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制作装置将标签形成用调色剂以所期望的形状转印到标签衬纸上并进行定影。标签衬纸具有剥离片、在剥离片上涂布粘着剂而形成的粘着剂层、和形成于粘着剂层上的涂覆层。涂覆层使用聚酯树脂的单体或低聚物和丙烯酸树脂的单体或低聚物中的至少一者或它们的混合物。涂覆层的厚度设为1~5μm的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标签衬纸、特别是在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制作所期望的尺寸的标签时使 用的。
技术介绍
以往的标签制作方法是首先在涂布有粘着剂的面能够剥离地贴附于剥离片上的 标签用纸上印刷图样。接着,用刀模将印刷有图样的标签用纸切割成任意的形状。一般采 用该方法。 相对于此,本申请人提出了通过电子照相方式来制作标签的方法(专利文献1)。 具体而言,在将粘着剂涂布于剥离片上而成的标签衬纸的标签形成区域上,通过电子照相 方式以任意的形状转印标签形成用调色剂。然后,进行加热处理(定影)而在标签形成区 域上形成标签用薄膜来制作标签。通过该方法能够按需地将标签制作成任意的形状。由于 在标签衬纸上形成所期望的形状的标签,所以没有必要进行切割。此外,用户通过将标签从 剥离片剥离能够容易地获得带粘着剂层的标签。 此外,该方法能够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进行标签形成(形成标签用薄膜) 和标签印刷(在所形成的标签用薄膜上印刷图样等而进行图像形成)这两者。因此,通过 该方法得到的带粘着剂层的标签以印刷有所需的图样的状态从标签制作装置(电子照相 方式的打印机)中排出。 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标签形成用调色剂的材料,提出了使用UV固化性树脂作为 粘合树脂。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与定影同时或在定影后立即进行UV照射来形成薄膜强度 高的标签用薄膜。在标签形成用调色剂的材料选定时,若使用分子量高的树脂则薄膜强度 提高,但是制造调色剂时的粉碎变得困难,调色剂的生产率变差。另一方面,若使用分子量 低、粉碎性良好的树脂则薄膜强度变弱。因此,通过使用UV固化性树脂作为标签形成用调 色剂,能够提高粉碎性和薄膜强度这两者。 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减慢搬送标签衬纸的搬送带的线速度来提高标签形 成用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密度。根据该方案,定影后的标签用薄膜的厚度可以得到 所期望的厚度。 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使用含有作为粘合树脂的具有100, 000以上的质均分子 量的聚乳酸的标签形成用调色剂。根据该方案,能够提供薄膜强度高的标签。 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包括通过紫外线照射使粘着剂层的除标签形成区域以外 的空白部固化的工序的标签的制作方法。根据该方案,在将标签用薄膜从剥离片剥离时,没 有多余的粘着剂附着在标签用薄膜上。因此,能够制作处理容易的标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4765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0-184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1-107418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12-108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5 :日本特开2012-1399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那样,在标签制作方法中涂布有粘着剂的衬纸变得必要。该带粘着剂的衬 纸若粘着剂露出到表面则会给标签制作装置(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内的衬纸的搬送等 带来障碍。因此,优选将粘着剂层的表面用粘着性低的层涂覆。 专利文献1的标签涂覆层是覆盖粘着剂层的层,是涂布偏氯乙烯的热塑性树脂粉 体并使其熔融、硬结而得到的透明标签基材。 在专利文献4中,设置了对粘着剂层表面进行涂覆而得到的涂覆层。是在涂布将 聚酯树脂与氧化钛熔融混炼并粉碎而成的粒子(D50(体积)8 μπι)后在160°C下将粉体熔融 从而对粘着剂层进行涂覆而得到的层。 在专利文献5中,没有设置涂覆层。粘着剂层中的除标签形成区域以外的空白部 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没有保持粘着力。 