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甩油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329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甩油环,它由数块形状、大小相同的连接能组成圆环的环形体组成,相邻两环形体之间采用凹凸连接,并由紧固螺栓固定;所述环形体的内径为所安装轴承直径的1.4-1.6倍;所述环形体外表面上设有数个甩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甩油环的一体式结构改为分体式环形体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节约材料;同时明确了甩油环与轴承之间的匹配关系,甩油环的内径为轴承直径的1.4-1.6倍时使甩油环内表面与轴的接触面积达到最佳,在加快运转速度的同既能提高甩油环的带油量和润滑能力,又能增加甩油环与轴颈间的滚动摩擦力,减小甩油环的轴向移动;环形体外表面甩油槽的设置提高带油量,提高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栗类设备轴承的润滑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甩油环
技术介绍
在多级离心栗的安装中,为了保证轴承的润滑,要设计供油装置,保证将轴承油室内的润滑油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滑动轴承和栗轴之间,如果供油不足,就会造成栗轴和滑动轴承的磨损加剧甚至损坏,甩油环就是为了保证轴承的润滑而设计的一种机械零件,其能随着轴的圆周运动将轴承箱下部的润滑油带到轴承上,使润滑油起到润滑、冲洗、冷却、保护轴承的作用。目前常用的甩油环外形结构主要为环形,其旋转方向与栗轴的旋转方向一致,靠栗轴带动甩油环转动,润滑油由甩油环各表面带起甩至轴承上起到润滑的目的。在润滑转动过程中,甩油环与转动轴之间非常容易发生磨损,不但磨损的粉末进入设备内会对设备造成损坏,而且润滑量也得不到满足,需要对甩油环进行更换,并且甩油环一般采用硬度不高的压铸锌或黄铜来制造,非常容易变形,对转动轴造成磨损,因此需要经常更换甩油环。但目前甩油环多为一体式结构,在装拆过程中,需要将整个转子吊起进行装配,不仅更换难度高,工人维修量大,而且材料也十分浪费。并且甩油环工作时仅是简单的穿套在轴或轴颈上,在轴承高速运转时,甩油环沿轴的轴向移动增大,甩油环非常容易弹出鞍座,影响润滑,造成浆栗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轴向移动小、甩油量大、润滑效果更好的甩油环。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甩油环,它由数块形状、大小相同的连接能组成圆环的环形体组成,相邻两环形体之间采用凹凸连接,一环形体端面中心设有凹槽,与带有凹槽的环形体端面相邻的另一环形体端面中心设有凸出部,凸出部长度和宽度与凹槽的深度和宽度相等,凸出部装入凹槽中用紧固螺栓连接;所述环形体的内径等于所安装的轴承的直径的1.4-1.6倍;所述环形体外表面上设有数个甩油槽。优选的是,本技术甩油环由2至3块环形体组成。进一步的是,上述凸出部的宽度为环形体宽度的一半。进一步的,上述紧固螺栓为2个,且安装方向相互平行相反,强化了环形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因机械振动而导致的连接脱落情形。进一步的,上述环形体内表面为锯齿形,加大轴承与甩油环内表面的摩擦力,不仅进一步减小了甩油环的轴向移动,而且能将更多的润滑油带到轴上,使栗轴和滑动轴承润滑充分,降低润滑温度。进一步的,上述环形体的横截面为梯形,便于将带起润滑油甩出,增大环体外表面积,增大带油量。上述环形体的内径等于所安装的轴承的直径的1.5倍。上述环形体采用锡锌青铜压制成型,青铜的耐磨性比黄铜好得多,等质量的青铜甩油环比黄铜甩油环摩擦力大,运转速度高,带油能力好,因此将黄铜材质改为锡锌青铜材质,不仅提高了耐磨性,还提高了润滑能力。本技术将甩油环的一体式结构改为分体式环形体连接结构,两环形体之间采用凹凸配合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操作方便,更换甩油环时无须拆除和重新安装较多的零部件,减少栗修工作量,缩短栗修时间,省时省力,同时更换甩油环时可以根据环形体的磨损程度更换相应的环形体,并不需要更换整个的甩油环,节约材料;同时本技术明确了甩油环与轴承之间的匹配关系,甩油环的内径为轴承直径的1.4-1.6倍时使甩油环内表面与轴的接触面积达到最佳,在加快运转速度的同既能提高甩油环的带油量和润滑能力,又能增加甩油环与轴颈间的滚动摩擦力,减小甩油环的轴向移动;同时环形体外表面甩油槽的设置也能提高带油量,提高润滑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甩油环,它由3块形状、大小相同的连接能组成圆环的环形体1组成,相邻两环形体之间采用凹凸连接,并由紧固螺栓固定,具体为一环形体端面中心设有凹槽11,与带有凹槽的环形体端面相邻的另一环形体端面中心设有凸出部12,凸出部12的长度和宽度与凹槽11的深度和宽度相等,优选凸出部12的宽度为环形体1宽度的一半,将凸出部12装入凹槽11中用紧固螺栓13连接,优选采用两个紧固螺栓连接,且安装方向相互平行相反,强化了环形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因机械振动而导致的连接脱落情形。