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4950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2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生产系统,包括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机及镶件自动下料弹匣模;该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机包括有人机界面、机架、振动盘机构、推送机构及吹送机构,该镶件自动下料弹匣模包括有机座以及设置于机座上的模具,该模具包括有公模、镶针固定板和母模;通过利用振动盘机构对镶件进行方向调整并依序输出,并配合第一输送管道、推送机构、吹送机构和第二输送管道实现了镶件的自动送料作业,以及利用开合模状态下镶针固定板与公模分开闭合,该镶针退出再插入通道中将镶件精准推入模腔中,实现镶件的自动下料,以缩短塑胶与镶件相结合的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降低人工作业强度,并有效避免发生压模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件成型系统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风扇叶轮等各种注塑件制造行业利润下滑和竞争的激烈性,对制造成本的压缩和资源节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延伸了对工业自动化替代手工作业的需求。以往模内镶件注塑工艺只实现了利用机械臂从注塑机内取出产品的单一动作,模内放置镶件时,需要人工将镶件放置在开启的模内,在模内进行安装镶件后再合模注塑。单个产品成型周期在28秒到35秒之间,工作效率低,而且,模内温度高,操作不便,人工劳动强度大,容易发生压模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生产系统,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采用人工放置镶件存在效率低且容易发生压模事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生产系统,包括有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机以及镶件自动下料弹匣模。该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机包括有人机界面、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振动盘机构、推送机构和吹送机构,该推送机构和吹送机构位于振动盘机构之输出口的下方,该推送机构的输入口和振动盘机构的输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推送机构与吹送机构之间设置有输送槽,该吹送机构的输出口连接有第二输送管道,输送槽连通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之间。该镶件自动下料弹匣模包括有机座以及设置于机座上的模具,该模具包括有公模、镶针固定板、母模和模脚;该镶针固定板夹设于公模和模脚之间,该镶针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在模脚上,公模固定于镶针固定板的左侧面,母模安装于公模的左侧面,母模与公模之间形成有模腔,该公模的里面安装有圆仁和弹匣,该圆仁内设置有镶针,该镶针具有用于输送镶件的通道,镶针的外侧面设置有连通通道的输出口,该通道的一端连通模腔,开合模状态下,镶针固定板与公模分开闭合,该镶针退出再插入通道中将镶件精准推入模腔中;该弹匣竖向设置,弹匣的下端插入圆仁中与圆仁连接,弹匣的上端露出公模的上表面,弹匣的上下端面贯穿形成有弹道,弹道的下端连通前述输出口 ;以及,镶针固定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联接件,该联接件的输入口与前述第二输送管道的输出口连接,联接件的输出口与弹道的上端正对连通。优选的,所述吹送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感应镶件是否进入的第一感应器,该第二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是否有镶件经过第二输送管道的第二感应器。优选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均为红外感应器。优选的,所述联接件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是否有镶件进入前述弹道的电子感应阀。优选的,所述联接件呈方形,联接件的输入口位于联接件的一侧面上,联接件的输入口内径以及通道的内径均与镶件的直径相适配,联接件的输出口位于联接件的底部,联接件之输出口的宽度、弹道的宽度以及输出口的宽度均与镶件的长度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弹匣为倒L型板状体。优选的,所述圆仁为中空柱形体。优选的,所述机座上设置有保护罩,该保护罩外罩住模具。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利用振动盘机构对镶件进行方向调整并依序输出,并配合第一输送管道、推送机构、输送槽、吹送机构和第二输送管道实现了镶件的自动送料作业,以及配合设置有联接件、弹匣、圆仁和镶针,并配合在公模上设置有镶针,利用开合模状态下镶针固定板与公模分开闭合,该镶针退出再插入通道中将镶件精准推入模腔中,实现镶件的自动下料,以缩短塑胶与镶件相结合的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降低人工作业强度,并有效避免发生压模等安全事故。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镶针固定板具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联接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联接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联接件的透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圆仁的俯视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圆仁的透视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弹匣的仰视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弹匣的主视图。附图标识说明: 10、机座20、模具 21、公模22、镶针固定板 23、母模24、圆仁 25、弹匣26、镶针 27、联接件28、电子感应阀 29、模脚201、模腔 202、通道203、输出口 204、弹道205、输入口 206、输出口30、保护罩 40、镶件50、输送管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座10以及设置于机座10上的模具20。该模具20包括有公模21、镶针固定板22、母模23和模脚29 ;该镶针固定板22夹设于公模21和模脚29之间,该镶针固定板22的右侧面固定在模脚29上,公模21固定于镶针固定板22的左侧面,母模23安装于公模21的左侧面,母模23与公模21之间形成有模腔201,该公模21的左侧面安装有圆仁24和弹匣25,该圆仁24为中空柱形体,该圆仁24内设置有镶针26,该镶针26具有用于输送镶件40的通道202,镶针26的外侧面设置有连通通道202的输出口 203,该通道202的一端连通模腔201,开合模状态下,镶针固定板22与公模21分开闭合,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机以及镶件自动下料弹匣模;该镶件全自动装填模具机包括有人机界面、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的振动盘机构、推送机构和吹送机构,该推送机构和吹送机构位于振动盘机构之输出口的下方,该推送机构的输入口和振动盘机构的输出口之间连接有第一输送管道,推送机构与吹送机构之间设置有输送槽,该吹送机构的输出口连接有第二输送管道,输送槽连通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之间;该镶件自动下料弹匣模包括有机座以及设置于机座上的模具,该模具包括有公模、镶针固定板、母模和模脚;该镶针固定板夹设于公模和模脚之间,该镶针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在模脚上,公模固定于镶针固定板的左侧面,母模安装于公模的左侧面,母模与公模之间形成有模腔,该公模的里面安装有圆仁和弹匣,该圆仁内设置有镶针,该镶针具有用于输送镶件的通道,镶针的外侧面设置有连通通道的输出口,该通道的一端连通模腔,开合模状态下,镶针固定板与公模分开闭合,该镶针退出再插入通道中将镶件精准推入模腔中;该弹匣竖向设置,弹匣的下端插入圆仁中与圆仁连接,弹匣的上端露出公模的上表面,弹匣的上下端面贯穿形成有弹道,弹道的下端连通前述输出口;以及,镶针固定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联接件,该联接件的输入口与前述第二输送管道的输出口连接,联接件的输出口与弹道的上端正对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帝威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