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立专利>正文

一种竹叶兰提取物,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287781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叶兰提取物,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制备方法包括:(a)以重量计,每100份药材包含干燥的竹叶兰80~90份和干燥的黄芪10~20份,混合粉碎;(b)用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浓缩液;(c)对步骤(b)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d)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富集,先用20~30%乙醇冲洗7~9个柱体积除杂,再用55~65%乙醇洗脱9~11个柱体积,收集55~6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该提取物对胃溃疡具有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叶兰提取物,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医药 用途。
技术介绍
竹叶兰为鸭跖草种植物紫背鹿衔草的根或全株。秋、冬采挖,洗净晒干。又名黄竹 参(《贵州药植目录》)、竹叶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竹叶兰原形态紫背鹿衔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多条,丛生。茎直立 或倾斜,单生或2茎丛生,节膨大,有棱线。单叶互生;叶片狭长,长7~12厘米,宽10~ 3. 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全缘,上面被白长毛,下面无毛,叶鞘边缘处密被毛茸。 花小,紫色,为圆锥花序顶生,有分叉,分叉处均有线状披针形苞片1对;花梗细,长3~7毫 米;花瓣3,倒卵形;发育雄蕊3,花丝秃净;子房无柄,3室。蒴果阔卵形,长约7毫米;有种 子数枚,呈不规则片状,深棕色。生于山坡草地。分布广西、云南、贵州等东南至西南地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叶兰提取物,该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液相分析方 法,含有该提取物的药物制剂及利用该提取物制备治疗胃溃疡药物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种竹叶兰提取物,该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 (a)以重量计,每100份药材包含干燥的竹叶兰80~90份和干燥的黄芪10~20 份,混合粉碎;(b)用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浓缩液;(C)对步骤 (b)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 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d)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富集,先用20~30%乙醇冲洗 7~9个柱体积除杂,再用55~65%乙醇洗脱9~11个柱体积,收集55~65%乙醇洗脱 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 进一步地,步骤(d)中所述大孔树脂为AB-8型大孔树脂。 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用乙醇热回流提取采用的乙醇浓度为65~75%。 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用乙醇热回流提取采用的乙醇浓度为70%。 进一步地,步骤(d)为用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富集,先用25%乙醇冲洗8个柱 体积除杂,再用60%乙醇洗脱10个柱体积,收集6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 为了能够通过建立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控制不同产地、批次药材制备的竹叶兰 提取物批间差异,所述提取物的液相分析方法为: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 柱(4. 6mmX 250mm,5 μ m); 流动相:A为乙腈,B为0.1 %甲酸溶液(三乙胺调节pH值至6. 0); 梯度洗脱程序:0 ~5min,A 35%;5 ~10min,A 35%-70%;10 ~15min,A 70% -35% ;15 ~20min,A 35% ; 流动相流速:1.0 mL · min S 检测波长:265nm; 柱温:30°C ; 进样量 10 μ L。 药物制剂,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所述竹叶兰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的竹叶兰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胃溃疡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治疗胃溃疡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提取物用作药物时,可以直接使用,或者以药物制剂的形式使用。 所述药物制剂含有治疗有效量的本专利技术竹叶兰提取物,其余为药物学上可接受 的、对人和动物无毒和惰性的可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 所述的可药用载体或赋形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固体、半固体和液体稀释剂、填料 以及药物制品辅剂。将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制剂以单位体重服用量的形式使用。本专利技术提取物可 通过口服或注射的形式施用于需要治疗的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片剂、缓释片、控 释片、胶囊、滴丸、微丸、混悬剂、乳剂、散剂或颗粒剂、口服液等;用于注射时,可制成灭菌的 水性或油性溶液、无菌粉针、脂质体或乳剂等。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竹叶兰药材进行提取、除杂、富集处理,能得到对胃 溃疡具有治疗作用的提取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相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建立该提取物的指纹图 谱,用于控制不同产地、批次药材制备的提取物的批间差异。【附图说明】 图1为竹叶兰提取物HPLC液相图谱。【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范 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实施例1 :竹叶兰提取物制备 药材来源:竹叶兰和黄芪购自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 主要试剂:食品级乙醇购自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医药级ΑΒ-8大孔树脂购 自天津波鸿树脂有限公司;乙腈为HPLC级,购于TEDIA ;85 %磷酸为HPLC级,购于TEDIA ; 色谱用纯净水为哇哈哈纯净水。 将8. 5kg干燥的竹叶兰和1.5kg干燥黄芪混合粉碎,用70 %乙醇热回流提取 (25LX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浓缩液^L);对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6LX3 次)、乙酸乙酯(6LX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6LX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 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285g,正丁醇萃取物用5L蒸馏水溶解后用AB-8大孔树脂 (2kg,柱体积I. 5L)富集,先用25%乙醇冲洗8个柱体积(12L),再用60%乙醇洗脱10个柱 体积(15L),收集60 %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竹叶兰提取物浸膏粉约155g。 实施例2 :竹叶兰提取物②制备(80份竹叶兰,20份黄芪) 制备方法:将8. Okg干燥的竹叶兰和2. Okg干燥黄芪混合粉碎,用70%乙醇热回 流提取(25LX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浓缩液(6L);对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 (6LX3次)、乙酸乙酯(6LX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6LX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 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285g,正丁醇萃取物用5L蒸馏水溶解后用AB-8大 孔树脂(2kg,柱体积I. 5L)富集,先用25%乙醇冲洗8个柱体积(12L),再用60%乙醇洗脱 10个柱体积(15L),收集60 %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竹叶兰提取物浸膏粉约155g。 实施例3 :竹叶兰提取物③制备(90份竹叶兰,10份黄芪) 制备方法:将9. Okg干燥的竹叶兰和1.0 kg干燥黄芪混合粉碎,用70%乙醇热回 流提取(25LX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浓缩液(6L);对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 (6LX3次)、乙酸乙酯(6LX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6LX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 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285g,正丁醇萃取物用5L蒸馏水溶解后用AB-8大 孔树脂(2kg,柱体积I. 5L)富集,先用25%乙醇冲洗8个柱体积(12L),再用60%乙醇洗脱 10个柱体积(15L),收集60 %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竹叶兰提取物浸膏粉约155g。 实施例4 :竹叶兰提取物④制备(75份竹叶兰,25份黄芪) 制备方法:将7. 5kg干燥的竹叶兰和2. 5kg干燥黄芪混合粉碎,用70%乙醇热回 流提取(25LX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浓缩液(6L);对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 (6LX3次)、乙酸乙酯(6LX3次)和水饱和的正丁醇(6LX3次)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 取物、乙酸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叶兰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备:(a)以重量计,每 100份药材包含干燥的竹叶兰 80~90 份和干燥的黄芪 10~20 份,混合粉碎;(b)用乙醇热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至无醇味得到浓缩液;(c)对步骤(b)浓缩液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d)正丁醇萃取物用大孔树脂富集,先用 20~30%乙醇冲洗 7~9 个柱体积除杂,再用 55~65%乙醇洗脱 9~11 个柱体积,收集 55~65%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立
申请(专利权)人:庄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