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一种施工方便、省工省力的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均适用的减少混凝土结构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案一般是采用防裂措施,具体到我国常用的施工方案是设置后浇带。后浇带是混凝土结构全部临时断开进而形成的临时施工缝,为克服温度收缩、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可能导致的不利因素而设置的施工缝,这种施工缝与通常设置的永久性的伸缩缝、沉降缝相比有结构完整、立面完整、能更好地发挥建筑的使用功能。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后浇带的间距一般不大于30米,浇筑后浇带的间隔时间通常在两个月以上。对处于地下部分的结构沉降后浇带来说,通常需要在建筑物整体结构浇筑完毕后才能进行后浇带的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大大影响工程的后续工作,如影响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及回填土的施工等。目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是先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再进行防水层施工,但为了不影响回填土的施工,需要在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浇筑前完成防水层施工,即在地下室顶板后饶带饶筑前先施工防水层需要的基层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解决现有地下室顶板混凝土的结构沉降后浇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包括后浇带空间,其两侧浇筑有混凝土顶板,后浇带空间的内部还穿有顶板的分布筋(1),在顶板厚度中间设有止水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空间的上部紧贴设有封闭盖板(3),封闭盖板(3)的宽度大于后浇带空间的宽度,所述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由若干盖板(3)通过聚合物砂浆粘结封闭完成,用于观察自密实混凝土是否浇筑完成的观察口(4)和用于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的接入口(5)在每条后浇带的中间位置的盖板处设置一个或者在每条后浇带的两端的盖板处分别设置观察口(4)和接入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