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托架的第一板形成有与柱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长孔。悬吊机构的悬吊螺栓的长孔插入部位于一个长孔中的初始组装位置处。长孔的内周设置有一对平面部、弧形表面部和渐缩表面部,所述一对平面部平行于柱移动方向,渐缩表面部将弧形表面部的一对端部连接至相应的平面部。每个渐缩表面部与柱移动方向形成的渐缩角大于等于摩擦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转向装置中,在车辆与另一车辆碰撞的一次碰撞之后,会发生车辆的驾驶员与车辆的方向盘碰撞的二次碰撞。考虑到吸收与二次碰撞相关联的撞击,已经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构造,其中,转向柱的一部分从车身移位以被允许沿柱轴向方向移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悬吊螺栓插入穿过设置在车身侧托架的基板部中的长形通孔并且随后插入穿过具有一对滑板部的滑动素板,所述一对滑板部沿着基板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车身侧托架的基板部经由两个滑板部保持,所述滑板部位于柱侧托架的上板部与紧固部之间,该紧固部固定地设置在悬吊螺栓上,由此,柱侧托架连接至车身侧托架以支撑在车身侧托架上。当发生二次碰撞时,滑动素板与悬吊螺栓一起沿柱轴向方向移动。引用列表专利文献 JP-A-2012-148758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当发生二次碰撞时,在载荷被倾斜地输入到转向轴的情况下,存在对悬吊螺栓刺入到长孔的内周中从而在长孔的内周上产生凹痕的担忧。在悬吊螺栓这样刺入到长孔中的情况下,正在移动(移位)的悬吊螺栓被施加了制动力,从而导致了对移位载荷增大的担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在发生二次载荷时移位载荷增大的转向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权利要求1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1),该转向装置⑴包括:固定托架(23),固定托架(23)包括固定至车身侧构件(13)的第一板(30);可移动护罩(16),可移动护罩(16)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向轴(3),转向轴的一个端部连接有转向构件;可移动托架(24),可移动托架(24)支撑可移动护罩以在发生二次碰撞时沿柱移动方向(XI)移动,并且可移动托架包括面向第一板的第二板;以及一对悬吊机构(T1、T2),所述一对悬吊机构(Τ1、Τ2)包括一对悬吊轴(251、252),所述一对悬吊轴(251、252)插入穿过以与柱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板中的一对长孔(81、82;81Q)以及以与所述一对长孔分别对应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板中的一对圆孔(91、92),以将第一板与第二板连接在一起,从而经由可移动托架悬吊可移动护罩,其中,悬吊轴的各个的长孔插入部(53、53P)在发生二次碰撞时从初始组装位置沿着相应的长孔沿柱移动方向移动,其中,长孔中的任一长孔的内周(81a)包括一对平面部(83、84)、内凹的弧形表面部(85)以及一对渐缩表面部(86、87),所述一对平面部(83、84)以与柱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在一对平面部之间限定的间距大于相应的悬吊轴的长孔插入部的外径(D1 ;D1P),内凹的弧形表面部(85)支承设置在初始组装位置中的相应的悬吊轴的长孔插入部的外周(53a)的一部分,所述一对渐缩表面部各自从弧形表面部的一对端部(85a、85b)沿切向方向延伸以连接至相应的平面部,以及其中,渐缩表面相对于柱移动方向形成的渐缩角(Θ 1、Θ2)大于等于摩擦角(β)ο带括号的附图标记表示稍后将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对应的构成元件或类似的构成元件,当然,其并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被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以下亦是如此。另外,如权利要求2中所要求的,转向装置可以包括表面压力集中减轻构件(110、120),表面压力集中减轻构件(110、120)包围悬吊轴的插入穿过长孔中的所述一个长孔的长孔插入部以分散所述一个长孔的内周上的接触压力。另外,如权利要求3中所要求的,表面压力集中减轻构件可以包括旋转构件(110),旋转构件(110)以与所述一个长孔的内周滚动接触的方式可旋转地配装在长孔插入部上。另外,如权利要求4中所要求的,表面压力集中减轻构件可以包括滑动构件(120),滑动构件(120)以与所述一个长孔的内周滑动接触的方式配装在长孔插入部上。另外,如权利要求5中所要求的,滑动构件可以包括弧形表面部(125)和一对平面部(123、124),弧形表面部(125)配装在所述一个长孔的弧形表面部中,所述一对平面部(123、124)以与柱移动方向平行且分别面向所述一个长孔的所述一对平面部的方式延伸。