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调心托辊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044 阅读:1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胶带输送设备上的全自动调心托辊组,它包括机架、左托辊支架、右托辊支架、左托辊、右托辊、左防偏轮、右防偏轮、限位装置和调心装置,机架上具有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分别通过轴承支承有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的上端分别与左托辊支架和右托辊支架固定连接,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的下端连接调心装置,左防偏轮和右防偏轮分别安装在左托辊支架和右托辊支架上,且分别位于左托辊和右托辊的外端面的外侧;调心装置上装有回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纠偏能力强,可双向可逆调心,能适用于双向运行的胶带输送机上,且能减缓冲击力,保护设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带输送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胶带输送机上使用的全自动调心托辊组
技术介绍
胶带输送机是矿山运输、电力、化工、冶金、港口等行业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输送设备,由于落料点的不正,清扫器清扫不干净以及输送机的坡度延伸等原因,胶带“跑偏现象”一直是困扰这种输送机的顽症。中国专利CN2293543Y公开了一种输送带连杆式平行调心托棍,主要用于防止胶带“跑偏现象”,当胶带跑偏,胶带带动托辊、防偏轮摆动时,它能对胶带产生一种沿机架中心纵轴线方向的推力,使在运行中跑偏的胶带自动回归机架中心。但它仍存在下列不足由于防偏轮均设在托辊外侧旁边,调心力臂短,调心力小,又没有自动调心装置,因而纠偏效果不好;同时,只能进行单向调心,不能双向可逆调心,因而只能适用于单向运行的胶带输送机,不适用于双向运行的胶带输送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纠偏能力强,且可双向可逆调心的全自动调心托辊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调心托辊组,包括机架、左托辊支架、右托辊支架、左托辊、右托辊、左防偏轮、右防偏轮、限位装置和调心装置,机架上具有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分别通过轴承支承有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的上端分别与左托辊支架和右托辊支架固定连接,左传动轴和右传动轴的下端连接调心装置,左防偏轮和右防偏轮分别安装在左托辊支架和右托辊支架上,且分别位于左托辊和右托辊的外端面的外侧;调心装置上装有回位弹簧。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左、右防偏轮分别安装在左托辊支架和右托辊支架上,且分别位于左托辊和右托辊的外端面的外侧,因而不但增加了左防偏轮、右防偏轮至机架中心纵轴线的力臂,从而调心力大,纠偏能力强,而且不论胶带倒或顺运行,偏向那一侧,只要胶带边缘带动防偏轮转动,此时防偏轮就做向机架中心的运动,迫使胶带回中,因此可进行双向可逆调心,能适用于双向运行的胶带输送机。再由于调心装置上装有回位弹簧,因而产生了自动调心功能,使调心装置平时总是处于不偏不倚的中立位置(即初始位置),一但胶带跑偏,胶带与左、右托辊之间的摩擦力之差随之加大,胶带带着托辊和防偏轮绕左或右传动轴轴线摆转,防偏轮至机架中心纵轴线的距离减少,迫使胶带朝机架中间移动,此时调心装置上回位弹簧受力变形,托辊、防偏轮偏转一定角度后,胶带已经移动到了机架中间,胶带与左、右托辊之间的摩擦力之差随之减小,调心装置在回位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逐渐回中,带动左、右托辊也逐渐回中,使托辊与调心装置都处于初始位置,因而不但可实现双向可逆全自动调心,而且能使胶带跑偏时的冲击力得到减缓,保护了设备。此外,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自动调心托辊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沿B-B线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沿E-E线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1沿C-C线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3沿D-D线的局部剖视图;图7、图8是本技术动作状态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全自动调心托辊组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4所示,是本技术全自动调心托辊组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全自动调心托辊组,包括机架1、左托辊支架2、右托辊支架10、左托辊4、右托辊8、左防偏轮3、右防偏轮9、限位装置12和调心装置15,机架1上具有左轴承座17和右轴承座13,左轴承座17和右轴承座13分别通过轴承7支承有左传动轴5和右传动轴14,左传动轴5和右传动轴14的上端分别与左托辊支架2和右托辊支架10固定连接,左传动轴5和右传动轴14的下端连接调心装置15,左防偏轮3和右防偏轮9分别安装在左托辊支架2和右托辊支架10上,且分别位于左托辊4和右托辊8的外端面的外侧;调心装置15上装有回位弹簧15-5。