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1082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每50ml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为:茎直黄芪提取物0.25-2.5g,酸性调节剂0.2ml,助溶剂5ml,溶剂余量;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茎直黄芪提取物制备成注射液,由于茎直黄芪提取物属于天然药物,具有无污染、毒副作用小、残留毒物量少等优点,用于治疗牛的附红体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避免使用抗生素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及兽用药领域,具体设及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巧throZoon,EH)寄生于人和动物红细胞表 面、血浆组织液W及骨髓内,引起的一种W贫血、黄痘、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畜共 患的传染病。自1928年Schilling和Dinger等从晒齿类动物中查到类球状血虫体 (E.COCCOides)W来,各国相继报道了附红细胞体病;1934年,Adler等在牛体中发现了形 态与类球状血虫体相似的微生物,命名为溫氏血虫体(E.wenyoni);W后相继在牛、羊、猪、 狗等哺乳动物和鸟类及人体中证实感染附红细胞体。迄今为止,已发现并命名的附红细胞 体有数十种。附红细胞体可通过胎盘、血液、外伤等途径传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理想的附 红细胞体疫苗,当前防治该病还是依靠药物为主,使用抗生素能显著改善了运种局面,然而 在带来巨大成效的同时产生了对抗生素产品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据近年来治疗和 预防附红细胞体病的许多报道显示,所用"特效"药物不多,临床效果不理想。 茎直黄巧(AstragalusStrictusGr址exBenth)亦称醉马草属豆科黄巧属多年 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冈底斯山W东和W南的西藏各地,是我国疯草类有毒植物的主要优 势种之一。茎直黄巧主要活性成分是一苦马豆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 体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 药物组合物,每50ml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为:茎直黄巧提取物0. 25-2. 5g,酸性 调节剂0. 2ml,助溶剂5ml,溶剂余量。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每50ml所述药物 组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为:茎直黄巧提取物1. 25邑。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酸性调节剂 为水杨酸,助溶剂为吐溫-80,溶剂为1,3-丙二醇。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茎直黄巧 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3kg茎直黄巧干草粉经95%、3000mL的乙醇热回流2小时,在旋转 蒸发仪蒸发乙醇后,得到总浸膏407. 90g,出膏率为13. 60% ;再用500ml正下醇萃取总浸 膏3次,蒸去正下醇,得到苦马毒素液相含量0. 66%的茎直黄巧提取物368. 8g,出膏率为 12. 30%〇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 的制备方法,是将茎直黄巧提取物、酸性调节剂和助溶剂按照配比加入溶剂中,揽拌均匀 后,100°C杀菌30分钟,即得到所述药物组合物。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 酸性调节剂为水杨酸,助溶剂为吐溫-80,溶剂为1,3-丙二醇。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 及其制备方法,将茎直黄巧提取物制备成注射液,由于茎直黄巧提取物属于天然药物,具有 无污染、毒副作用小、残留毒物量少等优点,用于治疗牛的附红体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可避免使用抗生素药物。【具体实施方式】 [001引 实施例1: 原料如下: 茎直黄巧提取物 0. 25g; 水杨酸 0. 2mg ; 吐溫-80 5mlO 将茎直黄巧提取物、水杨酸和吐溫-80加入到25ml的1,3-丙二醇,常溫揽拌1小 时,再用1,3-丙二醇补至50ml,揽拌1小时,分装,100°C灭菌30分钟,即可,W下将该药物 简称为血虫灭注射剂1。 实施例2: 原料如下: 茎直黄巧提取物 1. 25g; 水杨酸 0. 2ml; 吐溫-80 5mlO 将茎直黄巧提取物、水杨酸和吐溫-80加入到25ml的1,3-丙二醇,常溫揽拌1小 时,再用1,3-丙二醇补至50ml,揽拌1小时,分装,100°C灭菌30分钟,即可,W下将该药物 简称为血虫灭注射剂2。[001引 实施例3: 原料如下: 茎直黄巧提取物 2. 5g; 水杨酸 0. 2mg; 吐溫-80 5mlO 将茎直黄巧提取物、水杨酸和吐溫-80加入到25ml的1,3-丙二醇,常溫揽拌1小 时,再用1,3-丙二醇补至50ml,揽拌1小时,分装,100°C灭菌30分钟,即可,W下将该药物 简称为血虫灭注射剂3。[001引对照: 血虫净 4g; 水杨酸 0. 2 ml; 吐溫-80 Smlo 将血虫净、水杨酸和吐溫-80加入到25ml的1,3-丙二醇,常溫揽拌1小时,再用 1,3-丙二醇补至50ml,揽拌1小时,分装,100°C灭菌30分钟,即可,W下将该药物简称为血 虫杀注射剂。 空白对照CK: 水杨酸 0. 2mg; 吐溫-80 5mlO 将水杨酸和吐溫-80加入到25ml的1,3-丙二醇,常溫揽拌1小时,再用1,3-丙 二醇补至50ml,揽拌1小时,分装,100°C灭菌30分钟,即可,W下将该药物简称为CK组。 W上所用各药物来源如表1所示。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剂型并不限于注射剂,也可采用常规的辅料将其制成片剂、散剂等剂型。 一、药效实验: 附红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垂直传播(母传子)、间接传播(蚊虫叮咬)昆虫媒介、胎盘、 污染器件等多种途径传播,奶牛附红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报道,我国许多省份也报道过 该病。成年牛较易发病,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W将奶牛体内的附红细胞体完全清除,所W此 病较易反复,存在较大的治疗难度。[00幼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病原体选择有典型症状的奶牛2头(兰州伏龙坪奶牛场),无菌取其抗凝血(肝 素抗凝),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药物室检查(鲜血压片法、瑞氏染色法 W及特性的舰制动试验),确定有附红细胞体感染者为阳性,收集感染率在90%W上的抗凝 血,于4°C冰箱内保存备用。 1. 1. 2药物:上述实施例1-3和对照例1-2所制备的药物。 1. 1. 3完全培养基RPMI-1640 (美国LI阳TECHN0L0NGIES公司生产)与辖牛血 清按8 :2的比例混合而成。 1. 2方法: 1.2. 1体外培养方法:参照牛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方法进行。完全培养基与抗凝血按 照7:1的比例混合,装于50ml离屯、管中,再分装于经高压灭菌的青霉素小瓶内,按照试 验要求的浓度添加药物使混合液最终体积为1ml,选择普通培养箱W37°C进行培养。 1. 2. 2药物浓度的选择:按剂量要求对药物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每种药物按照 等差的方法设置4个不同的浓度,其中血虫杀的药物浓度按其所含=种有效成分相加后 的量算,使液体混合物总体积为1ml,并使药物浓度达到所需浓度(2yg/ml、4yg/ml、 6iig/ml、8iig/ml,换算为实际治疗剂量时分别为2、4、6、8111旨/1^)。0(为对照组。每6个 小时分别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次。 1. 2. 3红细胞感染率的判定:每个样本每次分别取5y1做压片检查,在400倍显 微镜下各观察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每50ml所述药物组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为:茎直黄芪提取物0.25‑2.5g,酸性调节剂0.2ml,助溶剂5ml,溶剂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剑平郭文柱郝宝成陶蕾刘宇王学红尚若锋郭志廷赵凤舞杨珍陈虹贾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