套时的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取套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套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纵长的连杆、位于连杆一端的台阶部、安装在连杆另一端的挡块、以及套筒形配重块;所述套筒形配重块套在连杆上,且套筒形配重块被台阶部限位;所述连杆设有安装挡块的转轴,挡块安装在转轴上并围绕转轴转动,且挡块的长度大于连杆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套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纵长的连杆、位于连杆一端的台阶部、
安装在连杆另一端的挡块、以及套筒形配重块;所述套筒形配重块套在连杆上,
且套筒形配重块被台阶部限位;所述连杆设有安装挡块的转轴,挡块安装在转轴
上并围绕转轴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