如图1、2所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中的左托辊4、右托辊8均包括水平托辊和斜托辊,是用于胶带输送机上部的上调心托辊组。如图1、3、6所示,为了使结构更简单和便于加工制造,调心装置15包括分别与左传动轴5和右传动轴14固接的左牵引件15-1和右牵引件15-2,以及前拉杆15-3和后拉杆15-4,且左牵引件15-1和右牵引件15-2的两端分别与前拉杆15-3和后拉杆15-4的两端铰接;机架1上固定有定位件16,前拉杆15-3穿越定位件16的中孔16-1,且前拉杆15-3上具有左弹簧座15-31和右弹簧座15-32,两个回位弹簧15-5套装在前拉杆15-3上且位于定位件16的两侧,两个回位弹簧15-5的外端分别与左弹簧座15-31和右弹簧座15-32相抵,内端分别与定位件16两侧相抵。当然,回位弹簧15-5的安装也可以采用别的结构,例如回位弹簧15-5是采用拉簧,其一端安装在调心装置15上,另一端安装在机架1上。如图4所示,为了增加连接强度,前拉杆15-3和后拉杆15-4均包括杆身15-33、15-43和固接在杆身15-33、15-43两端的叉件15-34、15 44,两端的叉件15-34、15-44分别与左牵引件15-1和右牵引件15-2通过铆钉铰接在一起。如图1、2、5所示,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斜面限位易跑脱、易损坏左、右牵引件15-1、15-2的缺点,使限位坚固可靠,限位装置12包括分别与左托辊支架2和右托辊支架10下部固定的上限位块12-1以及与机架1上部固定的下限位块12-2;下限位块12-2为两个,上限位块12-1伸在两个下限位块12-2之间;当上限位块12-1随左托辊支架2和右托辊支架10摆动一定角度时,能与下限位块12-2相抵。如图1、2、5所示,为了便于固定上限位块12-1,左托辊支架2和右托辊支架10的下部分别固接有加强板11,上限位块12-1与加强板11固接。如图1、2、5所示,上限位块12-1和下限位块12-2均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方块。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左传动轴5和右传动轴14分别与左托辊支架2和右托辊支架10固定,左传动轴5和右传动轴14分别通过其上部焊接的方板6与左托辊支架2和右托辊支架10焊接固定。如图9、10所示,是本技术的全自动调心托辊组的第二种实施例,其中左托辊4、右托辊8只包括水平托辊,不设斜托辊,是用于胶带输送机下部的下调心托辊组。其余结构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如图1、2、3、4、9、10所示,本技术使用时,胶带正常运行时,左托辊4、右托辊8与胶带的摩擦力几乎相等,左托辊4、右托辊8在回位弹簧15-5的弹簧力作用下,保持与胶带正相交,此时限位装置12不起作用;参见图7,当胶带向前运行,向右跑偏时,右托辊8负荷大于左托辊4负荷,右托辊8与胶带接触距离长于左托辊4、右防偏轮9被胶带边缘带动转动,此时左防偏轮3不工作。这样右托辊8和右防偏轮9与胶带的摩擦力大于左部,胶带带着右托辊8和右防偏轮9沿胶带运行方向偏转,从而带动右托辊架10、右传动轴14、右牵引件15-2、前拉杆15-3和后拉杆15-4,并使左托辊4沿胶带运行相反方向偏转。此时回位弹簧15-5一只受压缩,另一只放松,右托辊8偏转角越大,一只回位弹簧15-5受压缩力越大,右托辊8偏转至一定角度,限位装置12工作,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调心托辊组,包括机架(1)、左托辊支架(2)、右托辊支架(10)、左托辊(4)、右托辊(8)、左防偏轮(3)、右防偏轮(9)、限位装置(12)和调心装置(15),机架(1)上具有左轴承座(17)和右轴承座(13),左轴承座(17)和右轴承座(13)分别通过轴承(7)支承有左传动轴(5)和右传动轴(14),左传动轴(5)和右传动轴(14)的上端分别与左托辊支架(2)和右托辊支架(10)固定连接,左传动轴(5)和右传动轴(14)的下端连接调心装置(15),其特征在于:    a、左防偏轮(3)和右防偏轮(9)分别安装在左托辊支架(2)和右托辊支架(10)上,且分别位于左托辊(4)和右托辊(8)的外端面的外侧;    b、调心装置(15)上装有回位弹簧(15-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均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华东输送带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