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华专利>正文

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89045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8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它解决了现有屏障系统防粘连效果差等问题。包括管体,管体上端设有防粘连胀缩囊和防漏定位胀缩囊,且防粘连胀缩囊位于防漏定位胀缩囊的上方,管体中设有通液通道、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通液通道的上端与通液口相连通且通液口位于防粘连胀缩囊上方,第一介质通道的上端与第一介质孔相连通,第二介质通道的上端与第二介质孔相连通,通液通道的下端设有通液控制阀,第一介质通道下端设有第一介质阀,第二介质通道下端设有第二介质阀。本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定位牢固,具有防止液体渗漏的作用,防粘连效果好,能实现宫腔内各个部位给药,稳定性好,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
技术介绍
宫腔粘连主要是由于刮宫、感染所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和瘢痕形成,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容易发生于妊娠相关疾病的宫腔手术操作,在这类患者中发病率为30-40%。此外,不明原因的宫腔粘连在临床也常有出现。因此,宫腔粘连在我国非常常见。宫腔粘连可造成患者月经量减少、闭经、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生殖健康,破坏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国内、外预防宫腔粘连方法有很多,主要集中于机械屏障、雌激素素类药物。临床实践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于重度粘连,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发生率在60%以上,例如机械屏障的方式有放置节育环、隔离膜片、子宫支架等,这些方式存在诸多缺陷,例如,防粘连效果差,操作不便,机械屏障置入宫颈时需要进行极大地扩展宫颈口,造成宫颈撕裂损伤,不易恢复,不能针对子宫内易发生粘连部位给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布药型子宫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为外部形状与子宫相适应的仿生结构,所述支架本体内具有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中设有球囊,所述球囊在充满状态下,与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空腔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球囊连接有充斥管,所述内部空腔连接有给药管,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内部空腔连通的布药孔。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屏障装置不能针对子宫内易发生粘连部位给药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结构复杂,防粘连效果差,操作不便,稳定性差,定位不够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定位牢固的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上端设有相邻设置的防粘连胀缩囊和防漏定位胀缩囊,且所述的防粘连胀缩囊位于防漏定位胀缩囊的上方,所述的管体中设有轴向延伸的通液通道、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所述的通液通道的上端与位于管体上端的通液口相连通且通液口位于防粘连胀缩囊上方,所述的第一介质通道的上端与位于管体侧部且与防粘连胀缩囊贯通的第一介质孔相连通,所述的第二介质通道的上端与位于管体侧部且与防漏定位胀缩囊贯通的第二介质孔相连通,所述的通液通道的下端设有通液控制阀,所述的第一介质通道下端设有第一介质阀,所述的第二介质通道下端设有第二介质阀。使用时,将管体上端以及防粘连胀缩囊置于宫腔内,通过第二介质通道向防漏定位胀缩囊注入介质,这里的介质为液体、胶体与气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这样使得防漏定位胀缩囊膨胀使其定位于宫腔口,通过通液通道向宫腔内注入液体,这里的液体可以是包括凝胶、医用羊膜和抗生素在内的液态混合物组成,由于防漏定位胀缩囊处于膨胀状态使得液体不易渗漏,再通过第一介质通道使得防粘连胀缩囊膨胀使得液体作用于宫腔各个位置,多余的液体顺着通液通道流出宫腔。在上述的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中,所述的防漏定位胀缩囊包括套设置在管体上且均位于防粘连胀缩囊下方的第一筒状体与第二筒状体,所述的第一筒状体与第二筒状体之间连接有位于管体周向外围且内部与第二介质孔相连通的囊体,在囊体外壁具有若干轴向分布的弧形凸环,相邻的两个弧形凸环之间形成弧形环槽。