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史绍立专利>正文

翻板装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5337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袋装货物装载机械领域,其特点是:含有:传送带(1)、斜板A(2)、斜板B(3)、滑板A(8)、滑板B(9)、小车(4);与车体(12)轨道相平行的小车轨道(5)、升降臂A(6)、升降臂B(7)、翻板(10)、半圆形机件(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载效率高,可广泛用于铁路货物装载领域。(*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袋装货物装载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铁路装载方面的翻板装车机。现有袋装货物的装载大都采用手工方式,这种笨重的工作方式,不仅装车效率低而且在工作中还易对装载货物产生破损等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载效率高、成本低的翻板式装车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如下方式实现本装置含有传送带、斜板A、斜板B、滑板A、滑板B、车体上方配有的小车;与车体轨道相平行的小车轨道、升降臂A、升降臂B、翻板、配有内齿的半圆形机件;所述半圆形机件与翻板的中部固定相接,所述传送带与滑板A、滑板B对接;斜板A、斜板B分别与滑板A、滑板B斜向搭接;所述小车置于小车轨道上且分别与斜板A、斜板B相对应;升降臂A、升降臂B的一端与翻板轴向连接,其轴心与半圆形机件的圆心重合,升降臂A、升降臂B垂直穿过小车,在所述升降臂A、升降臂B之间水平设有轴杆;在轴杆上对称配有升降滑轮A、升降滑轮B;升降滑轮A、升降滑轮B通过绳索接小车内的卷扬机;在升降臂A、升降臂B之间水平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置于支架上,其输出轴上的齿轮与半圆形机件的内齿啮合;在翻板的两端横向设有挡板A、挡板B;在所述斜板A、斜板B的末端分别设有挡板C、挡板D。本技术结构简单、装车效率高、成本低廉。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部分沿A-A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翻板机械部分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部分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图4部分沿B-B向剖组图图7为本技术装载过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装载过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装载过程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装载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装置含有传送带1、斜板A2、斜板B3、滑板A8、滑板B9、车体12上方配有的小车4;与车体12轨道相平行的小车轨道5、升降臂A6、升降臂B7、翻板10、配有内齿的半圆形机件11;所述半圆形机件11与翻板10的中部固定相接;所述传送带1与滑板A8、滑板B9斜向搭接;所述小车4置于小车轨道5上且分别与斜板A2、斜板B3相对应;升降臂A6、升降臂B7的一端与翻板10轴向连接,其轴心与半圆形机件的圆心重合,升降臂A6、升降臂B7垂直穿过小车4;在所述升降臂A6、升降臂B7之间水平设有轴杆13;在轴杆13上对称配有升降滑轮A14、升降滑轮B15;升降滑轮A14、升降滑轮B15通过绳索接小车4内的卷扬机16;在升降臂A6、升降臂B7之间水平设置电机17;所述电机17置于支架18上,其输出轴上的齿轮与半圆形机件11的内齿啮合;在翻板10的两端横向设有挡板A19、挡板B20;在所述斜板A2、斜板B3的末端分别设有挡板C21、挡板D22;本装置翻板的作用是将两个斜板,即斜板A2、斜板B3上的货物通过翻板10的传接交替平铺于车箱底部,它以转轴的形式与升降臂A6、升降臂B7连接。转动时翻板电机17的动力通过齿轮传送给与翻板10固定在一起的半圆形机件11的内齿上,由于翻板10始终处于接近平衡状态,所以所需要的动力并不很大。翻板10的两端横向各设有挡板A19、挡板B20;挡板A19、挡板B20可以开、闭。挡板A19、挡板B20可设计成绕轴23、轴24转动形式以完成开、闭两种状态。开闭时设置在翻板10中心附近的电机M25带动同一根分往两边的绳索26,当某一侧承受拉力时,一侧挡板开启,与此同时由于重力作用,另一侧挡板将关闭。小车4上有两个可使升降臂上下滑动的滑道,其作用是限制两个臂相对于小车只可以垂直升降,两臂的下端以转轴形式与翻板10相接。