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永磁调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940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式永磁调速器,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外转子包括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内转子包括第一永磁盘和第二永磁盘;其还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上的两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的圆周方向上分布有多个进油孔和出油孔,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内具有空腔,所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均与空腔相连通,机壳上的第一进油口通过冷却油输入管分别与进油孔相连通,所有出油孔通过冷却油液输出管连通至出油口,机壳上的第二进油口作为润滑油进入口;机壳的顶端设有用于与电机相连的连接法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大功率永磁调速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永磁调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永磁调速器
技术介绍
永磁调速器是在永磁耦合器的基础上加入调速机构,从而实现调速节能的一种装置,其主要用于大功率高压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目前,永磁调速器主要包括永磁转子、导体转子和调速机构,调速机构主要用于调节永磁转子和导体转子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改变永磁转子和导体转子耦合的有效部分,从而改变两者之间传递的扭矩,最终改变永磁调速器输出轴的转矩。因永磁调速器具有能实现平滑无级调速、高效节能、机械结构简单可靠、无需外接电源、柔性气动等优点,故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美国马格纳福斯公司提出的申请号为98802726.7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磁耦合器,其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安装在第一旋转轴上的两个导体转子、两个安装在第二旋转轴上且各包括相应一组永磁铁的永磁转子、以及推拉机构,两个永磁转子位于两个导体转子之间,且每个永磁转子与所对的导体转子之间各保持有气隙,由导体转子和永磁转子形成的两个气隙在推拉机构的作用下可同时增大或减小,从而相应地增大或减小输出转矩,最终使得在电机保持恒定转速的前提下,负载设备得到不同的转矩而产生不同的转速。但是,上述可调节磁耦合器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这较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导体转子上由磁感应产生的涡电流发热量巨大,当提高设备的额定功率后,依靠现有的鳍片状散热片来强制空冷散热的作用有限,极易使磁耦合器因高温而烧毁;二、鳍片状散热片在磁耦合器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问题非常严重;三、位于永磁转子中的气隙调节单元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装配难度大;四、用于形成推拉机构的调速内外套筒中的凸轮机构,由于凸轮滚子采用与沟槽面接触的滑动接触式滑块,故一旦失去润滑脂的润滑,极易使滑块在沟槽内卡死,从而导致无法调速;同时,其也无法准确控制调速机构的轴向位移,达不到所要求的气隙大小,调速精度难以得到保证。上述主要缺陷的存在,影响了整个永磁调速器的运转稳定性,既限制了采用永磁调速器在某些大功率要求场合的应用,也限制了永磁调速器的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永磁调速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永磁调速器,包括与第一轴相连的外转子、与第二轴相连的内转子,以及与内转子相连接的调速机构,所述外转子包括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内转子包括第一永磁盘和第二永磁盘,内转子置于外转子内,第一导体盘和第一永磁盘相对设置且保持有气隙,第二永磁盘和第二导体盘相对设置且保持有气隙;其还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上的两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的圆周方向上分布有多个进油孔和出油孔,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内具有空腔,所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机壳上的第一进油口通过冷却油输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的进油孔相连通,所有出油孔通过冷却油液输出管连通至出油口,机壳上的第二进油口作为润滑油进入口;机壳的顶端设有用于与电机相连的连接法兰。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气隙调节装置,所述气隙调节装置包括一个齿轮和两根平行的齿条,两根齿条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两侧并与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永磁盘和第二永磁盘间设有中间盘,所述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中间盘上,其中一根齿条固定连接在第一永磁盘上,另一根齿条固定连接在第二永磁盘上。优选的,所述调速机构包括一轴承座和一滑动外套,所述轴承座与第二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座的外圆柱面上设有螺旋槽,所述滑动外套的下端套在轴承座上,滑动外套上固定有滚子和摆臂,所述滚子插入轴承座的螺旋槽中,所述摆臂与一个电动执行器相连接,所述滑动外套的上端可滑动地套在第二轴上并通过紧固件与第四转子盘相连接;所述机壳上的第二进油口与所述轴承座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之间通过多块气隙板连接成笼形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轴由轴承座支撑,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机壳的底板上,外转子通过螺钉与第一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机壳上开有一个或多个观察孔。