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甩球拍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甩球拍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单人自行甩接及自动弹回接住使用,亦能供双人或多人相互甩接使用的甩球拍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除了网球、羽球、乒乓球…等双人互动的球类运动外,还有另外一种甩球类运动,为一人将球体以甩掷的方式,传给另一人承接后,再以甩掷的方式回传给对方,通过双方持续相互甩接球体,达到运动及娱乐的效果;前述甩球类运动所使用的传统球拍,为一握把以及一与该握把结合的框架,该框架能容置该球体。上述传统球拍供双人使用,若为单人自行练习甩接使用时,为了使甩出的球体能够再返回,通常须搭配使用一具有弹性的球体,以利于将前述球体甩向墙壁后,该球体会依其弹性力而返回,此时单人使用者通过观察该球体的反弹力道及方向,予以趋前或退后承接该球体,然而也因为甩出力道不当,容易使前述球体未触击墙壁(如越过墙壁)而滚至其它处,进而造成单人使用者须前去捡起,如此疲于来回奔走,实难以达到有效练习的效果,亦不方便单人使用。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潜心研思、设计组制,期能提供一种能于该抛接物件甩出远离后,利用弹性线自动弹回予以将该抛接物件接住,亦方便该抛接物件拉回,不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甩球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抛接物件;一弹性线,其一端结合于该抛接物件;以及一拍具,结合于该弹性线的另端,该拍具具有一握持部以及一与该握持部连接的抛接部,该抛接部具有一抛接槽、一设于该抛接槽内的物件导引轨道、以及一设于该物件导引轨道的一端且连通该抛接槽的物件定位槽,该物件定位槽位于该抛接槽与该握持部之间,而该抛接物件容置定位于该物件定位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