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物流智能配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9228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物流智能配送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设置专用的物流公司app,与物流公司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公网连接,来实现物流智能配送,整个物流递送过程通过服务器进行记录,节省了纸质资源;且对物流过程进行透明跟踪,货运员承担上门取件、输送、分派多重角色,节省人力,并敦促货运员在货物运送过程中对货物持有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同时可以实现智能拼货,节省了物流开支,降低物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物流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货物运输和递送任务是通过以下的几个流程来进行实现:1、发件人联系物流(包括快递)公司来对货物进行递送;2、物流公司收集纸质运单上经由手工填写或机打并匹配好了唯一带条码运单号的物流信息以及对应的货物本身;3、运单条码经过扫描后,物流公司在自家平台进行监控货物的运输情况并下达分派任务;4、货物到达配送站,派送员配送货物到收件人手中。其缺点是:1.每次物流递送的过程中,需要对应的纸质运单来记录运输及递送的信息;2.需要大量专门的取件、运输和发件分派人员来进行整个物流过程的操作;3.在货物装载、中转和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运输人员的问题,容易产生货物的损坏;4.这样的物流方式看似集中高效,实则因经过了接件汇集、装载、运输、中转、分派等一系列繁琐的过程导致人工成本居高;5.对于货运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保证满载率,所以需要进行拼货,传统的物流方式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个物流递送过程通过服务器进行记录,货运员承担上门取件、输送、分派多重角色,节省人力,并责任到每一个货运员,同时可以实现拼货物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本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设置专用的物流公司app,与物流公司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公网连接,来实现物流智能配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发货人打开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ad或智能手表等)上的app,填写发货地址、收货地址、运送货物的种类和重量、送达时间以及发货人的特殊要求; 2)发货人填好上述内容后,app上自动计算出预估费用,然后发货人选择是否下单,不下单就取消本次交易,下单就进入下一步骤; 3)下单后,物流公司根据发货人填写的信息来确定是否接单,不能接单就取消交易,接单后进入下一步骤; 4)接单后,服务器根据货物的种类和重量选定负责运送的货车的型号,按照选定型号的货车的编号顺序依次查找车载余量足够负责本次运送的货车; 5)货运员上门接货,确认账单,发货人在app上完成付款或者选择货到付款; 6)货物送达目的地,收货人确认收货,发货人可以对本次物流配送进行点评。优选方案中,当同一辆货车上同时有两单及以上订单的货物时,根据送达目的地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决定接货顺序,先送达目的地的后接货,后送达的先接货,保证先送达目的地的货物位于外侧,方便卸货。优选方案中,发货人、货运员与收货人分别持有不同账号的app,步骤2)若发货人选择下单,app界面会自动生成一组二维码,货运员接货时扫描发货人app界面的二维码,货运信息会自动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记录接货时间,并将相应货车及货运员的信息进行记录,并在发货人和收货人的app上同步货车的GPS信息,追踪货物的运输路线直到货物送达,收货人确认收货。每辆货车上均安装GPS定位系统,通过服务器进行跟踪。这种透明的货物跟踪方式,方便发货人和收货人随时掌握货物的动态。优选方案中,发货人和收货人可以同时对本次物流配送进行点评。通过发货人和收货人的点评,可以对货运员建立考核机制,敦促货运员在货物运送过程中对货物持有更加负责任的态度。优选方案中,物流公司在服务器上设定好运送路线,每条运送路线上设置至少两个站点,每个站点的配送范围为周边辐射5-10公里。发货人在选择发货地址和收货地址时,app上会自动显示地图并确认是否在配送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物流公司服务器和相对应的app的配合使用,整个物流递送过程通过服务器进行记录,节省了纸质资源;且对物流过程进行透明跟踪,货运员承担上门取件、输送、分派多重角色,节省人力,并敦促货运员在货物运送过程中对货物持有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同时可以实现智能拼货,节省了物流开支,降低物流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配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发货人的移动终端app界面显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本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设置专用的物流公司app,与物流公司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公网连接,来实现物流智能配送。一般流程中发货人的移动终端下载app,进行发货地址、收货地址和货物信息(种类、重量等)的填写,如图3所示,然后与物流公司服务器之间进行网络交流,实现下单、付款、输送。参见图1、2,具体的流程如下: 物流公司设定了雨花站点,浦口站点,六合站点,栖霞站点、句容站点;运作线路有:雨花一浦口一六合,雨花一栖霞一句容两条线路,每个站点辐射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接货和送货; 小面包车核载最大重量为1000kg,中面包核载最大重量为2500kg ; 发货人通过移动终端app进行下单;假设在雨花站点的商户A需要发送25件木地板货物到浦口站点,另一商户B需要发送瓷砖2000kg运送到六合,那么匹配出,接货站点为雨花站点,由于是送往浦口和六合,匹配出运送线路:雨花一浦口一六合方向;根据货物的重量,商户A和商户B的运送线路重合,合并运送,但是重量大于小面包的最大重量,则需要调配中面包进行接货运送; 雨花站点目前有2辆中型面包车(以下简称中面),中面1已装有货物1000kg,中面2空载,则根据中面最大重量2500减去中面1的已载重量,中面1不够运送,此时判定只用中面2可以装下2单货,则将两个订单的信息推送给中面2 ; 由于商户A的货物在浦口站点配载范围内,则商户A的应该后上先下,商户B的应先上后下,则推送订单时,接货应该是先接商户B,再接商户A的货,订单的推送顺序按照先推商户A的,再推商户B的; 货运员根据订单接货顺序上门收货,发货人选择直接支付或者货到付款; 货运员根据顺序依次配送。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收货人也可以持有一个下载有app的移动终端,发货人、货运员与收货人分别持有不同账号的app,若发货人选择下单,app界面会自动生成一组二维码,货运员接货时扫描发货人app界面的二维码,货运信息会自动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记录接货时间,并将相应货车及货运员的信息进行记录,并在发货人和收货人的app上同步货车的GPS信息,追踪货物的运输路线直到货物送达,收货人确认收货。每辆货车上均安装GPS定位系统,通过服务器进行跟踪。这种透明的货物跟踪方式,方便发货人和收货人随时掌握货物的动态。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未经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换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其特征在于:本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设置专用的物流公司app,与物流公司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公网连接,来实现物流智能配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发货人打开移动终端上的app,填写发货地址、收货地址、运送货物的种类和重量、送达时间以及发货人的特殊要求; 发货人填好上述内容后,app上自动计算出预估费用,然后发货人选择是否下单,不下单就取消本次交易,下单就进入下一步骤; 下单后,物流公司根据发货人填写的信息来确定是否接单,不能接单就取消交易,接单后进入下一步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物流智能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通过在移动终端设置专用的物流公司app,与物流公司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无线公网连接,来实现物流智能配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发货人打开移动终端上的app,填写发货地址、收货地址、运送货物的种类和重量、送达时间以及发货人的特殊要求;发货人填好上述内容后,app上自动计算出预估费用,然后发货人选择是否下单,不下单就取消本次交易,下单就进入下一步骤;下单后,物流公司根据发货人填写的信息来确定是否接单,不能接单就取消交易,接单后进入下一步骤;接单后,服务器根据货物的种类和重量选定负责运送的货车的型号,按照选定型号的货车的编号顺序依次查找车载余量足够负责本次运送的货车;货运员上门接货,确认账单,发货人在app上完成付款或者选择货到付款;货物送达目的地,收货人确认收货,发货人可以对本次物流配送进行点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玲苗恩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快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