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属于取暖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取暖器占用面积较大、升温较慢的问题。本改进型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阀门总成以及具有点火杆的压电点火器,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罩、高温棉、燃烧器皿座且三者密封连接,在保护罩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散热孔,所述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合围形成燃烧腔;所述阀门总成一端与存储有可燃气体的气源相连,另一端连接有与燃烧腔联通的进气管,在阀门总成上安装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调节旋钮;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本改进型取暖器具有布局合理、体积小、升温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取暖器
,涉及一种燃气取暖器,特别是一种取暖器。
技术介绍
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器可广泛用于住宅、办公室、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火车车厢等移动供暖、简易活动房等各类民用与公共建筑。目前市场上,有人设计了燃气取暖器(又称作金暖阳燃气取暖炉),它一般分为:伞形燃气取暖器和柜式可移动燃气取暖器。其中,伞形燃气取暖器又称作户外取暖器、户外燃气取暖器、伞式取暖器、燃气取暖炉、灯式取暖器、伞形取暖器、伞形取暖炉等。燃气取暖器主要适用于:工厂车间、餐厅、食堂、办公室、大型会议室、酒店、酒吧、饭店、咖啡店、步行街、运动馆、汽车展厅、洗浴中心、别墅庭院及户外休闲等场所,面积越大升温越慢。燃气取暖器一般包括发热体,发热体通过阀门与天然气等气源外接,气源将可燃气体通入发热体内,通过压电点火器将可燃气体点燃,进而对外界起到加热升温作用。现有技术的燃气取暖器结构设计简单且不合理,占用面积较大,使得取暖器显得笨重,操作起来也不方便,升温较慢,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常使用需求。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布局合理、体积小、升温快的取暖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布局合理、体积小、升温快的取暖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阀门总成以及具有点火杆的压电点火器,其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罩、高温棉、燃烧器皿座且三者密封连接,在保护罩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散热孔,所述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合围形成燃烧腔;所述阀门总成一端与存储有可燃气体的气源相连,另一端连接有与燃烧腔联通的进气管,在阀门总成上安装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调节旋钮;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保护罩与高温棉之间设置有压条,在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之间设置有托盘,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可使保护罩、压条、高温棉、托盘、燃烧器皿座之间两两紧贴设置的压紧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燃烧腔内设有呈中空结构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一端插固在高温棉上且密封连接有弹性轴夹,另一端插固在燃烧器皿座上,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导向管内,所述托盘包括盘芯、若干钢条以及若干钢圈,钢条环绕托盘轴心线均匀分布,所述盘芯设置在托盘中部并架设在燃烧腔底部上方,在盘芯上开设有与导向管相配合的弧形缺口,所述进气管首端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且进气管首端与盘芯面朝燃烧腔底部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改进,在燃烧器皿座背离保护罩的一侧固连有固定座,在固定座背离燃烧器皿座的一侧固连有固定支架,在燃烧器皿座背离保护罩的外端面上固设有“L”形定位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的末端嵌入定位槽内,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与燃烧器皿座之间且进气管末端伸出固定座外,所述点火杆贯穿通过固定座和固定支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改进,该取暖器还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而成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与固定支架固连,所述阀门总成和压电点火器均设置在主壳体内,所述阀门总成末端外接有气源,所述阀门总成首端穿过固定支架并与进气管末端相连,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上壳体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门总成包括阀体以及安装在阀体一侧的上盖,在阀门总成内设有导气通道,在阀体首端设有喷嘴,所述阀体首端穿过固定支架且喷嘴与进气管末端相连,在阀体末端设有用于外接气源的顶芯,所述喷嘴、顶芯分别设置在导气通道的首、尾端,在导气通道内设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气门芯,在上盖内设有幕片、阀门弹簧、转动杆,所述幕片位于导气通道内并与气门芯对应设置,所述阀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幕片、转动杆下端上,所述转动杆上端依次穿过上盖、上壳体并与调节旋钮固连,旋转调节旋钮可带动转动杆转动并下压,同时转动杆带动幕片下压,幕片下压推动气门芯位移,进而增大导气通道内的可燃气体流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上盖固设有限位块,所述调节旋钮套设在上盖上且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转动杆上端部分伸入调节旋钮并与调节旋钮固连,在调节旋钮