另外,权利要求6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包括:固定托架,固定托架包括固定至车身侧构件的第一板;可移动护罩和可移动托架,可移动护罩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向轴,转向轴的一个端部连接有转向构件,可移动托架支撑可移动护罩以使可移动护罩在发生二次碰撞时沿柱移动方向移动,并且可移动托架包括面向第一板的第二板;—对悬吊机构,所述一对悬吊机构包括一对悬吊轴,所述一对悬吊轴插入穿过以与柱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板中的一对长孔以及以与所述一对长孔分别对应的方式设置在第二板中的一对圆孔以将第一板与第二板连接在一起,从而经由可移动托架悬吊可移动护罩,其中,悬吊轴的各个的长孔插入部在发生二次碰撞时从初始组装位置沿着相应的长孔沿柱移动方向移动;以及表面压力集中减轻构件,表面压力集中减轻构件包围插入穿过长孔中的至少一个长孔的悬吊轴的长孔插入部,以分散相应的长孔的内周上的接触压力。另外,如权利要求7中所要求的,表面压力集中减轻构件可以包括旋转构件,旋转构件以与相应的长孔的内周滚动接触的方式可旋转地配装在长孔插入部上。另外,如权利要求8中所要求的,表面压力集中减轻构件可以包括滑动构件,滑动构件以与相应的长孔的内周滑动接触的方式配装在长孔插入部上。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根据权利要求1的本专利技术,长孔的渐缩表面部的渐缩角大于等于摩擦角。因此,当发生二次碰撞时,悬吊轴的长孔插入部可以从初始组装位置沿第一方向平滑地移动(移位)而不会被卡住。因此,可以抑制移位载荷的增大。根据权利要求2的本专利技术,包围了悬吊轴的长孔插入部的表面压力集中减轻构件减轻了长孔的内周上的表面压力集中。因此,当发生二次碰撞时,长孔插入部平滑地移动(移位)而没有刺入到长孔的内周中。根据权利要求3的本专利技术,当发生二次碰撞时,以可旋转的方式配装在长孔插入部上的旋转构件在长孔的内周上滚动,因此长孔的内周上的表面压力的集中被减轻,从而使得长孔插入部能够从初始组装位置平滑地移位。根据权利要求4的本专利技术,当发生二次碰撞时,以可旋转的方式配装在长孔插入部上的滑动构件在长孔的内周上滑动,因此长孔的内周上的表面压力的集中被减轻,从而使得可以允许长孔插入部从初始组装位置平滑地移位。根据权利要求5的本专利技术,滑动构件包括所述一对平面部,所述一对平面部以与柱移动方向平行且分别面向长孔的所述一对平面部的方式延伸。因此,确保减轻了表面压力的集中,从而使得可以确保实现平滑的移位。根据权利要求6的本专利技术,包围悬吊轴的长孔插入部的表面压力集中减轻构件减轻了长孔的内周上的表面压力的集中。因此,当发生二次碰撞时,长孔插入部从初始组装位置平滑地移动(移位)而不会刺入到长孔的内周中。根据权利要求7的本专利技术,当发生二次碰撞时,以可旋转的方式配装在长孔插入部上的旋转构件在长孔的内周上滚动,因此长孔的内周上的表面压力的集中被减轻,从而使得可以允许长孔插入部从初始组装位置平滑地移位。根据权利要求8的本专利技术,当发生二次碰撞时,以可旋转的方式配装在长孔插入部上的滑动构件在长孔的内周上滑动,因此长孔的内周上的表面压力的集中被减轻,从而使得可以允许长孔插入部从初始组装位置平滑地移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包括:固定托架,所述固定托架包括固定至车身侧构件的第一板;可移动护罩,所述可移动护罩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一个端部连接有转向构件;可移动托架,所述可移动托架支撑所述可移动护罩以在发生二次碰撞时沿柱移动方向移动,并且所述可移动托架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板的第二板;以及一对悬吊机构,所述一对悬吊机构包括一对悬吊轴,所述一对悬吊轴插入穿过以与所述柱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中的一对长孔以及以与所述一对长孔分别对应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中的一对圆孔,以将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连接在一起,从而经由所述可移动托架悬吊所述可移动护罩,其中,所述悬吊轴的各个长孔插入部在发生二次碰撞时从初始组装位置沿着相应的所述长孔沿所述柱移动方向移动,其中,所述长孔中的任意一个长孔的内周包括一对平面部、内凹的弧形表面部以及一对渐缩表面部,所述一对平面部以与所述柱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并且在所述一对平面部之间限定的间距大于相应的所述悬吊轴的所述长孔插入部的外径,所述弧形表面部支承设置在所述初始组装位置的相应的所述悬吊轴的所述长孔插入部的外周的一部分,所述一对渐缩表面部各自从所述弧形表面部的一对端部沿切向方向延伸以连接至相应的所述平面部,以及其中,所述渐缩表面相对于所述柱移动方向形成的渐缩角大于等于摩擦角。...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英治,岸田文夫,今垣进,川上广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