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009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托架,托架为槽形框,槽形框两端开口,槽形框的底板为阶梯形,槽形框的左端口小于右端开口宽度,槽形框靠近大端口的底板上间隔设有两个与发动机底托安装孔相配合的定位柱,槽形框小端相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臂,连接臂上间隔开设有转动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通过铰接安装的连接臂,调整发动机安装有的高度,并方便安装一定的缓冲垫,可有效保证发动机安装有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汽车发动机在安装过程中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原先的发动机支架一般都固定死,因此安装后在颠簸的路况条件下,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稳定性差,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有效保证发动机安装后的稳定性,使用寿命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托架,托架为槽形框,槽形框两端开口,槽形框的底板为阶梯形,槽形框的左端口小于右端开口宽度,槽形框靠近大端口的底板上间隔设有两个与发动机底托安装孔相配合的定位柱,槽形框小端相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臂,连接臂上间隔开设有转动安装孔。所述的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的高度一般不超过槽形框侧板高度的2/3。所述的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形框的底板靠近大端的第一阶梯面深度小于靠近小端的第二阶梯面深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通过铰接安装的连接臂,调整发动机安装有的高度,并方便安装一定的缓冲垫,可有效保证发动机安装有的抗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托架1,托架1为槽形框,槽形框两端开口,槽形框的底板为阶梯形,槽形框的左端口小于右端开口宽度,槽形框靠近大端口的底板上间隔设有两个与发动机底托安装孔相配合的定位柱3,槽形框小端相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臂4,连接臂4上间隔开设有转动安装孔5。定位柱3的高度一般不超过槽形框侧板高度的2/3,一般不宜过高,根据情况而定。槽形框的底板靠近大端的第一阶梯面6深度小于靠近小端的第二阶梯面2深度。本技术通过铰接安装的连接臂4,在第一阶梯面的下端放置楔形或者其他形状的缓冲垫板,可以适当调整发动机安装有的高度,并方便安装一定的缓冲垫,可有效保证发动机安装有的抗震性能。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托架,托架为槽形框,槽形框两端开口,槽形框的底板为阶梯形,槽形框的左端口小于右端开口宽度,槽形框靠近大端口的底板上间隔设有两个与发动机底托安装孔相配合的定位柱,槽形框小端相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臂,连接臂上间隔开设有转动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的高度一般不超过槽形框侧板高度的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形框的底板靠近大端的第一阶梯面深度小于靠近小端的第二阶梯面深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托架,托架为槽形框,槽形框两端开口,槽形框的底板为阶梯形,槽形框的左端口小于右端开口宽度,槽形框靠近大端口的底板上间隔设有两个与发动机底托安装孔相配合的定位柱,槽形框小端相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臂,连接臂上间隔开设有转动安装孔。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通过铰接安装的连接臂,调整发动机安装有的高度,并方便安装一定的缓冲垫,可有效保证发动机安装有的抗震性能。【IPC分类】B60K1/00, B60K5/12【公开号】CN205022349【申请号】CN201520608831【专利技术人】俞学林 【申请人】繁昌县金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调节式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托架,托架为槽形框,槽形框两端开口,槽形框的底板为阶梯形,槽形框的左端口小于右端开口宽度,槽形框靠近大端口的底板上间隔设有两个与发动机底托安装孔相配合的定位柱,槽形框小端相对的侧板上转动安装有连接臂,连接臂上间隔开设有转动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繁昌县金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