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6699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包括运动控制单元、伺服电机(1)、底座(2)和设置在底座(2)一侧的立板(3),底座(2)上设置有导轨,导轨包括有X轴导轨(4)、Y轴导轨(5)和Z轴导轨(6),Y轴导轨(5)上固定设置有夹具(8),夹具(8)上端设置有置料夹(9),夹具(8)一侧面的内侧设置有A转轴(10),夹具(8)另一侧面的内侧设置有B轴导轨(11)立板(3)上设置有第一视觉模块(12)、第二视觉模块(13)和第三视觉模块(14),第一、第二和第三视觉模块均包括工业相机(15)和光源(16);运动控制单元内设置有图像处理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产品外观检测与测量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视觉五轴六面产品外观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产品外观检测生产线上,产品的外观检测一般是人用肉眼的方式来进行识别,而测量则是通过卡尺的方式对其它进行测量。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人为因素导致衡量标准不统一,长时间的视觉疲劳导致误判时有发生,随着光、机、电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机器代替人工进行检测与测量已成为了一个趋势。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引入了机器视觉,在一部分产品的质量控制上,机器视觉以其高效率、高准确率以及低成本等绝对优势给许多传统行业带来了技术革新,但是,这仍然只是在其中一小部分非常局限的产品种类中实现,在绝大多数种类的产品中,产品的外观检测一直是视觉领域一个难以攻破的难题,一是产品本身的多样化以及其带来的缺陷的多样化,很难以一个严格的判断标准来对其进行定义,从而带来检测的难度;二是产品本身需要做到全检,当前的视觉系统绝大部分都是部分检测,少数做到全检的系统也只能以多工位的方式来呈现,但是带来的是产线复杂度的提高和成本的上升以及检测效率的下降。在2015.06.03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467791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产品外观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定位装置,位于支撑架形成的空间的下方并固定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上,用于固定待检测产品;背面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模组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背面检测装置的检测镜头正对待检测产品的背面;两个侧面检测装置,分别通过第二模组和第三模组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装置中任一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外侧;两个侧面检测装置的检测镜头关于待检测产品的中心对称并与相对的侧面相距设定距离;主控器,与所述背面检测装置和两个侧面检测装置电连接;在接收到所述主控器的控制信号后,所述背面检测装置在第一模组上沿设定路线运动,两个侧面检测装置分别在第二模组和第三模组上沿设定路线运动。本专利技术将待检测产品的检测区域划分为三部分,并针对每部分进行最优扫描路径规划,根据规划的路径背面检测装置和两个侧面检测装置同时进行连续扫描,并将获取的图像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进而给出检测结果但是,其最终仍未达到全面检测的理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已达到针对不同尺寸的产品,在同一工位即可高效的对该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并具有低成本、高准确性的优点的目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包括运动控制单元、伺服电机、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立板,所述运动控制单元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器或工控机,所述导轨包括有X轴导轨、Y轴导轨和Z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通过滑块设置在所述X轴导轨上,所述Y轴导轨上固定设置有夹具,所述X轴导轨控制所述夹具左右移动,所述Y轴导轨控制所述夹具前后移动,所述Z轴导轨通过Z轴气缸设置有在底座上,其控制所述夹具上下移动;所述夹具上端设置有置料夹,所述夹具一侧面的内侧设置有A转轴,所述A转轴控制所述置料夹360°旋转,所述夹具另一侧面的内侧设置有B轴导轨,所述B轴导轨限制所述置料夹与水平方向呈±35°夹角,所述X轴导轨、Y轴导轨、Z轴气缸、A转轴和B轴导轨均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第一视觉模块、第二视觉模块和第三视觉模块,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视觉模块均包括工业相机和光源;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内设置有图像处理器。本技术基于五轴六面特殊的导轨与视觉模块相结合的设计,取代了以往产品外观检测系统多工位设计这种复杂的装置,具有设计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同时,又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中无法做到全检的缺点,具有精度高,全面无死角检测的优势。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端。以方便更好的控制各个导轨,并不占用工作的空间。进一步地,所述X轴导轨设置有两条,其分别设置为螺纹丝杆导轨。两条X轴导轨使其运动更稳定,而螺纹丝杆更进一步的提高稳定性,也使其获得更加精度的拍照和检测结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视觉模块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二视觉模块和第三视觉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视觉模块的两侧,其分别与所述第一视觉模块呈30° -60°角度设置。视觉模块的左边、中间、右边的设置,以使拍照的效果更多角度,更加全面。本技术设计出五轴六面的外观检测,具有检测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同时,又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中无法做到全检的缺点,具有精度高,全面无死角检测的优势。【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夹具的示意图。图中:1-伺服电机;2-底座;3-立板;4-X轴导轨;5-Y轴导轨;6_Ζ轴导轨;7_滑块;8-夹具;9_置料夹;10-Α转轴;11_Β轴导轨;12-第一视觉模块;13-第二视觉模块;14_第三视觉模块;15_工业相机;16_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包括运动控制单元、伺服电机1、底座2和设置在底座2 —侧的立板3,伺服电机1设置在底座2的底端,运动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器或工控机,运动控制单元与伺服电机1相连接,底座2上设置有导轨,导轨包括有X轴导轨4、Υ轴导轨5和Ζ轴导轨6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品外观检测装置,包括运动控制单元、伺服电机(1)、底座(2)和设置在所述底座(2)一侧的立板(3),所述运动控制单元与所述伺服电机(1)相连接,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器或工控机,所述导轨包括有X轴导轨(4)、Y轴导轨(5)和Z轴导轨(6),所述Y轴导轨(5)通过滑块(7)设置在所述X轴导轨(4)上,所述Y轴导轨(5)上固定设置有夹具(8),所述X轴导轨(4)控制所述夹具(8)左右移动,所述Y轴导轨(5)控制所述夹具(8)前后移动,所述Z轴导轨(6)通过Z轴气缸设置有在底座(2)上,其控制所述夹具(8)上下移动;所述夹具(8)上端设置有置料夹(9),所述夹具(8)一侧面的内侧设置有A转轴(10),所述A转轴(10)控制所述置料夹(9)360°旋转,所述夹具(8)另一侧面的内侧设置有B轴导轨(11),所述B轴导轨(11)限制所述置料夹(9)与水平方向呈±35°夹角,所述X轴导轨(4)、Y轴导轨(5)、Z轴气缸、A转轴(10)和B轴导轨(11)均与所述伺服电机(1)相连接;所述立板(3)上设置有第一视觉模块(12)、第二视觉模块(13)和第三视觉模块(14),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视觉模块均包括工业相机(15)和光源(16);所述运动控制单元内设置有图像处理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治峰黄猛
申请(专利权)人:科为升视觉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