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兆专利>正文

继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077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继动阀,包括:螺栓连接的上阀体与下阀体、活塞、复位弹簧、下阀体形成有内部中空的圆柱形腔体,圆柱形腔体内部容置有阀芯,上阀体与下阀体共同形成容置所述活塞与复位弹簧的阀腔,活塞与复位弹簧呈上下布置,下阀体上设有三个出气孔,上阀体上设有一个进气口,活塞设有导向柱,导向柱套设有复位弹簧并延伸入圆柱形腔体内部,下阀体的底座上设有偶数个贯通底座的排废气孔,排废气孔相对于导向柱对称设置。通过在下阀体中设置对称设置的偶数个排废气孔,使得在踩刹车时,活塞复位时所残留的废气能够通过排废气孔排出,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活塞发生偏移,提高了刹车效果并延长了继动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刹车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动阀
技术介绍
车辆上的空气制动系统由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和继动阀组成。在载重汽车的空气制动系统里,继动阀起缩短反应时间和压力建立时间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继动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活塞以及复位弹簧组成。上阀体的内部为活塞腔,在活塞腔中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导向柱,活塞安装在活塞腔内,活塞的中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导向套,导向杆装入导向套内部,导向杆与导向套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当驾驶员松开刹车时,活塞能够在复位弹簧的驱动下进行复位,并将活塞腔内的气体从下阀体上所设置的出气通道进行泄气。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继动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复位弹簧在松开刹车时容易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活塞复位时发生倾斜,从而对继动阀的使用寿命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继动阀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继动阀,用以实现活塞在复位过程中保持平衡,从而提高继动阀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继动阀,包括:螺栓连接的上阀体与下阀体、活塞、复位弹簧、所述下阀体形成有内部中空的圆柱形腔体,所述圆柱形腔体内部容置有阀芯,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共同形成容置所述活塞与复位弹簧的阀腔,所述活塞与复位弹簧呈上下布置,所述下阀体上设有三个出气孔,所述上阀体上设有一个进气口,所述活塞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并延伸入圆柱形腔体内部,所述下阀体的底座上设有偶数个贯通底座的排废气孔,所述排废气孔相对于导向柱对称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废气孔的数量为两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为正方形,两个排废气孔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对角线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废气孔的直径为l_3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废气孔的直径为2_。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个出气孔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气孔中设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下阀体中设置对称设置的偶数个排废气孔,使得在踩刹车时,活塞复位时所残留的废气能够通过排废气孔排出,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活塞发生偏移,提高了刹车效果并延长了继动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继动阀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图1所示出的本技术继动阀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继动阀,包括:螺栓连接的上阀体1与下阀体4、活塞2、复位弹簧3、所述下阀体4形成有内部中空的圆柱形腔体45,所述圆柱形腔体45内部容置有阀芯5,所述上阀体1与下阀体4共同形成容置所述活塞2与复位弹簧3的阀腔。活塞2与复位弹簧3呈上下布置,所述下阀体2上设有三个出气孔46,三个出气孔46之间的夹角为90度。上阀体1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上螺孔12,并在下阀体4的四个角上设置与上螺孔12匹配设置的下螺孔41。螺栓(未示出)能够依次贯穿上螺孔12与下螺孔41,并使用螺母将上阀体1与下阀体4实现可靠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上阀体1上设有一个进气口 11。活塞2设有导向柱22,所述导向柱22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3并延伸入圆柱形腔体45内部。导向柱22中形成有一级变压通道21。所述下阀体4的底座49上设有偶数个贯通底座49的排废气孔,所述排废气孔相对于导向柱22对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废气孔的数量为两个,并具体为排废气孔42与排废气孔43。当然,排废气孔也可设置为4个,并分别设置在底座49的四个角上,并同时相对于导向柱22对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阀体4的底座49为正方形,两个排废气孔42、43分别设置于底座49的对角线上。具体的,排废气孔42、43的直径为l-3mm,并进一步优选为2mm。同时,在出气孔46中设有过滤网461,通过设置滤网461可有效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汽车的气动刹车装置中,并提高气动刹车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阀芯5包括依次上下布置的阀门51、阀芯弹簧52及阀门底座53。其中,底座53向上形成有套设阀芯弹簧52的凸柱531,阀门51向下形成有容置凸柱531且内部中空的圆柱体311。同时,下阀体4中形成有容置复位弹簧3的弹簧座40,并形成有二级变压通道451。该二级变压通道451连通至阀门51的上表面。弹簧座40的外侧还形成有排废气槽44。该二级变压通道451与三个出气口 46可活动的打开及闭合,当导向柱22向下运动时将阀门51向下顶推,从而将二级变压通道451与出气口 46导通,以将高压气体从三个出气口 46中导出并输送至汽车的气动刹车装置中,并完成制动过程。当松开刹车踏板时,阀芯5通过阀芯弹簧52复位,并关闭二级变压通道451与出气口 46之间的气体导通状态。此时,残留在一级变压通道21与二级变压通道451中的废气会就进入到排废气槽44中,并通过下阀体4的底座49上设有两个相对于导向柱22对称设置的两个排废气孔42、43将废气排出该继动阀,从而使的复位弹簧2在复位时活塞2向上运动时保持平衡,防止活塞2与上阀体1的内壁面发生摩擦,从提高了该继动阀的使用寿命,并有效地防止了活塞2发生“吃偏现象”,提高了汽车的制动效果。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继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连接的上阀体(1)与下阀体(4)、活塞(2)、复位弹簧(3)、所述下阀体(4)形成有内部中空的圆柱形腔体(45),所述圆柱形腔体(45)内部容置有阀芯(5),所述上阀体(1)与下阀体(4)共同形成容置所述活塞(2)与复位弹簧(3)的阀腔,所述活塞(2)与复位弹簧(3)呈上下布置,所述下阀体(2)上设有三个出气孔,所述上阀体(1)上设有一个进气口,所述活塞(2)设有导向柱(22),所述导向柱(22)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⑶并延伸入圆柱形腔体(45)内部,所述下阀体⑷的底座(49)上设有偶数个贯通底座(49)的排废气孔,所述排废气孔相对于导向柱(22)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气孔的数量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9)为正方形,两个排废气孔分别设置于底座(49)的对角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气孔的直径为l-3mm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气孔的直径为2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出气孔之间的夹角为90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中设有过滤网(461)。【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继动阀,包括:螺栓连接的上阀体与下阀体、活塞、复位弹簧、下阀体形成有内部中空的圆柱形腔体,圆柱形腔体内部容置有阀芯,上阀体与下阀体共同形成容置所述活塞与复位弹簧的阀腔,活塞与复位弹簧呈上下布置,下阀体上设有三个出气孔,上阀体上设有一个进气口,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继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连接的上阀体(1)与下阀体(4)、活塞(2)、复位弹簧(3)、所述下阀体(4)形成有内部中空的圆柱形腔体(45),所述圆柱形腔体(45)内部容置有阀芯(5),所述上阀体(1)与下阀体(4)共同形成容置所述活塞(2)与复位弹簧(3)的阀腔,所述活塞(2)与复位弹簧(3)呈上下布置,所述下阀体(2)上设有三个出气孔,所述上阀体(1)上设有一个进气口,所述活塞(2)设有导向柱(22),所述导向柱(22)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3)并延伸入圆柱形腔体(45)内部,所述下阀体(4)的底座(49)上设有偶数个贯通底座(49)的排废气孔,所述排废气孔相对于导向柱(22)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兆
申请(专利权)人:邓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