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胼胝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783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胼胝膏及其制备方法,(其)所述胼胝膏包括重量份配比为2~4:1~3:0.5~1.5:1~3的蜂胶、红花、牡丹皮、地骨皮组成的中药组合物、乳化剂、润肤剂等基质原料以及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胼胝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胼胝膏,其配方组分采用特定的配比,可协同产生显著的治疗胼胝、保湿和嫩肤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妆品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胼胝是一种发生在足底的皮肤病,俗称"老茧",表现为足底前跖突出的皮肤或手 掌部位的皮肤局限性增厚,呈蜡黄、质地硬。站立行走时,犹如鞋底内有小石块硌脚,明显感 到不适,严重可有针刺样疼。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其次现代时髦青年女性,此外,对于从事 某一职业者,也可出现特定部位的胼胝。 随着时尚界对高跟鞋的大力宣传,近些年,现代时髦青年女性对高跟鞋的热潮有 增无减,日前,因"苏瑞效应"高跟鞋甚至在萌娃们中掀起热潮风,而喜欢穿尖头狭紧的高跟 皮鞋就是足底发生胼胝常见原因之一,由此导致目前胼胝患者不仅数量上增,也日益年轻 化。因此用于预防或治疗胼胝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施用于人体表皮用于治疗 胼胝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医药领域,化妆品领域相关研究甚少,如申请号为201510022587.0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胼胝的药酊及其制备方法,是由黄精、皂角刺、三棱、莪术、地肤 子、鸦胆子、乙醇制备而成,该药酊局部搽于患处起到治疗作用。然而,诸如此医药类的产品 仅限施用于胼胝患者的局部患处,其对该患处及周围的皮肤在治疗的同时不能起到保湿和 嫩肤的功效,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重需求,且其中有些医用药品甚至对皮肤具有强烈的刺 激作用。 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安全、温和的化妆品,兼具预防和/或改善、治疗胼胝和对 皮肤起到保湿嫩肤的功效,以满足消费者的多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胼胝膏,兼具预防和/或改善、治疗胼胝 和对皮肤起到保湿嫩肤的功效。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种胼胝膏,所述胼胝膏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中药组合物:1~12份, 乳化剂:2. 5~13份, 保湿剂:3~8份, 润肤剂:3. 4~13. 5份, 增稠剂:0· 35~1. 4份, 防腐剂:0· 02~0· 1份, 去离子水:40~95份; 所述保湿剂中包含1~5份的甘油和7~13份的丙二醇;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蜂胶、红花、牡丹皮、地骨皮的混合提取物,所述蜂胶、红花、牡 丹皮、地骨皮的重量份配比为2~4 :1~3 :0. 5~1. 5 :1~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为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鲸蜡硬脂 醇或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湿剂还含有油橄榄(0LEA EUR0PAEA)果油、透明质酸钠或芦芭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肤剂为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 /癸酸甘油三酯或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或丙烯酰二甲基牛 磺酸铵/VP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防腐剂为甲基异噻唑啉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胼胝膏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 1~1的水杨酸、0. 05~ 〇. 2的冰片、重量份数为0. 05~0. 2的樟脑、重量份数为0. 1~0. 3的维生素 Bl及重量份 数为3~7的乙醇。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胼胝膏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 2~0. 7的咖啡因、环糊 精,其有助于增强该胼胝膏促进组织循环的作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胼胝膏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蜂胶、红花、牡丹皮、地骨皮的混合提取物,所述蜂胶、红花、牡 丹皮、地骨皮的重量份配比为2~4 :1~3 :0. 5~1. 