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测量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坝内观沉降监测管。本技术适用于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挠度、坝体内部沉降和水平位移分布式监测,也可用超高心墙堆石坝、土坝等工程的坝体沉降分布式监测。
技术介绍
在大坝变形观测中,存在外部观测和内部观测之分,内部变形主要有坝体沉降和坝体上下游的水平位移观测。对面板堆石坝还有面板变形观测,周边缝变形观测等。坝体外部变形的观测仪器都埋设在外部,运行观测比较容易,仪器更新维护使得持续观测亦有保障。目前传统坝体沉降监测仪器以水管式沉降仪为主,该方法是基于连通器的原理,其观测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工程应用实践丰富,且结合现代传感技术可实现自动化检测。传统式沉降仪不足之处在于观测结果受气压、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干扰影响较大,且沉降监测是点式观测,一般间隔20~30米安装一个沉降测头,对施工干扰很大,费用较高。传统沉降仪还存在一个致命性缺点,即耐久性问题,大坝安全与运行年数往往是成反比的,埋设在坝体内部的沉降仪在监测初期的运行效果一般较好,但在后期会出现仪器设备损坏而无法维修更新的问题。坝体内部水平位移主要采用传统的引张线水平位移计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坝内观沉降监测管,其特征是:多个挠性管节(21)互相连接,挠性管节(21)的端头设有翘起的翻边(22),两个法兰圈(24)压紧在两根挠性管节(21)的翻边(22)上,两个法兰圈(2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德所,王赏,章聪,张吉艳,涂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