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人造革,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端PU层、第一基布层、中端PU层和第二基布层,顶端PU层和中端PU层分别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顶端PU层包括顶面层和底面层,所述顶面层上设有聚氯乙烯薄膜层,底面层与第一基布层连接;所述第一基布层包括多组经线和多组纬线,所述的一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所述的一组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所述的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互交织,经线与纬线的交叉点处接触连接,且纬线的竹纤维线和聚苯硫醚纤维线之间的间距为0.05-0.2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耐腐蚀、强度大和使用寿命长的人造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造革,特别涉及一种耐腐蚀人造革。
技术介绍
市场上大多出售的沙发、座具等家具表面的包裹,或者制作床垫、坐垫,或者制作衣服都会采用人造革,用人造革来代替真皮,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以达到类似的外观效果。而目前市场上的人造革的耐腐蚀能力差,导致人造革使用寿命少。另外人造革具有比较差的强度,容易断裂,降低了人造革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耐腐蚀、强度大和使用寿命长的人造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种耐腐蚀人造革,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端PU层、第一基布层、中端层和第二基布层,顶端PU层和中端层分别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顶端PU层包括顶面层和底面层,所述顶面层上设有聚氯乙烯薄膜层,底面层与第一基布层连接;所述第一基布层包括多组经线和多组玮线,所述的一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所述的一组玮线包括第一玮线和第二玮线,且第一经线为涤纶线、第二经线为玻璃纤维线、第三经线为棉线;第一玮线为竹纤维线、第二玮线为聚苯硫醚纤维线;所述的经线和玮线垂直相互交织,经线与玮线的交叉点处接触连接,且玮线的竹纤维线和聚苯硫醚纤维线之间的间距为0.05-0.2mm ;所述第二基布层包括第四经线和第三玮线,所述第四经线为涤纶线、第三玮线为棉线,第二基布层由第四经线和第三玮线纵横交错编制而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组玮线分别置于第一组经线中第一经线的底面、第二经线的顶面和第三经线的底面,后连接第二组经线中第一经线的顶面、第二经线的底面和第三经线的顶面,以此类推相邻两条经线与同一组玮线的接触面相反的循环式垂直交错连接;所述的第二组玮线分别置于第一组经线中第一经线的顶面、第二经线的底面和第三经线的顶面,后连接第二组经线中第一经线的底面、第二经线的顶面和第三经线的底面以此类推相邻的两组玮线与同一条经线的接触面相反的循环式垂直交错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玮线的细度为0.l-0.2mm,所述第二玮线的细度为0.2-0.3mm,且所述的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的细度分别为0.1-0.3mm。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相邻经线的间隔距离为0.6-1.5mm。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相邻两组玮线中第一玮线的间隔距离为0.7-1.2mm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顶端HJ层和中端层分别均匀设置有透气孔,可以使人造革更加的透气,从而增加人造革的舒适度。2、本技术通过顶面层上设有聚氯乙烯薄膜层,聚氯乙烯薄膜层有很好的耐腐蚀能力,使得人造革的耐腐蚀能力更强。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经线为涤纶线、第二经线为玻璃纤维线、第三经线为棉线;第一玮线为竹纤维线、第二玮线为聚苯硫醚纤维线,涤纶线强度高、弹性好、耐热性强的特点,玻璃纤维线抗拉强度大、阻燃、抗腐蚀性强,棉强度高、透气性好;竹纤维线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和防臭功能,使皮革的使用更加安全;而竹纤维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瞬间吸水性,当人造革接触到水后,竹纤维立即将水吸收走;聚苯硫醚纤维线优异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通过经线和玮线的多组常规材料线组合的交织结果使其第一基布层分别具有各种合成纤维的理化特性,使其第一基布层具有强度大和使用寿命长等优良性能。4、本技术通过设置玮线的竹纤维线和聚苯硫醚纤维线之间的间距为0.05-0.2mm,若该间距太小,则影响第一基布层的透气效果,从而影响人造革的透气效果;若该间距太大,则影响第一基布层的强度,所以限定玮线的竹纤维线和聚苯硫醚纤维线之间的间距为0.05-0.2mm,在该范围内第一基布层的强度最大,从而使人造革的强度最好。5、本技术第二基布层由涤纶线和棉线纵横交错编制而成,可以保证第二基布层的强度足够强的前提下使第二基布层更加柔软,使人造革使用更加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耐腐蚀人造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顶端层1,第一基布层2,中端层3,第二基布层4,透气孔5,顶面层11,底面层12,聚氯乙烯薄膜层6,经线7,玮线8,第一经线71、第二经线72,第三经线73,第一玮线81,第二玮线82,第四经线21,第三玮线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3,一种耐腐蚀人造革,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端PU层1、第一基布层2、中端PU层3和第二基布层4,顶端PU层1和中端PU层3分别均匀设置有透气孔5 ;所述顶端层1包括顶面层11和底面层12,所述顶面层11上设有聚氯乙烯薄膜层6,底面层12与第一基布层2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顶端层1和中端PU层3分别均匀设置有透气孔5,可以使人造革更加的透气,从而增加人造革的舒适度。通过顶面层11上设有聚氯乙烯薄膜层6,聚氯乙烯薄膜层6有很好的耐腐蚀能力,使得人造革的耐腐蚀能力更强。所述第一基布层2包括多组经线7和多组玮线8,所述的一组经线7包括第一经线71、第二经线72和第三经线73,所述的一组玮线8包括第一玮线81和第二玮线82,且第一经线71为涤纶线、第二经线72为玻璃纤维线、第三经线73为棉线;第一玮线81为竹纤维线、第二玮线82为聚苯硫醚纤维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腐蚀人造革,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顶端PU层、第一基布层、中端PU层和第二基布层,顶端PU层和中端PU层分别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顶端PU层包括顶面层和底面层,所述顶面层上设有聚氯乙烯薄膜层,底面层与第一基布层连接;所述第一基布层包括多组经线和多组纬线,所述的一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所述的一组纬线包括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且第一经线为涤纶线、第二经线为玻璃纤维线、第三经线为棉线;第一纬线为竹纤维线、第二纬线为聚苯硫醚纤维线;所述的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互交织,经线与纬线的交叉点处接触连接,且纬线的竹纤维线和聚苯硫醚纤维线之间的间距为0.05‑0.2mm;所述第二基布层包括第四经线和第三纬线,所述第四经线为涤纶线、第三纬线为棉线,第二基布层由第四经线和第三纬线纵横交错编制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璐,冷雪峰,董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