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工程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对于N路不同波长的非相干光束合成后,虽然光束能量密度最大只能达到原来的N倍,但由于它无需对每路光束进行相位控制,只需要对每路光进行整体方向的调节和控制,故在工程中我们常常对N路不同波长的非相干光束进行合成,其技术难度小,在工作中易于实现。在专利号为ZL201210152113.4(基于光束稳定闭环控制的激光束共孔径功率合成系统)中提出了采用光束稳定闭环控制的原理,利用光束合成传感器实时提取光轴误差,采用高速处理机实时处理光轴误差,再经过高压驱动器输出光电信号反馈倾斜镜对参与合束的单路光束实施光束稳定控制,以实时消除各路光束的光束指向误差,实现各路光束的高精度合成。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针对两路光束的非相干功率合成,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光束稳定控制系统中的探测器靶面分成四个区域,使单一探测器同时对单路远场(作为闭环控制时的光束指向误差提取)、合束远场(作为光轴合成的判据)、合束近场(作为光瞳合成的判据)进行探测,并分别对单路远场、合束远场进行标定。根据几何光学原理,测量光束聚焦成像像点与主光束聚焦发射到目标点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单探测器合成远场提高双光束合成精度和指向精度的标定方法,采用的标定装置包括激光器入射光束、光束传输合成系统、以及光束稳定控制系统;光束传输合成系统包括:第一可调镜(1‑1),第一传输镜(1‑2),第二传输镜(1‑3),合成分光组合镜(1‑4),第二可调镜(1‑5),第三传输镜(1‑6),聚焦系统(1‑7),目标(1‑8),第一激光器(1‑9),第二激光器(1‑10);第一激光器(1‑9)发出的激光光束经过第一可调镜(1‑1)和第一传输镜(1‑2),第二传输镜(1‑3)到合成分光组合镜(1‑4),第二激光器(1‑10)发出的激光光束经过第二可调镜(1‑5)和第三传输镜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绍恒,甘永东,王彩霞,董道爱,李建凤,鲜浩,李新阳,李梅,饶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