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形喂料脱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8507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脱粒机用的喂料脱粒机构,即回形喂料脱粒机构,包括环形的链条传送机构,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敞口式喂料口,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或下方设有压禾杆;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压禾杆的,敞口式喂料口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游,压禾杆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下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费力低效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省力高效地实现喂料传送的回形喂料脱粒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粒机的喂料脱粒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农机中脱粒机构包括脱粒筒体,在脱粒筒体上均布有脱粒齿,脱粒筒旋转,将禾苗上的谷粒脱落,这样的脱粒筒上方设有一个喂料口,操作人员将稻杆放入喂料口(有穗的一端置入喂料口内,无穗的一端放在喂料口外),这样稻杆就能受到脱粒筒作用,实现脱粒。然而上述操作必须手工操作,由操作人员控制稻杆位置,待脱粒后,再手动将秸杆(无穗稻杆)拿出。这样的生产效率极为低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国专利CN204335385,提供一种脱粒机构,包括脱粒筒体,在脱粒筒体的一侧设有链条传送机构,所述链条传送机构包括传送链条,粒筒体位于链条的中部的一侧,所述链条的前部的上方设有前压禾杆,所述前压禾杆的前部伸到链条外,并且压禾杆的前部向上翘起,有利于禾苗的进入。通过压禾杆与链条的配合来代替人手,实现对稻杆位置的控制,较为省力。然而上述技术更适用自动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脱粒时的效率较高,但如果转用到脱粒机中,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压禾杆的前部与链条之间所形成的喂料口较为狭窄(与传统的敞口喂料口相比),一次性人工放入量(脱粒机不存在自动收割及喂料装置)较少,为了放入更多稻杆必须人为地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持续放入,这样效率还是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省力的回形喂料脱粒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回形喂料脱粒机构,包括环形的链条传送机构,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敞口式喂料口,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或下方设有压禾杆;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压禾杆的,敞口式喂料口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游,压禾杆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下游。本技术中所定义的传送方向下游与传送方向上游属于相对关系,并非绝对的位置空间。在一个已启动的环形的链条传动系统中,如果在其中一个链节(链条是由若干链节构成)上固定一个标志物,而链条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标志物向右侧移动即为顺时移动,标志物向左侧移动即为逆时移动的话;那么标志物的右侧位置即是该标志物的下游位置,标志物的左侧位置即是该标志物的上游位置。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所示:敞口式喂料口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游,压禾杆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下游,相当于链条传送机构上方的一侧设有敞口式喂料口,另一侧设有压禾杆,而且链条是从敞口式喂料口向压禾杆处传送。将本技术的回形喂料脱粒机构安装在脱粒滚筒上方,将一垛稻杆放在敞口式喂料口处的链条上,然后稻杆会自动被链条传送至压禾杆,稻杆受压禾杆与链条的夹持(替换人手握持),稻穗受重力或其他压制作用下垂至脱粒筒处进行脱粒操作。这样既能快速放入,又能作到自动化脱粒,省力省时,高效快捷。压禾杆设于链条传送机构上方,是在链条传送机构上方左侧或右侧设置一个敞口式喂料口。将一垛垛的稻杆放在敞口式喂料口处,通过链条传送机构传送至压禾杆处,这样得到的脱粒机就能实现高效省力的脱粒。在链条传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所述压禾杆必须要有足够长度,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脱粒时间,再加上敞口式喂料口的长度,这样就要求跨及敞口式喂料口与压禾杆的链条传送机构要有较长的跨度。这样安置链条传送机构的脱粒机长度也会变长,这无疑会增大脱粒机占据的整体空间,不便于运输及安放。将压禾杆设于链条传送机构下方,可以在保证有效脱粒时间的前提下作到节省空间的效果。由于在长度方向上,处于下方的压禾杆不会与处于上方的敞口式喂料口不会形成长度累加;而在高度方向上,将压禾杆下置所增加的高度距离相当有限(主要是压禾杆本身的厚度),与压禾杆设于链条传送机构上方的方案相比,将压禾杆下置能节约大量空间,所以在链条传送机构下方设置压禾杆属于优化方案。进一步,链条传送机构与压禾杆之间为压禾间隙,所述压禾杆与机架之间设有活动调节所述压禾间隙的弹性机构。通过弹性机构实现对稻杆的弹性夹持,能够适应不同喂入量的压禾间隙的调节,具有较强通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回形喂料脱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回形喂料脱粒机构,包括环形的链条传送机构,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采用机架边角料加工而成的敞口式喂料口。敞口式喂料口的左侧11形成为引导入料的斜面,敞口式喂料口的右侧12为引导作物转向的弧形区域。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下方设有压禾杆2 ;压禾杆是由若干节左右拼接而成,靠近敞口式喂料口的右侧12的一节与机架之间通过插销与插槽实现连接,所述插槽为条形槽,用于约束压禾杆上下活动空间,也避免压禾杆左右偏位。链条传送机构呈顺时针旋转,出料口设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末端3,即位于压禾杆更下游的位置,当链条通过所述传送方向末端处,就又翻转到敞口式喂料口处。链条传送机构与压禾杆之间为压禾间隙,所述压禾杆与机架之间设有活动调节所述压禾间隙的弹性机构4。该弹性机构主要由设于压禾杆及压禾杆下方机架之间的弹簧构成。具体使用时,需要将本技术回形喂料脱粒机构整体安装在脱粒筒上方。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将压禾杆改设在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这样就得敞口式喂料口位于链条传送机构上方左侧(即传送方向上游),压禾杆设于链条传送机构的右侧(即传送方向下游),相应的弹性机构也要位于压禾杆上方。而敞口式喂料口的右侧12机架要向左延伸,为保证喂料口的宽度,敞口式喂料口的左侧11机架要向左偏移,整体机架长度增长。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主权项】1.回形喂料脱粒机构,包括环形的链条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敞口式喂料口,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或下方设有压禾杆; 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压禾杆的,敞口式喂料口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游,压禾杆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下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形喂料脱粒机构,其特征在于:链条传送机构与压禾杆之间为压禾间隙,所述压禾杆与机架之间设有活动调节所述压禾间隙的弹性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脱粒机用的喂料脱粒机构,即回形喂料脱粒机构,包括环形的链条传送机构,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敞口式喂料口,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或下方设有压禾杆;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压禾杆的,敞口式喂料口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游,压禾杆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下游。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费力低效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省力高效地实现喂料传送的回形喂料脱粒机构。【IPC分类】A01F12/10【公开号】CN205030163【申请号】CN201520471560【专利技术人】董长发 【申请人】重庆长超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申请日】2015年7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回形喂料脱粒机构,包括环形的链条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敞口式喂料口,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或下方设有压禾杆;所述链条传送机构上方设有压禾杆的,敞口式喂料口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上游,压禾杆位于链条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下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长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超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