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岩溶动力系统的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洞穴滴水的水文水化学自动监测以及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洞穴滴水在古环境重建和岩溶表层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监测滴水的水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等对研究岩溶表层带(饱气带)与环境的响应(如气温、降雨)至关重要。形成洞穴的基岩由于岩性、构造的差异,往往形成裂隙和管道。降雨经过土壤入渗后进入下部的基岩后,沿着裂隙或管道,形成洞穴滴水点。不同来源的滴水具有不同的水文水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裂隙滴水点由于其主要来源于土壤孔隙和基岩裂隙,水岩相互作用时间长,滴速(滴水速率)较慢,变化较小,流量稳定,水化学成分一般过饱和,滴水进入洞穴后,一般迅速脱气,在地面上的滴水点往往形成石笋;而管道型滴水点主要来源于基岩中的溶蚀管道,汇水比较集中,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短,受降雨影响大,滴速变化大,流量不稳定,雨季最大流量比平均流量大10倍以上,形成快速流,而枯季时甚至断流。限于研究手段,传统对洞穴滴水的研究,采用定期人工取样、现场测试水化学参数和计时测量滴水速率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对于比较偏远的研究点来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洞穴滴水的水文水化学自动监测以及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1)、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2)、滴率测定模块(3)、自动取样模块(4)和数据记录器(11);所述供电模块(1)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所述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2)、所述滴率测定模块(3)、所述自动取样模块(4)和所述数据记录器(11),其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储蓄起来,并向所述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2)、所述滴率测定模块(3)、所述自动取样模块(4)和所述数据记录器(11)提供电能;所述水化学监测记录模块(2)处于洞穴内,其用于收集并监测洞穴滴水的pH值、温度和电导率,并且将监测到的数据输送给所述数据记录器(1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进良,章程,郝玉培,苗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