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的调节支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890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机的可调节支脚,其包括两两相互套装在一起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支杆,用于使相邻支杆相互定位的定位装置,及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与相邻的支杆分别连接,相邻支杆的运动范围为限位装置限定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在输送机的可调节支脚上设置了限位装置,因而可将可调节支脚相邻支杆的运动控制在限位装置限定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因过渡调节而造成支脚上的支杆相互脱离的现象。(*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机,特别是一种^r送^l的可调节支脚。 技术背景现有的输送机其可调节高度的支脚主要由相互套装在一起的两根或两根以 上的支杆、及用于将相邻的两支杆固定于不同的位置以改变两支杆之间的相对 位置(或长度、或高度)的定位装置组成。目前的定位装置主要有两种、 一种 是采用螺紋相连,即在两相邻支杆中的套在外面的t杆的内腔表面设置内螺紋,同时在套在内部的内^干的外表面设置与前迷的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通过将外 杆相对内杆旋转到不同的位置而实现两相邻杆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从而 实现两者相对长度或相对高度的改变;另一种是相互套装在一起的支杆之间采 用套装在一起,在支杆上沿其纵向设置复数个的插孔,当两者调整到合适的位 置时,通过采用插销等固定件与支杆上的插孔进行固定,以达到改变两者相对 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两者长度或高度(在本技术中是一个意思,只是两 者是直立的还是横放的角度不同而叫法不一样)。这两种方式虽然都可实现改变 支杆相对位置的调节,但在实际使用时,经常发生调节过量,而使相互套装在 一起杆件脱落的情况,因此往往需要极有经验的人操作才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的输 送机支脚。一种输送机的可调节支脚,所述的支脚包括两两相互套装在一起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支杆,用于使相邻支杆相互定位的定位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的可调节支脚还包括有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与相邻的支杆分别连接,相 邻支杆的运动范围为限位装置限定的范围。在输送机的可调节支脚上设置用于限定两支杆做相对运动的限位装置,通 过使两支杆与限位装置分别相连接,就可避免两支杆在使用时因被过渡的拉拨 或旋开、所带来的两支杆相互脱离,而使该支脚的使用变得非常的便利。所述的限位装置为一种限位凸起,其分别位于相邻两支杆的相向面上,所 述的凸起分别沿着相向面延伸,且位于相邻支杆上的不同端。采用限位凸起式的限位装置时,当过渡调整支杆时,相邻的支杆将会被支 杆上相向设立的限位凸起卡住,无法继续拉出,从而避免调节过渡。所述的限位装置还可以是一种限位杆,其设置于两两相互套装在一起的杆 件的心部,与每一支杆均连接,在限位杆的两端部设置有限位凸起,同时在各 支杆的内腔均设置有与此限位凸起相卡合的沿相向延伸的支撑凸起,限位杆通 过其两端的限位凸起卡装于支杆的凸起上。在使用时,沿相反的方向拉开支杆,当支杆运动到限位凸起处时,将无法 再#皮4立出,从而避免支脚调节过渡。所述的限位凸起在限位杆上的分布为其或为在限位杆的外周面呈点状分 布,或为沿限位杆的周向间隔分布,或为沿限位杆整周分布。所述的呈点状或周向间隔分布的限位凸起可以为插销式结构,当然其也可 以是直接在限位杆表面生成的与限位杆一体式的结构。所述的沿限位杆整周分布的限位凸起或与限位杆为一体式结构,或为是采 用与限位杆相配合的螺母、垫片、片状的环状体构成。所述的支杆内腔上的支撑凸起为沿着支杆内腔整周分布的环状凸起,限位 杆穿过环状凸起的内腔。所述的环状支撑凸起或为与支杆为 一体式结构,或为是将与支杆的内腔相 配合的螺母、垫片、片状的环状体固定于支杆内腔。所述的两相邻支杆之间的定位装置为两支杆之间采用螺紋连接,即在两相邻杆件中的内杆外表面及外杆的内表面上设置相配合的螺紋。所述的定位装置或者是在相邻的内外杆上均设置通孔,两者之间用插销 固定,或者是只在外杆上设置通孔,将螺钉通过外杆上通孔压紧于内杆。