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23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换气扇固定在电机支架内,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顶盖上,第一挡雨罩固定在所述顶盖上,电机支架的外圈有翻边作为挡雨筋,换气扇的进气口与进气孔相连通,进气孔的进风向朝上,换气扇的出气口与内循环净化装置相连,内循环净化装置内设置有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TiO2光触媒层,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TiO2光触媒层依次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循环净化装置提高去除空气中有害物质能力,通过设计进气孔的进风向朝上彻底解决漏水现象;通过将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TiO2光触媒层设计成S形或弧形,增加内循环净化装置的净化层的实际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
技术介绍
现在,我国各类客车都普遍在车辆顶部设置安全顶风窗,在紧急情况下可作为应急出口,而且可以增加车内空气与外界空气对流,形成空气外循环。此方法虽然可以较好的保证车内的空气质量,但在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或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却无法正常使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一直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时间稍长,由于细菌和各种污染气体的产生,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乘客及驾驶员的健康。影响客车或校车内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车辆内饰以及座椅等高分子材料以及有机粘合剂等不断释放所形成的包括甲醛、苯等有机物污染;二是,汽车空调系统以及座椅等处滋生的多种微生物,它们在车厢内不断积累造成车厢内有害细菌滋生;三是,人流等导致的灰尘细小颗粒物污染。目前,各类客车普遍安装的安全顶风窗只有通风和应急出口的功能,没有空气净化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该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能够高效快速的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病毒、病菌,净化过滤细小颗粒物污染,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包括顶盖、电机支架、换气扇、第一挡雨罩、内盖、进气孔、内循环净化装置和推拉装置,所述顶盖与所述内盖由密封胶及螺丝紧密结合,所述换气扇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内,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挡雨罩固定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的电机支架的外圈有翻边作为挡雨筋,所述换气扇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进气孔的进风向朝上,所述换气扇的出气口与所述内循环净化装置相连,所述内循环净化装置内设置有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打02光触媒层,所述过滤层、所述活性碳吸附层和所述纳米T1 2光触媒层依次排列,所述过滤层设置于靠近所述换气扇的一侧;所述内循环净化装置下方为底盖,所述底盖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推拉装置。所述过滤层、所述活性碳吸附层和所述纳米Ti02光触媒层均呈S形。所述过滤层、所述活性碳吸附层和所述纳米Ti02光触媒层均呈弧形。所述的顶盖的中间部分为拱形结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所述底盖的周围设置有第二挡雨罩。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内循环净化装置提高汽车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病毒、病菌,净化过滤细小颗粒物的能力,通过设计进气孔的进风向朝上彻底解决漏水及回风现象;通过将内循环净化装置内的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1102光触媒层设计成S形或弧形,增加内循环净化装置的净化层的实际面积,提高净化效率;本技术能够净化过滤细小颗粒物污染,大大提高车内空气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盖2、顶盖3、挡雨筋4、第一挡雨罩5、换气扇6、电机支架7、进气孔8、内循环净化装置9、推拉装置10、抽气机11、第二挡雨罩12、过滤层13、活性碳吸附层14、纳米Ti02光触媒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包括顶盖、电机支架、换气扇、第一挡雨罩、内盖、进气孔、内循环净化装置和推拉装置,顶盖与内盖由密封胶及螺丝紧密结合,换气扇固定在电机支架内,电机支架固定在顶盖上,第一挡雨罩固定在所述顶盖上,电机支架的外圈有翻边作为挡雨筋,换气扇的进气口与进气孔相连通,进气孔的进风向朝上,换气扇的出气口与内循环净化装置相连,内循环净化装置内设置有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打02光触媒层,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Ti02光触媒层依次排列,过滤层设置于靠近换气扇的一侧;内循环净化装置下方为底盖,底盖的两侧设置有推拉装置。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包括顶盖2、电机支架6、换气扇5、第一挡雨罩4、内盖1、进气孔7、内循环净化装置8和推拉装置9,顶盖2与内盖1由密封胶及螺丝紧密结合,换气扇5固定在电机支架6内,电机支架6固定在顶盖2上,第一挡雨罩4固定在顶盖2上,电机支架6的外圈有翻边作为挡雨筋3,换气扇5的进气口与进气孔7相连通,进气孔7的进风向朝上,换气扇5的出气口与内循环净化装置8相连,内循环净化装置将汽车空气中的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病毒、病菌,净化过滤细小颗粒物去除,内循环净化装置8内设置有过滤层12、活性碳吸附层13和纳米1102光触媒层14,过滤层12、活性碳吸附层13和纳米1102光触媒层14依次排列,过滤层12设置于靠近换气扇5的一侧;内循环净化装置8下方为底盖,底盖通过气孔与内循环净化装置8相连通,底盖内设置有抽气机10,底盖的两侧还设置有推拉装置9。优选地,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Ti02光触媒层均呈弧形,增加内循环净化装置的净化层的实际面积,提高净化效率。顶盖2的中间部分为拱形结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入。底盖的周围设置有第二挡雨罩11,防止雨水渗漏进车内。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打02光触媒层均呈S形。与垂直设置的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1102光触媒层相比,该形状设计提高了净化层的实际作用面积,提高净化效率。以上对本技术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电机支架、换气扇、第一挡雨罩、内盖、进气孔、内循环净化装置和推拉装置,所述顶盖与所述内盖由密封胶及螺丝紧密结合,所述换气扇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内,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挡雨罩固定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的电机支架的外圈有翻边作为挡雨筋,所述换气扇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进气孔的进风向朝上,所述换气扇的出气口与所述内循环净化装置相连,所述内循环净化装置内设置有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打02光触媒层,所述过滤层、所述活性碳吸附层和所述纳米Ti02光触媒层依次排列,所述过滤层设置于靠近所述换气扇的一侧;所述内循环净化装置下方为底盖,所述底盖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推拉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所述活性碳吸附层和所述纳米Ti02光触媒层均呈S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所述活性碳吸附层和所述纳米Ti02光触媒层均呈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的中间部分为拱形结构,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周围设置有第二挡雨罩。【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换气扇固定在电机支架内,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顶盖上,第一挡雨罩固定在所述顶盖上,电机支架的外圈有翻边作为挡雨筋,换气扇的进气口与进气孔相连通,进气孔的进风向朝上,换气扇的出气口与内循环净化装置相连,内循环净化装置内设置有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TiO2光触媒层,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TiO2光触媒层依次排列。本技术通过设置内循环净化装置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安全顶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电机支架、换气扇、第一挡雨罩、内盖、进气孔、内循环净化装置和推拉装置,所述顶盖与所述内盖由密封胶及螺丝紧密结合,所述换气扇固定在所述电机支架内,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第一挡雨罩固定在所述顶盖上,所述的电机支架的外圈有翻边作为挡雨筋,所述换气扇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所述进气孔的进风向朝上,所述换气扇的出气口与所述内循环净化装置相连,所述内循环净化装置内设置有过滤层、活性碳吸附层和纳米TiO2光触媒层,所述过滤层、所述活性碳吸附层和所述纳米TiO2光触媒层依次排列,所述过滤层设置于靠近所述换气扇的一侧;所述内循环净化装置下方为底盖,所述底盖的两侧设置有所述推拉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艾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