覆盖粘着剂层的表面的层即涂覆层优选在标签制作装置内使带粘着剂的衬纸的 搬送变得容易。此外,在标签制作后用户将标签用薄膜从标签衬纸剥离时,涂覆层必须追随 于标签形状而容易被切断(标签形状追随性)。 此外,该涂覆层优选为与标签用薄膜和粘着剂层的粘合性分别良好的层。这是由 于,在贴附标签用薄膜并使用后,进行剥离时,优选标签用薄膜、涂覆层、粘着剂层全部成为 一体而整洁地被剥离。 作为涂覆层的制作方法,考虑了使构成涂覆层的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利用涂 布器(使用辊在连续移动的带状的基材上涂装涂液的涂布装置)或敷料器(涂布从规定宽 度的间隙向下移动的试样的涂布器具)涂布该溶液而形成层。但是,在该方法中必须将挥 发的有机溶剂回收。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具有适合于标签制作装置内的衬纸的搬送、并且在 将标签从剥离片剥离时标签形状追随性良好、进而与标签用薄膜的粘合性、与粘着剂层的 粘合性良好的涂覆层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标签衬纸按照以下方式构成:其具有在至少一侧具 有能够将所附着的粘着剂剥离的剥离面的剥离片、层叠于上述剥离面上的粘着剂层、和层 叠于上述粘着剂层的与上述剥离片侧的面相反侧的面上的涂覆层,形成上述涂覆层的树脂 使用具有与构成标签形成用调色剂的树脂成分共同的结构的树脂和/或具有与构成上述 粘着剂的树脂成分共同的结构的树脂,所述标签形成用调色剂用于通过转印到上述涂覆层 的与上述粘着剂层侧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并进行定影来制作标签。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标签是在标签衬纸的面上转印标签形成用调 色剂并进行定影而成的带粘着剂层的标签。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标签衬纸的制造方法按照具有以下工序的方 式构成:粘着剂层形成工序,其对于在至少一侧具有能够将所附着的粘着剂剥离的剥离面 的剥离片,在该剥离面上层叠上述粘着剂;乳液调制工序,其使具有与构成标签形成用调 色剂的树脂成分共同的结构的树脂和/或具有与构成上述粘着剂的树脂成分共同的结构 的树脂分散到水中来调制乳液,所述标签形成用调色剂用于通过转印并进行定影来制作标 签;和乳液涂布工序,其将通过上述乳液调制工序得到的乳液涂布到上述粘着剂层上。【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标签制作装置的概略的图。 图2A是表示将标签衬纸用于标签制作装置中来制作标签的最初的工序的图。 图2B是表示图2A的下一工序的图。 图2C是表示图2B的下一工序的图。 图2D是表示图2C的下一工序的图。 图2E是表示图2D的下一工序的图。 图2F是表示图2E的下一工序的图。 图3A是表示浸渍涂覆的最初的工序的图。 图3B是表示图3A的下一工序的图。 图3C是表示图3B的下一工序的图。 图3D是表示图3C的下一工序的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用语进行说明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用语的定义》 标签制作装置是将标签形成用调色剂以所期望的形状转印到衬纸上并进行定影 的装置。具体而言,是在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中,除了印刷用的调色剂以外还具备标签形 成用调色剂,并具有在印字介质(后述的标签衬纸)的所期望的区域转印标签形成用调色 剂并进行定影的功能的装置。 标签形成用调色剂是为了形成薄膜状的标签而转印到印字介质(标签衬纸)的标 签形成区域的调色剂。通过与电子照相方式的显影、定影同样的工序进行标签形成用调色 剂的转印、定影。另外,标签形成用调色剂有时也简称为标签用调色剂。 标签衬纸是标签制作装置的印字介质,由剥离片(隔板)、形成于其上的粘着剂 层、和覆盖粘着剂层表面的涂覆层构成。标签制作装置能够接受的尺寸的标签衬纸预先在 工厂等中被制造,送至标签制作装置的用户。标签衬纸被供给到标签制作装置中,进行转 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标签衬纸,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在至少一侧具有能够将所附着的粘着剂剥离的剥离面的剥离片、层叠于所述剥离面上的粘着剂层、和层叠于所述粘着剂层的与所述剥离片侧的面相反侧的面上的涂覆层,形成所述涂覆层的树脂使用具有与构成标签形成用调色剂的树脂成分共同的结构的树脂和/或具有与构成所述粘着剂的树脂成分共同的结构的树脂,所述标签形成用调色剂用于通过转印到所述涂覆层的与所述粘着剂层侧的面相反侧的面上并进行定影来制作标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