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手握凹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电点火器还包括导向板以及电子按钮,所述导向板一端抵靠下壳体上,另一端抵靠在电子按钮底部,在导向板上套设有用于电子按钮动作后复位的扭力弹簧,所述电子按钮与点火杆电气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改进,在主壳体外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连为一体的连接部和两支撑部,两支撑部对称设置在连接部两侧且每个支撑部均与连接部呈夹角设置,所述连接部通过两手轮分别与主壳体两侧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支撑部末端均设有支撑球,每个支撑部上还穿设有与支撑球对应设置的球形底脚,在连接部中部扣合有具有若干弧形凹槽的手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取暖器可直接外接天然气等气源,具有一定灵活性,通用性广;调节旋钮能实现无级调节天然气等可燃气体的流量大小,使得取暖器实用、方便;发热组件采用三层结构设计,而且点火杆和进气管均直接设置在燃烧腔内,结构紧凑,使得点火及时,天然气的燃烧过程发生在燃烧腔内,高温棉布局合理,能耐高温且可以及时将燃烧腔内产生的热量通过保护罩传递至外界需要取暖的空间,取暖器升温迅速,在燃烧过程中,由于高温棉的阻止作用,火焰不会冒出燃烧腔外,起到了较佳的包覆、保护效果;高温棉的设置还具有保温作用,能隔绝外界气流进入燃烧腔内,使得取暖器散热更加持久,提高了工作效率;整体取暖器结构布局紧凑,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携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发热组件、固定座、固定支架三者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的爆炸图。图7是图5的爆炸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阀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爆炸图。图11是图9的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调节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剖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爆炸图。图中,10、发热组件;11、保护罩;111、散热孔;12、高温棉;13、燃烧器皿座;14、燃烧腔;15、进气管;16、压条;17、托盘;171、盘芯;1711、弧形缺口;172、钢条;173、钢圈;18、压紧圈;191、导向管;192、弹性轴夹;20、阀门总成;21、阀体;22、上盖;221、限位块;23、导气通道;24、喷嘴;25、顶芯;26、气门芯;27、幕片;28、阀门弹簧;29、转动杆;30、压电点火器;31、点火杆;32、导向板;33、电子按钮;331、指示标志;34、扭力弹簧;40、调节旋钮;41、限位槽;42、手握凹槽;50、固定座;51、定位槽;60、固定支架;70、定位板;80、主壳体;81、上壳体;82、下壳体;90、支撑架;91、连接部;92、支撑部;93、手轮;94、支撑球;95、手柄;951、弧形凹槽;9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阀门总成以及具有点火杆的压电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罩、高温棉、燃烧器皿座且三者密封连接,在保护罩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散热孔,所述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合围形成燃烧腔;所述阀门总成一端与存储有可燃气体的气源相连,另一端连接有与燃烧腔联通的进气管,在阀门总成上安装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调节旋钮;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暖器,包括发热组件、阀门总成以及具有点火杆的压电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罩、高温棉、燃烧器皿座且三者密封连接,在保护罩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散热孔,所述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合围形成燃烧腔;所述阀门总成一端与存储有可燃气体的气源相连,另一端连接有与燃烧腔联通的进气管,在阀门总成上安装有能调节可燃气体流量的调节旋钮;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在保护罩与高温棉之间设置有压条,在高温棉与燃烧器皿座之间设置有托盘,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可使保护罩、压条、高温棉、托盘、燃烧器皿座之间两两紧贴设置的压紧圈;在燃烧腔内设有呈中空结构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一端插固在高温棉上且密封连接有弹性轴夹,另一端插固在燃烧器皿座上,所述点火杆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导向管内,所述托盘包括盘芯、若干钢条以及若干钢圈,钢条环绕托盘轴心线均匀分布,所述盘芯设置在托盘中部并架设在燃烧腔底部上方,在盘芯上开设有与导向管相配合的弧形缺口,所述进气管首端穿过燃烧器皿座并部分伸入燃烧腔内,且进气管首端与盘芯面朝燃烧腔底部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器皿座背离保护罩的一侧固连有固定座,在固定座背离燃烧器皿座的一侧固连有固定支架,在燃烧器皿座背离保护罩的外端面上固设有“L”形定位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定位板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的末端嵌入定位槽内,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与燃烧器皿座之间且进气管末端伸出固定座外,所述点火杆贯穿通过固定座和固定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该取暖器还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而成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与固定支架固连,所述阀门总成和压电点火器均设置在主壳体内,所述阀门总成末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马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