采用该结构使得囊体能牢固地定位在宫腔口且防渗漏效果好,符合人体工学。在上述的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筒状体与第二筒状体均与管体固定相连。即第二介质孔位于第一筒状体与第二筒状体之间且与囊体内部相连通。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在上述的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筒状体与第二筒状体均轴向滑动套设在管体上且所述的第一筒状体周向内壁与第二筒状体周向内壁均和管体周向外壁密封相连。显然,该结构中的囊体的位置便于调整,使得本系统能适用于不同人的使用。在上述的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中,所述的第二介质孔设置在管体的管壁外侧且与位于囊体中部的弧形凸环相互对应设置。该结构中的第二介质孔位置位于囊体中部使得囊体内液体或胶体分布均匀,且当囊体移动后也能保证第二介质孔与囊体内部相互连通。在上述的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中,所述的第一介质阀和第二介质阀均为单向阀。显然,该结构使得防粘连胀缩囊和防漏定位胀缩囊膨胀状态下介质不易出现泄漏现象。在上述的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中,所述的管体下端设有三根相互独立的支管,且通液通道、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分别与一根支管相连,所述的通液控制阀、第一介质阀和第二介质阀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在支管上。使得通液通道、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在上述的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中,所述的支管呈放射状分布且位于同一平面上,与通液通道相连的支管居中设置,相邻的两根支管内端之间设有加强板。该结构使得整个系统稳定性好,强度高。在上述的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中,所述的防粘连胀缩囊和防漏定位胀缩囊分别由医用膜材料制成。在上述的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中,所述的防粘连胀缩囊与管体连为一体,且防粘连胀缩囊处于膨胀状态时具有与宫腔相似的外形。采用上述结构的防粘连胀缩囊膨胀时能将液体给药至宫腔内各个部位,且优选地,第一介质孔位于防粘连胀缩囊内侧中部,这样使得防粘连胀缩囊内部液体或胶体分布均匀。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定位牢固,具有防止液体渗漏的作用,防粘连效果好,能实现宫腔内各个部位给药,稳定性好,强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图中,管体1、通液通道11、第一介质通道12、第一介质孔121、第二介质通道13、第二介质孔131、通液口 14、防粘连胀缩囊2、防漏定位胀缩囊3、第一筒状体31、第二筒状体32、囊体33、弧形凸环331、弧形环槽332、通液控制阀4、第一介质阀5、第二介质阀6、支管7、加强板7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包括管体1,管体1上端设有相邻设置的防粘连胀缩囊2和防漏定位胀缩囊3,且所述的防粘连胀缩囊2位于防漏定位胀缩囊3的上方,所述的管体1中设有轴向延伸的通液通道11、第一介质通道12和第二介质通道13,所述的通液通道11的上端与位于管体1上端的通液口 14相连通且通液口 14位于防粘连胀缩囊2上方,第一介质通道12的上端与位于管体1侧部且与防粘连胀缩囊2贯通的第一介质孔121相连通,第二介质通道13的上端与位于管体1侧部且与防漏定位胀缩囊3贯通的第二介质孔131相连通,通液通道11的下端设有通液控制阀4,第一介质通道12下端设有第一介质阀5,第二介质通道13下端设有第二介质阀6,使用时,将管体1上端以及防粘连胀缩囊2置于宫腔内,通过第二介质通道13向防漏定位胀缩囊3注入介质,优选地,这里的介质为液体、胶体与气体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这样使得防漏定位胀缩囊3膨胀使其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宫腔防粘连屏障系统,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上端设有相邻设置的防粘连胀缩囊(2)和防漏定位胀缩囊(3),且所述的防粘连胀缩囊(2)位于防漏定位胀缩囊(3)的上方,所述的管体(1)中设有轴向延伸的通液通道(11)、第一介质通道(12)和第二介质通道(13),所述的通液通道(11)的上端与位于管体(1)上端的通液口(14)相连通且通液口(14)位于防粘连胀缩囊(2)上方,所述的第一介质通道(12)的上端与位于管体(1)侧部且与防粘连胀缩囊(2)贯通的第一介质孔(121)相连通,所述的第二介质通道(13)的上端与位于管体(1)侧部且与防漏定位胀缩囊(3)贯通的第二介质孔(131)相连通,所述的通液通道(11)的下端设有通液控制阀(4),所述的第一介质通道(12)下端设有第一介质阀(5),所述的第二介质通道(13)下端设有第二介质阀(6)。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华
申请(专利权)人:段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