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围岩松动圈的测试,特别是涉及一种围岩裂隙发育动态监测方法及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松动圈理论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领域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应用,特别是松动圈支护理论对煤矿的生产和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巷道开挖以后,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围岩中出现应力变化区,在该区内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当该应力值超过围岩体强度极限或屈服极限时,巷道周边岩体出现破裂,使巷道周边形成一定范围的破裂区域,即围岩松动圈。松动圈反映了巷道围岩普遍存在的客观物理力学状态。松动圈支护理论认为支护结构承担的载荷来自于巷道围岩松动圈所施加的碎胀力,并根据松动圈的深度设计锚杆长度等支护参数。松动圈的厚度是判定巷道围岩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又是巷道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准确的确定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对解决地下工程岩体的稳定性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围岩裂隙发育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获得围岩裂隙的时间和空间演化规律,得到围岩裂隙发育与采煤工作面以及其他因素的关系,有利于指导支护方案设计,进而保障巷道的稳定性。传统的测量松动圈范围的方法是在围岩内打孔,并在孔内放置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由于围岩内有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围岩裂隙发育动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沿垂直于围岩侧壁的方向,向围岩内部打钻孔;步骤二:在所述钻孔内每间隔一定距离处固定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连接于充气管;步骤三:将测试仪器送入所述钻孔中并固定到待测的位置;步骤四:向所述充气管内充气,使与其连接的各个所述气囊与所述钻孔的内壁充分接触,两个相邻所述气囊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连接于注水管;步骤五:由所述钻孔的深部向浅部,由对应所述注水管依次向所述空腔内注水,记录每个所述空腔的注水量,根据注水量的大小,确定围岩裂隙发育动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国水,朱志洁,陈蓥,张宏伟,李胜,韩军,宋卫华,霍丙杰,兰天伟,范金泽,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