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穴滴水的水文水化学自动监测以及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92349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洞穴滴水的水文水化学自动监测以及取样装置,包括供电模块、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滴率测定模块和自动取样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向所述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所述滴率测定模块和所述自动取样模块提供电能;所述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用于收集并监测洞穴滴水的pH值、温度、电导率等数据,并且将监测到的数据记录储存起来;所述滴率测定模块用于监测计算洞穴滴水的速率或流量;所述自动取样模块用于对洞穴滴水自动定时取样或者连续取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洞穴滴水水文水化学的自动监测以及取样装置,为岩溶表层带的监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减少频繁往返研究点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特别适用于在偏远且交通不便地区的研究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岩溶动力系统的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洞穴滴水的水文水化学自动监测以及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洞穴滴水在古环境重建和岩溶表层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监测滴水的水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等对研究岩溶表层带(饱气带)与环境的响应(如气温、降雨)至关重要。形成洞穴的基岩由于岩性、构造的差异,往往形成裂隙和管道。降雨经过土壤入渗后进入下部的基岩后,沿着裂隙或管道,形成洞穴滴水点。不同来源的滴水具有不同的水文水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裂隙滴水点由于其主要来源于土壤孔隙和基岩裂隙,水岩相互作用时间长,滴速(滴水速率)较慢,变化较小,流量稳定,水化学成分一般过饱和,滴水进入洞穴后,一般迅速脱气,在地面上的滴水点往往形成石笋;而管道型滴水点主要来源于基岩中的溶蚀管道,汇水比较集中,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短,受降雨影响大,滴速变化大,流量不稳定,雨季最大流量比平均流量大10倍以上,形成快速流,而枯季时甚至断流。限于研究手段,传统对洞穴滴水的研究,采用定期人工取样、现场测试水化学参数和计时测量滴水速率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对于比较偏远的研究点来说,由于交通的限制,过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洞穴滴水的水文水化学自动监测以及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1)、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2)、滴率测定模块(3)、自动取样模块(4)和数据记录器(11);所述供电模块(1)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所述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2)、所述滴率测定模块(3)、所述自动取样模块(4)和所述数据记录器(11),其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储蓄起来,并向所述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2)、所述滴率测定模块(3)、所述自动取样模块(4)和所述数据记录器(11)提供电能;所述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2)处于洞穴内,其用于收集并监测洞穴滴水的pH值、温度和电导率,并且将监测到的数据输送给所述数据记录器(11)记录储存起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进良章程郝玉培苗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