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6600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为一种使滤板的边缘处设有防止污物流出的机构从而使得除污效果较好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包括除污机本体、链轮、导轨和滤板,导轨安装在除污机本体的侧壁上,滤板的底部两侧装有链轮,滤板通过链轮与导轨滑动配合,滤板包括多个长条形的滤板组件,每个滤板组件与彼此相邻的滤板组件转动配合,还包括挡片,挡片安装在每个滤板组件的边缘两侧,从而防止滤板上的污泥等其他杂物顺着滤板与导轨之间的缝隙漏出,进一步提高过滤的效果,由于滤板在机体中的运行并非水平,所以通过将挡片制成柔性材料或异形结构可防止滤板在非水平运行时,每个相邻滤板组件之间出现间隙,进一步防止了污泥从滤板上漏下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来拦截和去除污水中细小漂浮物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
技术介绍
目前实用的网格格栅除污机通常包括一个由链轮和链条结构驱动的密闭的上、下循环运动的网板链,运行过程中使污水从一侧的网板格栅进去,清水从另一侧的网板格栅出来,污物滞留在进水侧的网板格栅外表面,当进水侧的网板运行顶部时,再通过清理装置对滞留在网板表面的污物进行清理。现有技术的网格格栅除污机如图1所示,包括除污机本体0.1、链轮0.2、导轨0.3和滤板0.4,所述导轨0.3安装在除污机本体0.1的侧壁上,所述滤板0.4的底部装有链轮0.2,所述滤板0.4通过链轮0.2与导轨0.3滑动配合。这样的结构必然存在的问题是滤板0.4与导轨0.3之间存在间隙,使得淤泥和污物顺滤板0.4与导轨0.3之间存在的间隙进入清理后的水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现有技术的内径流格栅除污机的除污效果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滤板的边缘处设有防止污物流出的机构从而使得除污效果较好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包括除污机本体、链轮、导轨和滤板,所述导轨安装在除污机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滤板的底部两侧装有链轮,所述滤板通过链轮与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滤板包括多个长条形的滤板组件,所述每个滤板组件与彼此相邻的滤板组件转动配合,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安装在每个滤板组件的边缘两侧。作为改进,所述挡片为矩形且由柔性材料制成。作为改进,所述的挡片为异形结构且由刚性材料制成。作为改进,所述的异形结构是指每个挡片的一端为弧形凹面,另一端为弧形凸面且凹面与凸面的弧度相同。作为改进,所述的挡片与滤板组件之间为可拆式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的可拆式连接是指插接。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通过在每个滤板组件的边缘两侧安装有挡片,从而防止滤板上的污泥等其他杂物顺着滤板与导轨之间的缝隙漏出,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过滤的效果,同时由于滤板在机体中的运行并非水平,所以通过将挡片制成柔性材料或者异形结构可以防止滤板在非水平运行时,每个相邻滤板组件之间出现间隙,进一步的防止了污泥从滤板上漏下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内径流格栅除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的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的B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的挡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现有技术:0.1、除污机本体,0.2、链轮,0.3、导轨,0.4、滤板。本技术:1、除污机本体,2、链轮,3、导轨,4、滤板,4.1、滤板组件,5、挡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6所示,一种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包括除污机本体1、链轮2、导轨3和滤板4,所述导轨3安装在除污机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滤板4的底部两侧装有链轮2,所述滤板4通过链轮2与导轨3滑动配合,所述滤板4包括多个长条形的滤板组件4.1,所述每个滤板组件4.1与彼此相邻的滤板组件4.1转动配合,还包括挡片5,所述挡片5安装在每个滤板组件4.1的边缘两侧。所述挡片5为矩形且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挡片5为异形结构且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的异形结构是指每个挡片5的一端为弧形凹面,另一端为弧形凸面且凹面与凸面的弧度相同。所述的挡片5与滤板组件4.1之间为可拆式连接。所述的可拆式连接是指插接。通过在每个滤板组件的边缘两侧安装有挡片,从而防止滤板上的污泥等其他杂物顺着滤板与导轨之间的缝隙漏出,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过滤的效果,同时由于滤板在机体中的运行并非水平,所以通过将挡片制成柔性材料或者异形结构可以防止滤板在非水平运行时,每个相邻滤板组件之间出现间隙,进一步的防止了污泥从滤板上漏下的情况发生。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包括除污机本体(1)、链轮(2)、导轨(3)和滤板(4),所述导轨(3)安装在除污机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滤板(4)的底部两侧装有链轮(2),所述滤板(4)通过链轮(2)与导轨(3)滑动配合,所述滤板(4)包括多个长条形的滤板组件(4.1),所述每个滤板组件(4.1)与彼此相邻的滤板组件(4.1)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片(5),所述挡片(5)安装在每个滤板组件(4.1)的边缘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5)为矩形且由柔性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片(5)为异形结构且由刚性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形结构是指每个挡片(5)的一端为弧形凹面,另一端为弧形凸面且凹面与凸面的弧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片(5)与滤板组件(4.1)之间为可拆式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式连接是指插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为一种使滤板的边缘处设有防止污物流出的机构从而使得除污效果较好的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包括除污机本体、链轮、导轨和滤板,导轨安装在除污机本体的侧壁上,滤板的底部两侧装有链轮,滤板通过链轮与导轨滑动配合,滤板包括多个长条形的滤板组件,每个滤板组件与彼此相邻的滤板组件转动配合,还包括挡片,挡片安装在每个滤板组件的边缘两侧,从而防止滤板上的污泥等其他杂物顺着滤板与导轨之间的缝隙漏出,进一步提高过滤的效果,由于滤板在机体中的运行并非水平,所以通过将挡片制成柔性材料或异形结构可防止滤板在非水平运行时,每个相邻滤板组件之间出现间隙,进一步防止了污泥从滤板上漏下的情况发生。【IPC分类】B01D33/333【公开号】CN205007710【申请号】CN201520759355【专利技术人】陆纯, 潘海龙, 包向明, 许文杰, 钮敏科, 宋市均 【申请人】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3日【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内径流格栅除污机,包括除污机本体(1)、链轮(2)、导轨(3)和滤板(4),所述导轨(3)安装在除污机本体(1)的侧壁上,所述滤板(4)的底部两侧装有链轮(2),所述滤板(4)通过链轮(2)与导轨(3)滑动配合,所述滤板(4)包括多个长条形的滤板组件(4.1),所述每个滤板组件(4.1)与彼此相邻的滤板组件(4.1)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片(5),所述挡片(5)安装在每个滤板组件(4.1)的边缘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纯潘海龙包向明许文杰钮敏科宋市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