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包括针管、推柄、推杆、活塞和针头,活塞为弧形活塞,活塞通过对称分布的推杆与推柄相连;针管底部的弧度与活塞的弧度一致;针管的下方设有硅胶壳,硅胶壳包括圆环以及设于圆环两侧的L型支架,L型支架内侧设有脱脂棉,圆环内圆的直径与针头直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避免血液流出,避免了交叉感染,不易刺破血管,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经常采用介入的方式治疗心脏缺损等疾病。在给病人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大多使用注射器推注介质,一方面由于介入介质稍粘稠,这样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另一方面大多用穿刺针直接刺入血管,然后卸下注射器,再插入导丝,这样会流出很多血液,污染工作面,导致交叉感染,且在插导丝过程中穿刺针容易刺破血管,导致操作失败,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CN 201920794 U公开了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器,其包括注射器和针体,针体外设有胶套,胶套前端设有胶塞,胶塞根部设有弹力夹,但在给病人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并不能够完全避免血液流出,而且介入介质时仍有一定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避免血液流出,避免了交叉感染,不易刺破血管,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包括针管、推柄、推杆、活塞和针头,活塞为弧形活塞,活塞通过对称分布的推杆与推柄相连;针管底部的弧度与活塞的弧度一致;针管的下方设有硅胶壳,硅胶壳包括圆环以及设于圆环两侧的L型支架,L型支架内侧设有脱脂棉,圆环内圆的直径与针头直径相匹配。所述L型支架通过粘结层与针管底部相连。所述活塞的弧度为2-2.5rad。所述的弧形活塞和对称分布的推杆,减少了推入介质时的阻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质量。所述的针管底部的弧度与活塞的弧度一致,利于将介质都推入心血管中,避免介质浪费。所述的硅胶壳利于对针管及针头进行定位。在给病人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将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置于合适的位置,将针头刺入血管,流出的血液被脱脂棉吸收,然后将针管与L型支架的接触面剥离,抽出针管及针头,自圆环中心的孔插入导丝即可。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避免血液流出,避免了交叉感染,不易刺破血管,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管;2、推柄;3、推杆;4、活塞;5、L型支架;6、圆环;7、针头;8、脱脂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包括针管1、推柄2、推杆3、活塞4和针头7,活塞4为弧形活塞4,活塞4通过对称分布的推杆3与推柄2相连;针管I底部的弧度与活塞4的弧度一致;针管I的下方设有硅胶壳,硅胶壳包括圆环6以及设于圆环6两侧的L型支架5,L型支架5内侧设有脱脂棉8,圆环6内圆的直径与针头7直径相匹配。所述L型支架5通过粘结层与针管I底部相连。所述活塞4的弧度为2rad。所述的弧形活塞4和对称分布的推杆3,减少了推入介质时的阻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质量。所述的针管I底部的弧度与活塞4的弧度一致,利于将介质都推入心血管中,避免介质浪费。所述的硅胶壳利于对针管I及针头7进行定位。在给病人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时,将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置于合适的位置,将针头7刺入血管,流出的血液被脱脂棉8吸收,然后将针管I与L型支架5的接触面剥离,抽出针管I及针头7,自圆环6中心的孔插入导丝即可。【主权项】1.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包括针管(1)、推柄(2)、推杆(3)、活塞(4)和针头(7),其特征在于:活塞⑷为弧形活塞(4),活塞(4)通过对称分布的推杆(3)与推柄(2)相连;针管(1)底部的弧度与活塞(4)的弧度一致;针管(1)的下方设有硅胶壳,硅胶壳包括圆环(6)以及设于圆环(6)两侧的L型支架(5),L型支架(5)内侧设有脱脂棉(8),圆环(6)内圆的直径与针头(7)直径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L型支架(5)通过粘结层与针管(1)底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4)的弧度为2-2.5rad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本技术所述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包括针管、推柄、推杆、活塞和针头,活塞为弧形活塞,活塞通过对称分布的推杆与推柄相连;针管底部的弧度与活塞的弧度一致;针管的下方设有硅胶壳,硅胶壳包括圆环以及设于圆环两侧的L型支架,L型支架内侧设有脱脂棉,圆环内圆的直径与针头直径相匹配。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避免血液流出,避免了交叉感染,不易刺破血管,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IPC分类】A61M25/09, A61B17/34【公开号】CN205019134【申请号】CN201520772384【专利技术人】宋静茹 【申请人】宋静茹【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血管介入治疗装置,包括针管(1)、推柄(2)、推杆(3)、活塞(4)和针头(7),其特征在于:活塞(4)为弧形活塞(4),活塞(4)通过对称分布的推杆(3)与推柄(2)相连;针管(1)底部的弧度与活塞(4)的弧度一致;针管(1)的下方设有硅胶壳,硅胶壳包括圆环(6)以及设于圆环(6)两侧的L型支架(5),L型支架(5)内侧设有脱脂棉(8),圆环(6)内圆的直径与针头(7)直径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静茹,
申请(专利权)人:宋静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