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在输送机的可调节支脚上设置了限位装置,因而可将可调节支脚相邻 支杆的运动控制在限位装置限定的范围内,从而避免因过渡调节而造成支脚上 的支杆相互脱离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调节支脚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处放大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2的可调节支脚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C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可调节支脚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D处放大图标号说明1外杆11外杆内表面2内杆21内杆外表面3限位装置31限位装置的 凸起32限位杆33螺母34支撑凸起4定位装置41定位装置的通孔42螺钉 43螺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 2及3所述的输送机的可调节支脚,其包括两相互套装在一起的支 杆、用于定位的定位装置4、及用于限定两支杆运动的限位装置3组成。所述的 支杆为相互套装在一起的内外套管组成。所述的定位装置为在外杆1上沿其轴 向间隔设置有三个的通孔41,将外杆通过螺钉42及垫片压紧于内杆2上。所述 的限位装置为由设置于内杆外表面21及外杆内表面11的、分布于外杆的下端 及内杆的上端的沿着两套管相向的方向延伸的、呈周向分布的凸起31构成,所 述的凸起为与支杆呈紧配合的环状垫片构成。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实施例二如图4、 5所示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只是其中的定位装置为由 在内管的外表面及外管的内表面设置的螺紋43配合构成。 实施例三如图6、 7所示的所述的输送机的可调节支脚,其包括两相互套装在一起的 支杆、用于定位的定位装置4、及用于限定两支杆运动的限位装置3组成。所述 的支杆为相互套装在一起的内外套管组成。所述的定位装置4为在外孔上沿其 轴向间隔设置有三个的通孔41,将外杆1通过螺钉42及垫片压紧于内杆2上。 所述的限位装置3为由限位杆32组成,其套装于内外杆的心部,在内、外杆的 内腔上固定有环状支撑凸起34—螺母33,其在内外杆上的分布沿其轴向具有一 定的距离,所述的距离即为内外杆的可移动行程。所述的外杆通孔上的一个螺 钉直抵限位杆,在限位杆的两端设置有螺紋,充当限位凸起31的螺母33锁于 限位杆的两端。限位杆穿过支杆上的环状凸起,并可通过限位杆两端的限位螺 母卡于支杆的环状凸起上。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机的调节支脚,所述的支脚包括两两相互套装在一起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支杆,用于使相邻支杆相互定位的定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支脚还包括有限位装置(3),所述的限位装置与相邻的支杆分别连接,相邻支杆的运动范围为限位装置限定的范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的调节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3 ) 为一种限位凸起(31),其分别位于相邻两支杆的相向面上,所述的凸起分 别沿着相向面延伸,且位于相邻支杆上的不同端。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输送机的调节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为 一种限位杆(32),其设置于两两相互套装在一起的杆件的心部,与每一支 杆均连接,在限位杆的两端部设置有限位凸起(31 ),同时在各支杆的内腔 均设置有与此限位凸起相卡合的沿相向延伸的支撑凸起(34),限位杆通过 其两端的限位凸起(31 )卡装于支杆的支撑凸起(34 )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机的调节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凸起(31 ) 在限位杆(32 )上的分布为其或为在限位杆的外周面呈点状分布,或为沿 限位杆的周向间隔分布,或为沿限位杆整周分布。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机的调节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呈点状或周 向间隔分布的限位凸起为插销式结构,或者是直接在限位杆表面生成的与限 位杆一体式的结构。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机的调节支脚,所述的支脚包括两两相互套装在一起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支杆,用于使相邻支杆相互定位的定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支脚还包括有限位装置(3),所述的限位装置与相邻的支杆分别连接,相邻支杆的运动范围为限位装置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良楫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泰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