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主要包括针头、针管、手柄和约束带,针头固定连接在针管的一端,手柄固定连接在针管的另一端,手柄上设有导丝孔和密封盖,约束带有2条,其中一条与手柄固定连接,另一条固定连接在针管的中部,针管的内侧设有弹性套管,弹性套管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弹性套管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圈和单向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防止血液流出污染工作台,降低了感染的风险;可以对治疗器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治疗器移动扎破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
技术介绍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的中部,由一间隔分为左右两个腔室,每个腔室又分为位于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两部分,心房收集入心血液,心室射血出心。心血管包括心脏和血管,其中血管又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曝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或皮肤上开辟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如血管造影机、透视机等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大多采用的是用一次性注射器刺入血管,然后将针筒从针管上拔出,最后再将导丝通过针管送入血管内。这样虽然能够达到将导丝送入血管的目的,但是在拔出针筒插入导丝时,血管中的血液会通过导丝和针管之间的间隙不断的流出,不但污染了工作台,而且极易导致感染,给医生的手术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另外,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时刻注意针管的位置,若针管移动后将血管刺破,容易导致操作失败,给医生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以解决在心血管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血液外流、针管容易移动等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主要包括针头、针管、手柄和约束带,所述的针头固定连接在针管的一端,所述的手柄固定连接在针管的另一端,手柄上设有导丝孔和密封盖,所述的约束带有2条,其中一条与手柄固定连接,另一条固定连接在针管的中部,所述的针管的内侧设有弹性套管,所述的弹性套管的一端与手柄连接,弹性套管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圈和单向瓣,所述的弹性套管的内径与导丝的直径相等,所述的弹性套管的孔道与导丝孔为同轴孔,所述的密封圈由医用橡胶或医用硅胶制成,密封圈的厚度为1.5?2.5_,密封圈的孔径小于导丝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的针管是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所述的弹性套管是由透明橡胶材料制成的,可以方便医生观察,进行精确操作。优选的,所述的手柄和针管的外侧设有防滑纹,方便医生的使用。优选的,所述的2条约束带上均设有尼龙搭扣,方便医生进行快速操作。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圈上的孔道为圆锥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单向瓣、密封圈和弹性套管的结合,能够有效防止血液流出污染工作台,降低了感染的风险;2、用密封圈代替了现有介入治疗器应用的橡胶薄膜,解决了橡胶薄膜制作工艺复杂,较薄容易破损,较厚不易扎破的问题;3、加入了 2条约束带,可以对治疗器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治疗器移动扎破血管,导致治疗失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头;2、针管;3、手柄;4、约束带;5、导丝孔;6、密封盖;7、弹性套管;8、密封圈;9、单向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主要包括针头1、针管2、手柄3和约束带4,所述的针头1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一端,所述的手柄3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另一端,手柄3上设有导丝孔5和密封盖6,所述的约束带4有2条,其中一条与手柄3固定连接,另一条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中部,所述的针管2的内侧设有弹性套管7,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一端与手柄3连接,弹性套管7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圈8和单向瓣9。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内径与导丝的直径相等,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孔道与导丝孔5为同轴孔,所述的密封圈8由医用橡胶制成,密封圈8的厚度为1.5_,密封圈8的孔径小于导丝的直径。所述的针管2是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所述的弹性套管7是由透明橡胶材料制成的。所述的手柄3和针管2的外侧设有防滑纹。所述的2条约束带4上均设有尼龙搭扣。所述的密封圈8上的孔道为圆锥形。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主要包括针头1、针管2、手柄3和约束带4,所述的针头1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一端,所述的手柄3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另一端,手柄3上设有导丝孔5和密封盖6,所述的约束带4有2条,其中一条与手柄3固定连接,另一条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中部,所述的针管2的内侧设有弹性套管7,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一端与手柄3连接,弹性套管7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圈8和单向瓣9。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内径与导丝的直径相等,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孔道与导丝孔5为同轴孔,所述的密封圈8由医用硅胶制成,密封圈8的厚度为2.5_,密封圈8的孔径小于导丝的直径。所述的针管2是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所述的弹性套管7是由透明橡胶材料制成的。所述的手柄3和针管2的外侧设有防滑纹。所述的2条约束带4上均设有尼龙搭扣。所述的密封圈8上的孔道为圆锥形。本技术采用弹性套管7、密封圈8和单向瓣9的组合式密封,可以有效阻止血液从缝隙中流出,污染工作台,从而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降低了感染的风险,并且本技术对导丝产生的阻力较小,不会对导丝的插入或拔出产生影响。本技术通过2个约束带4的双重固定,能够使治疗器更加有效的固定在人体上,不会产生移动,约束带4上设有尼龙搭扣,方便医生进行快速操作。所述的针管2和弹性套管7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医生能够观察到导丝的状况,方便进行更加精确的操作。所述的针管2和手柄3的外侧均设有防滑纹,可以防止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手滑的状况,避免影响医生操作。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做的举例,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但凡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针头(1)、针管(2)、手柄(3)和约束带(4),所述的针头(1)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一端,所述的手柄(3)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另一端,手柄⑶上设有导丝孔(5)和密封盖(6),所述的约束带⑷有2条,其中一条与手柄(3)固定连接,另一条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中部,所述的针管(2)的内侧设有弹性套管(7),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一端与手柄(3)连接,弹性套管(7)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圈(8)和单向瓣(9),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内径与导丝的直径相等,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孔道与导丝孔(5)为同轴孔,所述的密封圈⑶由医用橡胶或医用硅胶制成,密封圈⑶的厚度为1.5?2.5_,密封圈(8)的孔径小于导丝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管(2)是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所述的弹性套管(7)是由透明橡胶材料制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3)和针管(2)的外侧设有防滑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条约束带(4)上均设有尼龙搭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8)上的孔道为圆锥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主要包括针头、针管、手柄和约束带,针头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针头(1)、针管(2)、手柄(3)和约束带(4),所述的针头(1)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一端,所述的手柄(3)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另一端,手柄(3)上设有导丝孔(5)和密封盖(6),所述的约束带(4)有2条,其中一条与手柄(3)固定连接,另一条固定连接在针管(2)的中部,所述的针管(2)的内侧设有弹性套管(7),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一端与手柄(3)连接,弹性套管(7)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圈(8)和单向瓣(9),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内径与导丝的直径相等,所述的弹性套管(7)的孔道与导丝孔(5)为同轴孔,所述的密封圈(8)由医用橡胶或医用硅胶制成,密封圈(8)的厚度为1.5~2.5mm,密封圈(8)的孔径小于导丝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旺波,
申请(专利权)人:曹旺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