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大坝内观沉降监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199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坝内观沉降监测管,多个挠性管节互相连接,挠性管节的端头设有翘起的翻边,两个法兰圈压紧在两根挠性管节的翻边上,两个法兰圈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大坝内观沉降监测管用于埋设在构建物的内部,并由沿着大坝内观沉降监测管行走的监测装置获取大坝内观沉降监测管的数据。在法兰圈的内侧设有用于容纳翻边的翻边阶台,两个法兰圈之间设有凸凹定位结构。在法兰圈的内圈外侧设有外弧口。通过采用带翻边的挠性管节以法兰的方式互相拼接的结构,能够以较高的精度随着面板堆石坝面板挠度变化、坝体内部沉降和水平位移而随之变形,且便于实现密封,挠性管节的内壁光滑,表面摩擦力小,耐腐蚀,便于沿着大坝内观沉降监测管行走的监测装置获得精确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测量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大坝内观沉降监测管。本技术适用于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挠度、坝体内部沉降和水平位移分布式监测,也可用超高心墙堆石坝、土坝等工程的坝体沉降分布式监测。
技术介绍
在大坝变形观测中,存在外部观测和内部观测之分,内部变形主要有坝体沉降和坝体上下游的水平位移观测。对面板堆石坝还有面板变形观测,周边缝变形观测等。坝体外部变形的观测仪器都埋设在外部,运行观测比较容易,仪器更新维护使得持续观测亦有保障。目前传统坝体沉降监测仪器以水管式沉降仪为主,该方法是基于连通器的原理,其观测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工程应用实践丰富,且结合现代传感技术可实现自动化检测。传统式沉降仪不足之处在于观测结果受气压、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干扰影响较大,且沉降监测是点式观测,一般间隔20~30米安装一个沉降测头,对施工干扰很大,费用较高。传统沉降仪还存在一个致命性缺点,即耐久性问题,大坝安全与运行年数往往是成反比的,埋设在坝体内部的沉降仪在监测初期的运行效果一般较好,但在后期会出现仪器设备损坏而无法维修更新的问题。坝体内部水平位移主要采用传统的引张线水平位移计进行监测,基本原理是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坝内观沉降监测管,其特征是:多个挠性管节(21)互相连接,挠性管节(21)的端头设有翘起的翻边(22),两个法兰圈(24)压紧在两根挠性管节(21)的翻边(22)上,两个法兰圈(2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德所王赏章聪张吉艳涂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