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2156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5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修复支架,组设于上肢上用于固定上肢,其包括第一支架以及与第一支架配合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围设形成收容上肢的收容腔。所述第一支架一体成型设有卡扣,所述第二支架一体成型设有与第一支架的卡扣配合的扣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修复支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修复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骨外科对于骨损伤部位都是先对骨损伤部位进行复位,然后对患者肢体的矫形或者骨损伤部位进行固定处理,以便防止移动病人时出现骨损伤部位错位或扭转而伤到血管和神经,进而确保术后骨损伤处生长点尽快恢复和生长。目前对患者骨损伤固定方式主要包括石膏固定和绷带缠绕固定两种。石膏固定方式是先通过对患者肢体进行去污、消炎、对位处理,然后利用石膏材料进行裹附,并在石膏外部缠上绷带而实现固定的。虽然石膏固化后形成一个壳体,能对相应位置的肢体进行保护,防止肢体活动带动患处,影响患处愈合。但其原材料成本较高,固定和拆卸复杂,治疗过程移动不便,较沉重,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异味、瘙痒,透气性很差。绷带缠绕固定是通过对患者肢体进行去污、消炎、对位处理后利用绷带进行直接缠绕,通过绷带缠绕的厚度达到固定的目的。但其缠绕过程繁琐,速度慢,固定可靠性低,缠绕过程手力不一致时会造成绷带过紧或过松,防水性较差,只适于简易固定。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修复支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轻便的修复支架。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支架,组设于上肢上用于固定上肢,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以及与第一支架配合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围设形成收容上肢的收容腔,所述第一支架一体成型设有卡扣,所述第二支架一体成型设有与第一支架的卡扣配合的扣持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昕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