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792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键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键帽、弹簧、卡板、动触片、静片、扣板、扣簧、互相接合的盖板和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式导电片,所述盖板和底座都是绝缘材料,底座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自锁式导电片位于凹槽内,凹槽底部设有插孔,所述动触片与自锁式导电片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开关
技术介绍
琴键式开关由于结构简单和其可靠性,运用到很多电器和机床上。如图1,传统的琴键式开关其接线端外露,且外壳为金属,容易产生短路和触电的危险;接线端与导线接线麻烦;内部工作情况难以观察,不便检验产品工作可靠性。带有点动键和复位键的琴键式开关其接线端繁多,给生产者、维修者在接线时带来麻烦。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我们研制了一种改进的按键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开关,有效解决传统的琴键式开关其接线端外露,且外壳为金属,导致的容易产生短路和触电的危险、接线端与导线接线麻烦的问题;有效解决传统的琴键式开关内部工作情况难以观察,导致的不便检验产品工作可靠性的问题;有效解决传统的带有点动键和复位键的琴键式开关其接线端繁多,导致的给生产者、维修者在接线时带来麻烦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按键开关,包括键帽1、弹簧2、卡板3、动触片4、静片5、扣板6、扣簧7、互相接合的盖板8和底座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式导电片10,所述盖板8和底座9都是绝缘材料,底座9上设有若干凹槽91,所述自锁式导电片10位于凹槽91内,凹槽91底部设有插孔92,所述动触片4与自锁式导电片10电连接。所述底座9底部对应动触片4处设有观察孔93。所述动触片4包括固定部41、动作部42以及连接固定部和动作部的连接部43,动触片4的开口向下,动作部42闭合位置对应静片。所述自锁导电片10包括第一导电片101、第二导电片102、第四导电片104、第五导电片105、第七导电片107、第八导电片108,还包括位于凹槽91内并不与动触片4电连接的自锁式的第三导电片103和自锁式的第六导电片106,第一导电片101、第四导电片104和第五导电片105相互电连接,第二导电片102、第七导电片107和第八导电片108相互电连接;所述动触片4包括第一动触片401、第二动触片402、第三动触片403、第四动触片404,所述第一动触片401与第一导电片101电连接,第二动触片402与第二导电片102电连接,第三动触片403与第五导电片105电连接,第四动触片404与第七导电片107电连接;所述静片5包括第一静片51和第二静片52,第一静片51与第六导电片106电连接,第一静片51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动触片401的动作部和第四动触片404的动作部,第二静片52与第三导电片103电连接,第二静片52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二动触片402的动作部和第三动触片403的动作部;所述卡板3包括第一卡板31、第二卡板32和第三卡板33,所述弹簧2包括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22和第三弹簧23,所述键帽1包括常触键帽11、复位键帽12和点触键帽13 ;所述第一卡板31 —端与常触键帽11连接,另一端穿过盖板8,第一弹簧21套在第一卡板31上并位于盖板8上方;所述第二卡板32 —端与复位键帽12连接,另一端穿过盖板8,第二弹簧22套在第二卡板32上并位于盖板8上方;所述第三卡板33 —端与点触键帽13连接,另一端穿过盖板8,第一弹簧23套在第三卡板33上并位于盖板8上方;第一卡板31按下时能同时按动第一动触片401的动作部和第二动触片402的动作部,第三卡板33按下时能同时按动第三动触片403的动作部和第四动触片404的动作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该按键开关包括键帽、弹簧、卡板、动触片、静片、扣板、扣簧、互相接合的盖板和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式导电片,所述盖板和底座都是绝缘材料,底座上设有若干凹槽,所述自锁式导电片位于凹槽内,凹槽底部设有插孔,所述动触片与自锁式导电片电连接。本技术的按键开关的外壳为绝缘材料,接线端不外露,不容易产生短路和触电的危险;接线端为自锁式导电片,安装简便快捷。所述底座底部对应动触片处设有观察孔。底座对应动触片处设有观察孔,便于观察内部工作情况,便于检验产品工作可靠性。所述动触片包括固定部、动作部以及连接固定部和动作部的连接部,动触片的开口向下,动作部闭合位置对应静片,结构紧凑,使得开关能设计得更小。所述自锁导电片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四导电片、第五导电片、第七导电片、第八导电片,还包括位于凹槽内并不与动触片电连接的自锁式的第三导电片和自锁式的第六导电片,第一导电片、第四导电片和第五导电片相互电连接,第二导电片、第七导电片和第八导电片相互电连接;所述动触片包括第一动触片、第二动触片、第三动触片、第四动触片,所述第一动触片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第二动触片与第二导电片电连接,第三动触片与第五导电片电连接,第四动触片与第七导电片电连接;所述静片包括第一静片和第二静片,第一静片与第六导电片电连接,第一静片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动触片的动作部和第四动触片的动作部,第二静片与第三导电片电连接,第二静片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二动触片的动作部和第三动触片的动作部;所述卡板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所述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键帽包括常触键帽、复位键帽和点触键帽;所述第一卡板一端与常触键帽连接,另一端穿过盖板,第一弹簧套在第一卡板上并位于盖板上方;所述第二卡板一端与复位键帽连接,另一端穿过盖板,第二弹簧套在第二卡板上并位于盖板上方;所述第三卡板一端与点触键帽连接,另一端穿过盖板,第一弹簧套在第三卡板上并位于盖板上方;第一卡板按下时能同时按动第一动触片的动作部和第二动触片的动作部,第三卡板按下时能同时按动第三动触片的动作部和第四动触片的动作部。传统的琴键式开关有7个接线端要另外接线;而本技术只有第三导电片、第五导电片、第六导电片、第八导电片这四个接线端需要另外接线,需要另外接线的接线端少,给生产者、维修者在接线时带来便利。这样能有效解决传统的琴键式开关其接线端外露,且外壳为金属,导致的容易产生短路和触电的危险、接线端与导线接线麻烦的问题;有效解决传统的琴键式开关内部工作情况难以观察,导致的不便检验产品工作可靠性的问题;有效解决传统的带有点动键和复位键的琴键式开关其接线端繁多,导致的给生产者、维修者在接线时带来麻烦的问题,并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美观耐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产品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的动触片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底座及其内部零部件组合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底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至6,本技术包括键帽1、弹簧2、卡板3、动触片4、静片5、扣板6、扣簧7、互相接合的盖板8和底座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式导电片10,所述盖板8和底座9都是绝缘材料,底座9上设有若干凹槽91,所述自锁式导电片10位于凹槽91内,凹槽91底部设有插孔9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开关,包括键帽(1)、弹簧(2)、卡板(3)、动触片(4)、静片(5)、扣板(6)、扣簧(7)、互相接合的盖板(8)和底座(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式导电片(10),所述盖板(8)和底座(9)都是绝缘材料,底座(9)上设有若干凹槽(91),所述自锁式导电片(10)位于凹槽(91)内,凹槽(91)底部设有插孔(92),所述动触片(4)与自锁式导电片(10)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学曾军荣奉言生师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名迪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