在升降臂之间设置的水平轴杆13其两端轴头用螺母紧固、轴杆的作用是固定两个动滑轮,即升降滑轮A14、升降滑轮B15、水平轴杆13的上面和下面有两个水平的横板与升降臂焊接,即支架18、支架27;上面的支架18用来支撑翻板转动的电机17,下面的支架27用来支撑开闭翻板两端挡板的电机M25。在小车4前后方向两侧各有一个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固定的斜板A2、斜板B3,它们的作用是将传送带1送来的货物在板上铺满,再卸往翻板10,斜板A2、斜板B3的下沿设有挡板,它们与翻板10的挡板作用类似,斜板A2、斜板B3在小车两平行轨道中间,斜板下部可设有支承架。翻板10与升降臂以及所载货物的全部重量由升降臂上的两个动滑轮通过钢丝绳悬吊于小车4上,再由小车4上的动力卷扬机16来控制其升降。本装置的动作过程如下袋装货物由传送带1输送,在A点处可设有计数器,同时安有分流板,货物先送往滑板A8,当计数器指示铺满一个斜板A2的数量时,A处的分流板动作,将货物送往滑板B9,当右侧的斜板A2按数量一但铺满(平铺一层)时,立即打开斜板A2下沿的挡板C21,使整个斜板上的货物沿斜面下滑至翻板10上(见图7),斜板A2卸空后,关闭下沿挡板C21。启动翻板电机17,翻板10满载货物向右倾斜(见图8),在翻板10翻转跨越水平位置时,翻板10上的挡板电机M25启动,右端挡板关闭,左端挡板打开,当然,翻板在翻转时,升降臂可下降,降至接近车体12底角时,电机M25启动;挡板右端打开,左端关闭(见图9),货物将沿倾斜的翻板10下滑,同时小车4行走,控制小车行走的电机启动,小车左移,将货物平铺于车箱的右侧。卸空后,升降臂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挡板电机17启动,右端关闭,左端打开(见图10)。上升到位,等候装载斜板B3上的货物。重复动作,车体12内的货物逐层增加,直至满载。权利要求1.一种翻板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含有传送带(1)、斜板A(2)、斜板B(3)、滑板A(8)、滑板B(9)、车体(12)上方配有的小车(4);与车体(12)轨道相平行的小车轨道(5)、升降臂A(6)、升降臂B(7)、翻板(10)、配有内齿的半圆形机件(11);所述半圆形机件11与翻板10的中部固定相接,所述传送带(1)与滑板A(8)、滑板B(9)对接;斜板A(2)、斜板B(3)分别与滑板A(8)、滑板B(9)斜向搭接;所述小车(4)置于小车轨道(5)上且分别与斜板A(2)、斜板B(3)相对应;升降臂A(6)、升降臂B(7)的一端与翻板(10)轴向连接,其轴心与半圆形机件的圆心重合,升降臂A(6)、升降臂B(7)垂直穿过小车(4);在所述升降臂A(6)、升降臂B(7)之间水平设有轴杆(13);在轴杆(13)上对称配有升降滑轮A(14)、升降滑轮B(15);升降滑轮A(14)、升降滑轮B(15)通过绳索接小车(4)内的卷扬机(16);在升降臂A(6)、升降臂B(7)之间水平设置电机(17);所述电机(17)置于支架(18)上;其输出轴上的齿轮与半圆形机件(11)的内齿啮合;在翻板(10)的两端横向设有挡板A(19)、挡板B(20);在所述斜板A(2)、斜板B(3)的末端分别设有挡板C(21)、挡板D(22)。专利摘要本技术属袋装货物装载机械领域,其特点是:含有:传送带(1)、斜板A(2)、斜板B(3)、滑板A(8)、滑板B(9)、小车(4);与车体(12)轨道相平行的小车轨道(5)、升降臂A(6)、升降臂B(7)、翻板(10)、半圆形机件(11)。本技术结构简单、装载效率高,可广泛用于铁路货物装载领域。文档编号B65G65/00G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板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含有:传送带(1)、斜板A(2)、斜板B(3)、滑板A(8)、滑板B(9)、车体(12)上方配有的小车(4);与车体(12)轨道相平行的小车轨道(5)、升降臂A(6)、升降臂B(7)、翻板(10)、配有内齿的半圆形机件(11);所述半圆形机件11与翻板10的中部固定相接,所述传送带(1)与滑板A(8)、滑板B(9)对接;斜板A(2)、斜板B(3)分别与滑板A(8)、滑板B(9)斜向搭接;所述小车(4)置于小车轨道(5)上且分别与斜板A(2)、斜板B(3)相对应;升降臂A(6)、升降臂B(7)的一端与翻板(10)轴向连接,其轴心与半圆形机件的圆心重合,升降臂A(6)、升降臂B(7)垂直穿过小车(4);在所述升降臂A(6)、升降臂B(7)之间水平设有轴杆(13);在轴杆(13)上对称配有升降滑轮A(14)、升降滑轮B(15);升降滑轮A(14)、升降滑轮B(15)通过绳索接小车(4)内的卷扬机(16);在升降臂A(6)、升降臂B(7)之间水平设置电机(17);所述电机(17)置于支架(18)上;其输出轴上的齿轮与半圆形机件(11)的内齿啮合;在翻板(10)的两端横向设有挡板A(19)、挡板B(20);在所述斜板A(2)、斜板B(3)的末端分别设有挡板C(21)、挡板D(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绍立
申请(专利权)人:史绍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