5 :1~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胼胝膏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 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蜂胶、红花、牡丹皮、地骨皮的混合提取物,所述蜂胶、红花、牡 丹皮、地骨皮的重量份配比为2. 9~3. 1 :1· 9~2. 1 :0· 9~I. 1 :1· 9~2. 1。 以上化妆品组分中所述的名称均为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Interntionl Nomenclture Cosmetic Ingredient,INCI)所规定的名称,如:鲸錯硬脂醇、鲸錯硬脂基葡 糖苷、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 共聚物、咖啡因、环糊精。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胼胝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乳化剂、润肤剂加入油相锅,搅拌并加热至80~85°C溶解均匀; (2)先将红花、牡丹皮、地骨皮按照重量份配比分别粉碎、混合,得混合物,将混合 物及甘油、丙二醇、去离子水加入提取装置中,在65~85°C煎煮3~6小时,再冷却至40°C 以下,加入粉碎好的蜂胶,浸提3~4小时后过滤,保留过滤液,并将过滤液抽入乳化锅中; (3)将增稠剂加入到步骤⑵的乳化锅中,保持中速均质4~6分钟,再中速搅拌 9~12分钟; (4)将油相锅中的原料抽入步骤⑶中的乳化锅中,中速均质6~8分钟,保温 14~16分钟,真空冷却至35~45°C后依次加入防腐剂,搅拌5~10分钟后出料,即得所 述的胼胝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胼胝膏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和步骤(4)所述中速的 转速为40~50转/分钟。在该转速下搅拌或均质更有利于提高乳化效率,维持膏体良好 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胼胝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A相加入油相锅,搅拌并加热至80~85°C溶解均匀; (2)先将红花、牡丹皮、地骨皮(按照重量份配比)分别粉碎、混合,得混合物,将混 合物及B相中的甘油、丙二醇、去离子水加入提取装置中,在65~85°C煎煮3~6小时,再 冷却至40°C以下,加入粉碎好的蜂胶,浸提3~4小时后过滤,保留过滤液,并将过滤液抽入 乳化锅中; (3)将D相加入到步骤⑵的乳化锅中,保持中速均质4~6分钟,再中速搅拌9~ 12分钟; (4)将油相锅中的A相抽入步骤(3)中的乳化锅中,中速均质6~8分钟,保温 14~16分钟,真空冷却至35~45°C后依次加入C相和E相,搅拌5~10分钟后出料,即 得所述的胼胝膏。 本专利技术胼胝膏的制备方法直接将配方本身含有的原料(甘油、丙二醇)作为该配 方含有的中药(红花、牡丹皮、地骨皮、蜂胶)有效成分提取溶剂,不仅省略了外界引入的提 取溶剂去除步骤,且减少了其他杂质的引入,有效控制过敏原。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胼胝膏,其作用原理如下: 中医认为,胼胝是由于"热脚下水见风,以致气滞血枯,不荣其表,故皮涩厚而成 胼。"西医认为,其因患处长期受压,摩擦,致使患处灶状表皮松解性过度角化。故,当机体无 法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时,利用外界物质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软化角质,及补充一些机体 恢复所需的营养物质可预防和治疗胼胝。 蜂胶,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所分泌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粘性物质,含有多种 有效成分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中华本草》记载,蜂胶具有润肤生肌、消炎止痛、软化角化 组织、改善微循环之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功效,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可扩 张血管,改善机体的微循环,减轻血液循环障碍;牡丹皮,善清血,而又活血,因而有凉血散 瘀的功效,使血流畅而不留瘀,血热清而不妄行;地骨皮,具有凉血除蒸、解热、抗菌至功效。 本专利技术胼胝膏,以蜂胶、红花、牡丹皮、地骨皮按特定配比提取的混合物为配方中 主要的活性成分,其中蜂胶为君药,红花、牡丹皮为臣药,地骨皮为佐药,四者协同增效,共 同起到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补充机体缺失的营养物质,软化患处角质,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胼胝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中药组合物:1~12份,乳化剂:2.5~13份,保湿剂:9~23.5份,润肤剂:3.4~13.5份,增稠剂:0.35~1.4份,防腐剂:0.02~0.1份,去离子水:40~95份;所述保湿剂中包含1~5份的甘油和7~13份的丙二醇;所述中药组合物为蜂胶、红花、牡丹皮、地骨皮的混合提取物,所述蜂胶、红花、牡丹皮、地骨皮的重量份配比为2~4:1~3:0.5~1.5: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群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丹奇日用化工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