同时上述环形体1的内径等于所安装的轴承2的直径的1.4-1.6倍,优选为1.5倍;所述环形体外表面16上设有数个甩油槽14。优选的是,上述环形体内表面15为锯齿形,加大轴承与甩油环内表面的摩擦力,不仅进一步减小了甩油环的轴向移动,而且能将更多的润滑油带到轴上,使栗轴和滑动轴承润滑充分,降低润滑温度。进一步的,上述环形体的横截面为梯形,便于将带起润滑油甩出,增大环体外表面积,增大带油量。本技术将甩油环的一体式结构改为分体式环形体连接结构,两环形体之间采用凹凸配合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操作方便,更换甩油环时无须拆除和重新安装较多的零部件,减少栗修工作量,缩短栗修时间,省时省力,同时更换甩油环时可以根据环形体的磨损程度更换相应的环形体,并不需要更换整个的甩油环,节约材料;同时本技术明确了甩油环与轴承之间的匹配关系,甩油环的内径为轴承直径的1.4-1.6倍时使甩油环内表面与轴的接触面积达到最佳,在加快运转速度的同既能提高甩油环的带油量和润滑能力,又能增加甩油环与轴颈间的滚动摩擦力,减小甩油环的轴向移动;同时环形体外表面甩油槽的设置也能提高带油量,提高润滑效果。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甩油环,其特征在于:由数块形状、大小相同的连接能组成圆环的环形体组成,相邻两环形体之间采用凹凸连接,一环形体端面中心设有凹槽,与带有凹槽的环形体端面相邻的另一环形体端面中心设有凸出部,凸出部长度和宽度与凹槽的深度和宽度相等,凸出部装入凹槽中用紧固螺栓连接;所述环形体的内径等于所安装的轴承的直径的1.4-1.6倍;所述环形体外表面上设有数个甩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甩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宽度为环形体宽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甩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为2个,且安装方向相互平行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甩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体内表面为锯齿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甩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体的横截面为梯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甩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体的内径等于所安装的轴承的直径的1.5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甩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体采用锡锌青铜压制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甩油环,它由数块形状、大小相同的连接能组成圆环的环形体组成,相邻两环形体之间采用凹凸连接,并由紧固螺栓固定;所述环形体的内径为所安装轴承直径的1.4-1.6倍;所述环形体外表面上设有数个甩油槽。本技术将甩油环的一体式结构改为分体式环形体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甩油环,其特征在于:由数块形状、大小相同的连接能组成圆环的环形体组成,相邻两环形体之间采用凹凸连接,一环形体端面中心设有凹槽,与带有凹槽的环形体端面相邻的另一环形体端面中心设有凸出部,凸出部长度和宽度与凹槽的深度和宽度相等,凸出部装入凹槽中用紧固螺栓连接;所述环形体的内径等于所安装的轴承的直径的1.4‑1.6倍;所述环形体外表面上设有数个甩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奎赵枫杨业信傅忠德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