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立式永磁调速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机壳上设置两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在对部件进行润滑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的冷却,通过从机壳的第一进油口进入的冷却油可以顺着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上的进油孔,进入中空的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内,再从靠外侧的出油孔流出,这样利用冷却油液喷注进入核心发热区域,提升了大功率永磁调速器的散热效率,降低了设备运转时的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永磁调速器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内转子上的气隙调节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内转子上的传扭销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内转子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调速机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外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一种永磁转子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一种机壳的结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电动执行器与调速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外转子2内转子5调速机构6轴承座7电动执行器8机壳9连杆10永磁体11第一导体盘12第二导体盘13气隙板21第一永磁盘22第二永磁盘23中间盘24传扭销25齿轮26a、26b齿条27销孔28齿条孔29销孔51滑动外套52滚子53摆臂61螺旋槽71摇杆81筒壁82底板83观察孔84连接法兰85第一进油口86第二进油口87出油口100第一轴200第二轴300进油孔400出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9。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永磁调速器,包括与第一轴100相连的外转子1、与第二轴200相连的内转子2,以及与内转子2相连接的调速机构5,第一轴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立式永磁调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永磁调速器,包括与第一轴(100)相连的外转子(1)、与第二轴(200)相连的内转子(2),以及与内转子(2)相连接的调速机构(5),所述外转子(1)包括第一导体盘(11)和第二导体盘(12),内转子(2)包括第一永磁盘(21)和第二永磁盘(22),内转子(2)置于外转子(1)内,第一导体盘(11)和第一永磁盘(21)相对设置且保持有气隙,第二永磁盘(22)和第二导体盘(12)相对设置且保持有气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壳(8),以及设置在机壳(8)上的两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87),第一导体盘(11)和第二导体盘(12)的圆周方向上分布有多个进油孔(300)和出油孔(400),第一导体盘(11)和第二导体盘(12)内具有空腔,所有进油孔(300)和出油孔(400)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机壳(8)上的第一进油口(85)通过冷却油输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导体盘和第二导体盘的进油孔(300)相连通,所有出油孔(400)通过冷却油液输出管连通至出油口(7),机壳(8)上的第二进油口(86)作为润滑油进入口;机壳(8)的顶端设有用于与电机相连的连接法兰(8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永磁调速器,包括与第一轴(100)相连的外转子(1)、与第二轴(200)相连的
内转子(2),以及与内转子(2)相连接的调速机构(5),所述外转子(1)包括第一导体
盘(11)和第二导体盘(12),内转子(2)包括第一永磁盘(21)和第二永磁盘(22),
内转子(2)置于外转子(1)内,第一导体盘(11)和第一永磁盘(21)相对设置且保持
有气隙,第二永磁盘(22)和第二导体盘(12)相对设置且保持有气隙;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机壳(8),以及设置在机壳(8)上的两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口(87),第一导体盘(11)
和第二导体盘(12)的圆周方向上分布有多个进油孔(300)和出油孔(400),第一导体
盘(11)和第二导体盘(12)内具有空腔,所有进油孔(300)和出油孔(400)均与所述
空腔相连通,机壳(8)上的第一进油口(85)通过冷却油输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导体盘
和第二导体盘的进油孔(300)相连通,所有出油孔(400)通过冷却油液输出管连通至出
油口(7),机壳(8)上的第二进油口(86)作为润滑油进入口;机壳(8)的顶端设有用
于与电机相连的连接法兰(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气隙调节装置,所
述气隙调节装置包括一个齿轮(25)和两根平行的齿条(26a、26b),两根齿条(26a、26b)
分别位于所述齿轮(25)的两侧并与齿轮(25)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沃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